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ASIL
同義詞
伴有皮質下梗死和白質腦病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腦動脈病(CADASIL),遺傳性多梗死性癡呆,家族性Binswanger賓斯萬格氏病
病因學、遺傳學和組織病理學
1977年,Stevens等人描述了一種遺傳性疾病,伴有復發(fā)性皮層下梗死和進行性神經功能缺損所致癡呆、假性延髓麻痹和嚴重殘疾。類似的案例可能也由van Bogaert在1955年描述過。首字母縮寫CADASIL是由ElizabethTournierLasserve等人在1993年創(chuàng)造的。CADASIL是由NOTCH3基因突變引起的。NOTCH3編碼動脈周圍平滑肌細胞表面的跨膜受體蛋白。中小腦動脈中病理NOTCH3受體蛋白的積累導致中小腦動脈壁增厚和纖維化,導致腦梗死。CADASAL是最常見的遺傳性腦血管疾病。
下圖顯示CADASAL病理損傷。
(a)左半球尾狀核水平的冠狀切面。在顳葉和島葉的皮質下交界處發(fā)現多發(fā)性皮層下梗死(小梗死),與擴張的血管周圍間隙相對應(紅色箭頭)。半卵圓中心(綠色箭頭)同樣見到小梗死病灶。
(b)紋狀體和丘腦的宏觀切片顯示明顯的梗死病灶(箭頭)
(c)顯微鏡檢查(蘇木精和伊紅,40X)證實擴張的血管周圍空間的積累(箭頭)。
(d)右半球冠狀切面,位于枕核水平(丘腦外側核位置)。Kluver-Barrera染色(luxol cresyl violet)顯示半軟圓中心髓鞘減少,白質中有小梗死(箭頭)。值得注意的是缺血性病變對皮質的相對保留。
(e)枕葉皮層第三層神經元凋亡(TUNEL技術)。數個神經元呈陽性染色,其中一些有固縮核(400x;箭頭)
( from Lancet Neurology2009;8:643–653–and with thanks to Fran?oise Gray, Department of Pathology,H?pital Lariboisière, Paris, France)
臨床表現、流行病學和管理
臨床表現以復發(fā)性皮層下缺血性梗死和認知能力下降為主,一般始于40~60歲左右。其他臨床表現包括先兆偏頭痛和明顯的精神淡漠。
CADASIL的認知表現皮層下表現典型,類似于在小血管病變。如果臨床發(fā)現有19號染色體上NOTCH 3基因的突變支持,或者有皮膚或大腦活檢的組織病理學證實,就可以對CADASIL作出明確診斷。
CAADASAL神經影像表現見下面描述。腦脊液、血液和神經生理通常無影響。除了抗血小板治療和控制血管危險因素外,沒有其他特殊的治療方法。
CADASIL的神經成像策略和發(fā)現
結構成像MRI是首選影像方法
廣泛/融合的腦白質病變
顳葉累及(最早的特征之一)
頭頂皮層U型纖維累及
深部白質和基底神經節(jié)
i. 外囊受累(非特異性)
基底神經節(jié)、丘腦和深部白質的腔隙
擴大了血管間隙空間
“腔隙狀態(tài)état criblé”在基底神經節(jié)
皮質-髓質交界處的腔隙樣病變
大腦微出血特別是在丘腦和腦干
基底神經節(jié)T2低密度
額外的MRI表現
MRA血管正常
DWI可顯示近期病變的彌散受限
MR波普可能揭示乳酸峰
NB一般不行血管造影(DSA),因為它的并發(fā)癥率很高
下面來實戰(zhàn)看看以下幾個CADASAL病人的典型神經影像改變
下圖顯示的是57歲的婦女表現為記憶障礙、定向力、行走和言語功能障礙。她的MMSE為26/30。MRI顯示FLAIR和T2(中間圖)見廣泛腦白質融合,特征性累及頭頂(綠色箭頭)和顳極(紅色箭頭)的U型纖維,還請注意FLAIR見顳極近皮層液體空間?理解不了。基因檢測發(fā)現notch-3突變。
下圖顯示的CADASAL人群與散發(fā)性缺血小血管疾病對照。
CADASIL患者的特征性額葉和顳極受累(第一排箭頭顯示)
在散發(fā)性小血管疾病患者(第二排)中未見。注意,外囊受累并不是一個顯著的特征。(from Radiology 2000;218: 443–445)
下圖顯示CADASIL的MRS。長回聲譜顯示,NAA(2.02ppm左右)、膽堿峰(3.2左右)CHO、肌酸峰Cr(4.5左右)波峰比例合理。在1.3ppm有一個乳酸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