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在建設工程相關法律法規中,對工程保修的規定,其基礎均是工程竣工驗收。施工合同在履行過程中解除,工程未竣工如何承擔保修責任,首先要看雙方在解除施工合同時是否對已完工程的保修進行約定。如果有了約定,應按照約定進行處理。如果沒有約定,發包人有權要求承包人對其完成的工程承擔保修責任。因為,承包人獲得工程價款的前提是向發包人交付的工程符合約定的合格工程。根據施工合同糾紛的司法解釋規定,如果工程質量不合格發包人有權拒絕支付工程款。既然發包人在合同解除后向承包人支付了工程價款,承包人交付的工程也應是符合約定質量的工程。由于工程的特性決定了,有些質量問題并不能在工程交付時立即發現,只能在使用過程中才能發現。這也是為什么關于質量管理的規定中保修期規定了最低期間限制的原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