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試分析首聯在全詩中的作用。
答:①第一句的“東皋”點明地點,“薄暮”點明時間,“望”字領起中間兩聯的寫景。第二句呼應起尾聯,表現出哀傷的情感,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②表現了在現實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賞識的苦悶、悵惘的心情。
2、請從“景”與“情”關系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
答:詩歌頷聯妙在融情于景。詩中描寫了漫山遍野,樹葉枯黃,更兼殘陽盡 染的蕭瑟衰敗景象,景中寄寓了詩人孤獨、落寞的情懷。
3、結合全詩內容,簡析詩人“長歌懷采薇”的原因。
答:詩人在現實生活中彷徨苦悶,找不到精神歸宿,又沒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長歌懷采薇”,即放聲高歌,追懷伯夷、叔齊那樣的隱逸高士。
4、這首詩的內容及抒發的情感。
答:《野望》一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借薄暮山林之景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睛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抒發了怎樣的感慨?
答:對人去樓空、物是人非的強烈感慨。
2.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所展現的景象。
答:明麗的陽光下,從黃鶴樓遙望對岸,漢陽的綠樹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鸚鵡洲上芳草蔥蘢茂盛,生機盎然。
3.詩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個字?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答:愁字。全詩意境開闊,吊古傷今,虛實相映,情景交融。尾聯將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靜,表現了詩人縈回無盡、百感茫茫的憂思之情。
4、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兩句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抒發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 , 。”描寫邊塞奇特壯麗的風光。
2、結合景物描寫,說說“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所表達的情感。
答:遠赴邊塞的詩人以“征蓬”和“歸雁”自比,說自己像飄飛的蓬草一樣離開“漢塞”,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進入胡天,從中透露出詩人幽微難言、激憤抑郁的情感。
3、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答:這兩句詩充分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特點。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再到地上的河流,從近處的烽煙到遠處的河流再到綿延天邊的沙漠,十分講究畫面的層次感。另外畫面的色彩也十分豐富,黃色的沙漠,橘紅色的落日,閃著白光的河水,白色的烽煙,奇特壯觀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 請寫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答: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2、“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一聯,歷來被人們稱道。請任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
答:①繪意境:蒼莽起伏的山巒隨著平原曠野的延伸,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瀉千里的長江水奔赴茫茫無際的遼闊平原。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
②賞字詞:“隨”表現出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寫出空間感和流動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氣勢,展示了詩人的廣闊胸襟。
③品技巧: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發了作者初出荊門時的喜悅、激動的心情。更是詩人開闊的胸懷,開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氣的形象寫照。
3、 對于本詩,清人沈德潛曾評價說:“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從全詩來看,你同意他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答:沈德潛的說法是有道理的。詩中確實無送別朋友的意思。從詩的內容來看,“送別”應該是作者告別家鄉的意思,所以刪去“送別”二字更為合適。
4、這首詩的結尾運用了擬人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寫江水送自己,實則是自己思念故鄉。
5、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加以描繪(100字內)。
答:詩人乘舟順江而下,兩岸連綿起伏的群山像畫卷一樣伴隨小舟而行,它們在廣闊的原野處消失了;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廣闊無際的原野,他的視野頓時變得開闊了。
6、品味該詩尾聯中“送”字的妙處。
答:“送”字直接點題(扣題),(1分)“送”的主體是故鄉的山水,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依戀之情。(1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有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 詩中最能突出詩人感情的一個詞語是: 最愛
2、請選了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C )
A.首聯交代了踏春的去處,簡潔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B.頷聯抓住了“爭”、“啄”兩個動詞,描繪了一幅早鶯爭暖、新燕啄泥的畫面。
C.頸聯用“沒馬蹄”寫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綠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春行錢塘湖的喜悅心情。
3、詩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來描寫西湖早春景色?抒發了詩人基樣的思想感情?
答:抓住了水面初平、早鶯、新燕、亂花、淺草等景物,抒發了詩人對西湖早春美好風景的喜愛之情。
4、賞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一句。
答: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西湖早春的嫵媚和生機:”亂花”、“淺草”分別表現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漸欲”、“才能”表現了春天的發展變化,這些詞語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
5、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春天、對西湖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