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楹聯學會野草詩社第四院2019年11月25日成立,任李雅杰為院長,2020年6月6日在中國宋莊正式掛牌。
詩院宗旨:謳歌時代,紀錄風云!
壬寅端午有寄
李殿仁(北京)
端午恰逢風雨驟,重添家國故鄉情。
爭懸蕭艾旌旗急,競發龍舟云水迎。
芳蕙幽蘭悲逐客,鮮花香粽獻群英。
踏平坎坷通途暢,妖孽掃除天下明。
高陽臺·詠端午
李文朝(北京)
汨羅懷古
何小平(北京)
三閭此去楚江喑,痛使龍舟動古今。
泣血求真天問在,招魂哀郢國憂深。
莫望靳尚開陰德,直恨懷王屈素心。
但得千秋容鯁藎,君臣一體主浮沉。
壬寅端陽有懷
朱超范(浙江)
又望汨羅煙水流,波回信是楚聲謳。
傷時倍感湘累恨,懷古空談漁父愁。
碧映蒹葭江暫寂,陰依楊柳雨初收。
擎觴殷切題詩捷,會競龍舟好共酬。
壬寅端午
潘衍習(北京)
年復一年端午至,壬寅端午寄云端。
龍舟且在心頭競,角黍還于宅內餐。
萬戶門前懸艾草,九州時下掃新冠。
清零指日重相聚,縱酒放歌民眾歡。
汨羅江憑吊
黃錫昂 (北京)
張儀入楚刮妖風,屈子驅秦計未窮。
抱恨憂心難救國,讒言得意盡邀功。
汨羅四季潮聲響,衡岳八方山色同。
欲慰忠魂端午祭,蕩胸浩氣斗牛沖!
壬寅端午
高寶玉(北京)
一
年年歲歲紀端午,九域神縈憶楚風。
連月疫侵難聚首,心香一炷寄云中。
二
又逢端午欲飛舟,止步門前意不休。
抗疫宅居難競渡,詩心懷遠望神州。
蘇幕遮.端午
劉存發(天津)
壬寅端午詩會
何云春(北京)
正是春波瀲滟時,玉淵潭岸競飛詩。
龍舟擊水凌潮涌,屈子投江騁雨馳。
一代賢良驚世醒,千秋社稷祝禎祺。
每聞戰火燃燒處,胸有豐碑可解危。
壬寅端午祭屈原
何美成(北京)
屈子當年滿腹憂,艾蕭侵道美人休。
興邦務必培香草,健體焉能養毒瘤。
變法常遭讒佞絆,舍身貴為庶民謀。
離騷一曲悲千古,求索精神耀九州。
壬寅端午節(新韻)
徐滿庭(北京)
龍舟競渡汨羅江,戶戶高懸艾草香。
似劍菖蒲驅疫瘴,懷賢把盞祭屈郎。
壬寅端午感吟
吉世君(四川)
端午年年動鼓簫,汨羅淚涌蕩驚飆。
千秋誰把忠奸辨,一躍誠將日月昭。
天問騷辭呈寶典,艾囊香粽沁靈霄。
龍舟競渡聲聲急,催我揮毫錦繡描。
注:一躍,指屈原投江之壯舉。
芰荷香·屈原
李靈光(北京)
夢煌煌。愿風云集會,主圣臣良。欲舒鵬翼,學而時習翱翔。飧餐秋菊,飲蘭露、舂玉為糧。芰荷芙蓉衣裳。芬芳在御,心魄生香。
獨與靈修議清政,況明于治亂,應對諸邦。修明制憲,嫉惹謠諑瘋狂。橫遭流放,眷楚國,滴血心傷。忠魂斷汨羅江。離騷鑒志,日月增光。
端午節(新韻)
范文靜(北京)
又是槐花綴滿枝,櫻桃串串染紅時。
離騷一曲歌千載,五月端陽再賦詩。
端午節(新韻)
畢秀梅(黑龍江)
龍舟汨水鼓喧揚,糯米雄黃飄艾香。
九問離騷千載頌,堅貞節氣韻悠長。
水仙子·端午節祭屈原
范子夫(江蘇)
端陽祭屈原(新韻)
徐振旺 (北京)
萬葉粽香端午拋,汨羅江水唱離騷。
縱身一躍忠魂頌,掀起千年國愛潮。
端午節感懷
吉洪花(山東)
龍舟駕浪競相渡,米粽飄香祭屈原。
試問楚江波澹澹,可曾洗盡舊時冤。
端午感想(新韻)
楊金香(北京)
忠心一片何相寄?淚灑江邊伴夢沉。
慟唱悲歌聲欲裂,換來后輩憶忠魂。
端午節懷念屈原(新韻)
李璧(山西)
端午戰國天下傳,龍舟香粽祭屈原。
聯齊抗暴英明策,一代文豪后世憐。
遙祭屈原
閆淑萍 山東
楚辭始祖盛名傳,天問離騷絕世篇。
義膽忠肝難報國,以身殉道汨羅淵。
五月初一
高喜文(山西)
門庭插上柳絲條,既可除災亦鎮妖。
半世虔誠遵習俗,未能驗證此奇招。
端午吊屈原
鄒品元(湖南)
汨水千秋哭屈冤,湘山萬代仰忠原。
龍舟粽艾追思遠,華夏復興慰古賢。
端午思屈原
馬翠華(山東)
端午來臨思屈子,憂民愛國抒真言。
世渾獨醒高穹質,無畏精神永長存。
端午有感
王成(四川)
節期端午今又臨,楚俗千年自傳聞。
汩羅不解直臣意,千古離騷慰忠魂。
端午吟
林征宇(福建)
粽子香香味道多,欣嘗邀賦笑酣歌。
騷風古韻填心意,競唱雄詞逐酒波。
端午吟
周中界(四川)
蠶老秧青杏子黃,新醅香粽過端陽。
熏蒿懸艾驅邪毒,一曲離騷祭國殤。
端午祭屈原
張鳳先(四川)
門楣又把艾蒿掛,糯粽飄香億萬家。
且問汨羅江里水,龍舟力奮為誰劃?
悼屈原
張修美(江蘇)
端午年年悼屈原,汩羅江水舊含冤。
龍舟競發芳香粽,可否迎回猛士魂。
端午懷屈子
孫聰慧(山東)
懷鄉大儒抗嬴秦,不畏讒言謫此身。
節士何堪家國破,沉江汨水化香塵。
端午祭屈子
羅曉亭(廣東)
已傳天問明教化,一躍民心更起濤。
角黍和情爭事國,逆秦三戶敢擎刀。
詠端午
吳裕根 (湖南)
傳承節日又端陽,萬戶千門蒲艾香。
捧讀離騷懷屈子,忠心愛國永流芳。
端午(新韻)
鑫蕊(遼寧)
拂曉山間采艾蒿,林空漫步任逍遙。
中醫草藥驅瘟疫,文化振興鐵臂搖。
祭屈原(新韻)
任少歌(河北)
端午離騷賦,船擷葦淀邊。
葉青包粽子,美味祭屈原。
端午思屈原
全遠貴(廣東)
千秋氣節念忠魂,報國無門把志伸。
傳世離騷汨羅淚,龍舟競渡粽拋頻。
端午抒懷
李勝(北京)
千年端午賽龍舟,封控新冠壯志酬。
奏響江南和美樂,離騷唱起競風流。
端午紀屈原
全水宗(四川)
離騷一曲傳千古,汨水傷殤唱國魂。
華夏長河多俊杰,屈原壯舉世人尊。
悼屈原
楊再利(黑龍江)
千秋粽葉裹鄉愁,端午新陽照鼓樓。
汨水追思歌一曲,眾人劃槳競飛舟。
端午節紀念屈原
葉光祥(崇陽)
離騷天問續春秋,自古良臣志未休。
殉國以身陳赤膽,精神永與大江流。
端午吟
吳日金(湖南)
香粽食材花樣多,龍舟歲歲賽江河。
神州一派生機處,騷客依然憶九歌。
端午吊屈原
李剛
五月端陽吊屈臣,每逢佳節倍思親。
龍舟競渡傳遺史,報國精神啟后人。
端 午
鄧壽康(廣東)
端陽又聽鼓鑼喧,角粽飄香滿戶門。
舀盡汨羅今古水,可能清洗直臣冤?
端午艾蒿 荷包
高令亞(安徽)
端午青蒿避穢邪,門楣插綠沐朝霞。
荷包香淡胸前掛,光景流年已遠涯。
端陽粽
雨橙
端陽粽籺滿庭香,白米紅心裹綠裳。
素線相維身數個,未曾開食憶阿娘。
端午節感吟
胡八明(湖北)
一曲離騷代子歌,粽包艾酒祭江河。
忠魂千古國人贊,唱和新詞哀悼多。
端午吟
吳日金(湖南)
香粽食材花樣多,龍舟歲歲賽江河。
神州一派生機處,騷客依然憶九歌。
贊屈原
陳梅祿(江蘇)
千年氣注一江水,萬古情流滿世春。
感嘆英雄生亂世,追思忠孝有何人。
屈原頌(新韻)
王建設(陜西)
上古名詩千百首,神州萬代頌離騷。
靈均巨著成絕唱,旨在雙憂境界高。
端陽吟 (通韻)
黃文鍵(四川)
割棕制扇早登山,艾草千家門上懸。
萬戶雄黃勾兌酒,驅妖斬魅念曲原。
祭(新韻)
王松山(鄭州)
祭粽龍舟舊夢中,旗搖槳蕩汩羅風。
離騷浸透孤臣淚,天問頻傳吶喊聲。
端午
蘇品學(廣西)
汨羅江水急,涌浪越千年。
不問英雄事,離騷怕失傳。
端午隨筆
晚風(北京)
端午畫人心,塵風才是金。
遙思還故舊,入夢望春林!
端午節有懷
張可全(浙江)
粽香年復憶曾經,汨水無眠伴壽星。
天地悠悠懷屈子,離騷一曲古今聽。
端午
張秀標(安徽)
百越端陽祭上仙,飛龍駕霧在云天。
祛除防疫得正日,又念羅江楚屈賢。
端午節
李培榮(四川)
端陽風俗吟離騷,報國屈原河水撈。
越顯全球比體制,人民幸福黨恩高。
端午節
趙劍華(遼寧)
一杯濁酒一杯愁,酒入腸中愁上頭。
不盡哀思在身外,皆因屈子汨羅投。
端午
王士錄(河北)
五月端陽近眼前,思潮奔涌望南天。
楚江爭渡龍舟賽,憑吊三閭賦雅篇。
端午吟(新韻)
粟未卜(湖南)
離騷暗涌汨羅江,端午飛舟淚兩行。
艾葉門前香放縱,粽兒悲里水療傷。
粽(通韻)
邢恩廣(山東)
看著好似草一包,滿腹珠璣細細淘。
誰若慕名欣賞我,寬衣解帶赤條條。
端午悼屈原
徐海金(內蒙古)
屈子縱身殉大江,汩羅嗚咽泣國殤。
中華自古宏忠烈,千古習俗話粽香。
端午感懷
賈佩圣(山東)
新蒲綠艾憶情長,彩線柔纏裹玉香。
汨渚風飄千粽味,龍舟競渡載安康。
端午偶感(新韻)
葉萍(安徽)
煙波浩渺汨江橫,端午龍舟鼓樂鳴。
誰記千年屈子事,歡呼一片隱濤聲。
端午祭忠魂
劉紅玉(四川)
摘來艾葉掛前堂,為祭屈公裹粽香。
一曲離騷千古頌,心牽百姓美名揚。
端午祭
丁俊英(山西)
楚江渺渺騷人遠,白鶴久旋凄唳言。
角黍逐流遙慰藉,長歌擊節念忠魂。
詩人節紀念屈原
蔡捷(北京)
屈子華章著篤誠,直臣憤懣化詩聲。
冰心潔格留千古,歲歲端陽祭悼情。
端午祭屈原(新韻)
崔正義(河南)
郢楚懷王聵且昏,屈原投水馭金鱗。
節逢端午龍舟賽,聊慰當年赤子心。
端午
賈寶汀(河北)
薰風醉綠杜鵑癡,箬葉團香競渡時。
矢志神州人感念,而今江畔賦新詩。
端午節憶屈原(新韻)
席家偉(江蘇)
汩羅河水蕩千年,香粽情深話舊篇。
國富民豐新世界,人間難忘吊屈原。
端午節
賈建山(江蘇)
五月節端陽,門頭艾葉香。
詩人懷屈子,盛世國榮昌。
端午安康
蘇福年(浙江)
青青箬葉香,糯米里邊藏。
親友贈心意,家人永健康。
端午祭
王獻明(江蘇)
一去忠魂不復還,千年大義駐人間。
情懷家國昭天地,傲骨高風映宇寰。
端午吟
高喜文(山西)
龍舟競渡灑雄黃,慨憶含冤屈子殤。
天問離騷千古恨,汨羅江畔祭賢良。
哀屈子
姚憲民(陜西)
米粽飄香又一年, 緬懷屈子淚潸然。
汨羅沉玉殉清操,青史紅塵嘆俊賢。
端午祭曹娥
姚憲民(陜西)
曹娥救父溺江亡,動地感天日月長。
一片孝心神鬼泣,年年端午祭夭殤。
端午感懷
趙英妮(黑龍江)
時逢端午草芳榮,憑吊靈均感慨生。
遺恨沉江千古痛,楚山湘水萬濤鳴。
端午節
楊智卷(河北)
葦葉包扎糯米填,細柴慢煮味香甜。
飛舟擊鼓祭屈子,一曲《離騷》世代傳。
感屈原(通韻)
張明康(廣州)
手握離騷比寶刀,悲觀怎可躍江濤。
問君假使春常在?豈不妖魔任爾削。
詩人節抒懷
劉忠生(黑龍江)
每過端陽粽角香,悲風萬古汩羅傷。
村夫馭馬歌天問,牧子騎牛笛國殤。
艾草避瘟揚劍氣,龍舟競賽百年長。
騷人仰首乾坤小,鼻祖丹心日月光。
詩人節吊屈公
劉玉琢(黑龍江)
歲歲端陽焚祭文,今朝散步進詩群。
艾花有淚因憐我,山水披紗為哭君。
血鑄離騷存國魄,志凝天問見民墳。
唯能日月分輝者,生死乾坤第一云。
祭屈原
馬輝(河南周口)
節分楚雨夜無眠,亂緒添愁鎖客船。
汨水千年流世淚,清魂萬代賦英賢。
憑欄舉目窮天問,吊屈吟騷染墨憐。
心景何須隨念遠,悔留孤魄夢縈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