頭圖客戶端
喪心病狂啊!
中國才剛消滅貧困沒多久,就有人把67噸白花花未開封的牛奶全部倒掉!
前幾天,一個倒奶視頻火爆全網。
一群大爺大媽圍坐在一個坑旁,用嫻熟的手法,不慌不忙地把一瓶瓶牛奶拆封,倒入桶里,再一次性倒入溝。
這群大爺大媽的身后,還有一箱箱牛奶,等著被倒掉。
畫外音里,有一位阿姨舍不得,旁邊立刻有人用腳踢桶,果斷地說了句:
“倒!”
怎么,這些牛奶是變質了嗎?
不!
原來,這種瘋狂的倒奶行為,與選秀節目《青春有你3》有關。
粉絲為了讓偶像出道,通過后援會買了大量牛奶,只為了掃上面的二維碼自家偶像投票,牛奶喝不完,就全倒掉了。
這次,粉絲的行為已經不僅僅是花錢追星(不懂啊)那么簡單,而是赤裸裸的浪費糧食!
視頻被爆后,因為大家反對的聲音太大,《青春有你3》不得不在出道前夜發聲明:
停止錄制并進行整改。
不少網友一邊攻擊這群粉絲的無腦行為,一邊吐槽這樣的節目,早就該倒閉了。
還有的網友滿腔怒火:
為了讓每個中國人都能吃飽,多少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
中國人吃飽飯才多少年,現在就這么糟蹋糧食!
誰看誰生氣。
粉絲的無腦行為確實令人發指,但當我認真了解事情的背后,才發現該罵的何止是粉絲。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為什么粉絲給偶像投票,要瘋狂買奶。
愛能讓人盲目。
根據節目組的規定,投票渠道非常有限,粉絲一個賬號每天只能投一票,哪怕是平臺vip也只能投2票。
還有一種渠道:砸錢。
買官方合作的牛奶,里面印著二維碼,一瓶一票。
只要花錢,就能多投票。
圖| 網絡
粉絲被資本設計的規則裹挾著走,成為資本的韭菜。
普通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如果粉絲的錢是通過合理渠道而來的,買奶不是問題,買幾百箱奶也不是問題。
花錢買快樂嘛。
圖| 微博粉絲圖
大不了自己喝不完就送給鄰居朋友,又或者捐到山區給有需要的小朋友。
往年有的粉絲就是這樣操作。
也有的粉絲買了大量的奶,掃了奶瓶上的二維碼投票,然后把奶退回,又或者自己喝不完,放到二手平臺上低價賣出。
可這樣一來,商家得賠死。
今年青你3的選秀,商家“學聰明了”。
把投票的二維碼印在瓶蓋里,粉絲只有把奶打開了才能掃碼投票。
牛奶開蓋后,保質期頂多三天,喝不完也賣不出去送不了人。
不出所料,這款為粉絲專門設計的牛奶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
商家賺得盆滿缽滿。
但大量的開蓋奶,粉絲根本無法消化,再加上節目組給的打投周期短則三天,長則半個月,這么短的時間她們打投都得忙死,根本沒時間思考怎么處理這堆奶。
這就出現了二級賣家——黃牛。
畸形的選秀經濟背后,已經形成了一道產業鏈:粉絲只要奶卡、奶蓋、奶票,黃牛買下大量牛奶,再把里面的卡、蓋、票、挑出來賣給粉絲,賺上一筆。
拆了瓶蓋的奶由于沒有二次利用價值,只能雇人倒掉。
于是有了這段視頻。
處于下游的粉絲成了資本的“提線木偶”,資本瞄準了粉絲的愛好制定規則,然后牽著粉絲的鼻子走。
倒奶事件,全員惡人。
饑荒過去也不到百年,中國去年才消滅絕對貧困,有的人就已經開始浪費糧食。
對今天的年輕人來說,“饑荒”可能是個陌生的詞語。
但歷史,會把曾經那些血淋淋的場景一個個呈現出來。
《1943 饑餓中國》記錄了當年河南大饑荒的場景。
1942年,日寇從華北戰場南下,蔣介石為了阻擋日軍,炸開了黃河花園口堤壩。
黃河水一瀉千里,下游頓成黃泛區,黃河水漫過之處,土地鹽堿化,農民顆粒無收。
剛好那一年碰上蝗災,蝗蟲多得能遮天避日。
它們從人們的嘴里搶走莊稼,讓人們餓的餓死,逃荒的逃荒。
有的村民只能離開家鄉,逃往南方或四川,擺脫日軍的控制,尋求生路。
可人太多了,大家都拼命擠上南下的火車,擠不上的就趴在火車外延,一路上摔死摔傷的不計其數。
潼關縣秦東鎮的村民宋鵬飛回憶起當年的場景,仍然覺得恐懼。
那一年,在由東往西進潼關車站的火車兩側,都掛滿了尸體,有的甚至被風干,如臘肉一般。
原來,在火車行進途中,經常遭到日軍轟炸和日軍大炮的襲擊,炸彈形成的沖擊波將扒在火車邊上的災民震死了。
然而,在火車站等候的災民似乎看不到恐怖的“人肉掛”。
他們依然爭先恐后地往車上爬,對他們來說,隴海線上西去的火車是逃離地獄的唯一通道。
還有的留在當地,拿著鐮刀或系著鉤子的長竿,四處尋找,捕捉能夠救命的東西,比如說樹皮、草根。
甚至是人肉。
在《商報》記者的采訪中,很多親歷者都提到了人吃人事件。
從河南鞏縣逃荒到陜縣的李鳳英老人想起車站外被遺棄的孩子時,忍不住落淚:
“可憐那些孩子啊,都被逃荒的災民殺掉吃了,有的還拿去做了人肉包子賣。”
那一年,路上、街上躺著餓死的人們,尸體被流浪狗吃掉,甚至人吃人的事情常有發生。
在千千萬萬的村落中,山崖上、深澗里、陌頭和阡邊,餓得皮包骨的人,行尸走肉的人,無所不在。
一場饑荒,奪去了300萬人的生命,還有300萬人逃亡。
中原大地,餓殍載道。
當年報道過饑荒事件的《前鋒報》駐洛陽特派記者,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
我希望坐在暖室華屋里的人,不要忽視這些血的現實。
圖| 春情阿茶 ?
別以為2021年的今天,我們就完全實現“糧食自由”了。
前幾天,印度疫情爆發,有記者拍下這樣一幕:
一輛出了事故的運奶車,牛奶灑了一地。
流浪漢趕緊沖了過去,蹲在地上舔牛奶。
旁邊還有一只野狗,和他搶食。
圖| 網絡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有人為了喝上一口奶歷盡千辛萬苦,有人因為牛奶沒用就倒掉。
之前,聯合國發布的《2021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55個國家和地區的至少1.55億人陷入危機級別,或更嚴重的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
我國的糧食已經可以基本滿足國民生存需求,但這不代表全球糧食危機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
總有人以為中國有袁隆平就不愁吃穿了,但事實上,今天我們仍有一部分農產品,要依賴進口。
比如說大豆,2018年進口量高達9000萬噸,占了總量的80%。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疫情嚴重,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粉,越南也宣布暫停大米出口。
隨著封鎖和隔離措施持續時間越長,這些國家的糧食系統壓力就會越來越大,未來可能甚至再次實行出口限制措施,以優先保障本國糧食供應。
這對中國來說是個考驗。
總有人以為,消除絕對貧困,就等于衣食無憂,自產自足。
但別忘了我們是從饑餓中一點點掙扎過來的。
去年,我國還有3億隱形饑餓人口。
不是說我們有沒有吃飽,而是我們人體到底有沒有吸收夠每一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營養不均勻。
圖| 網絡
曾經血和淚的教訓,是為了讓我們懂得珍惜。
而不是狂妄自大,肆意浪費。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系后臺
/
本文編輯:鯨魚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