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是有特殊魅力的人,有時人們會變得很偉大,在關鍵時刻體現(xiàn)了他的能力。那么,猶太教是如何定義“領導”的呢?希伯來語中只有“國王”、“統(tǒng)治者”這些詞,卻沒有“領導”這兩個字。但是,猶太人認為,“一個領導者就是擁有追隨者的人,成為一個領導者必定需要有跟隨者”。要想擁有追隨者,必須具有某些品質,在生命的適當時刻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猶太人的領袖摩西在埃及時就具有領導者的特質,后來在出埃及時發(fā)揮了杰出的才能,并獲得了整個猶太民族的追隨。因此,如果你要想學習領導,就必須先學會跟隨別人,然后再掌握相關的信仰和知識。
作為一個商界的領導,對應的有五項任務:
1.你必須給員工傳授自己的公司文化;
2.你必須清楚每個員工應該做什么;
3.你必須保證所有員工都不因孤獨而懶散倦怠;
4.你必須為員工提供技能培訓,讓他們對公司有所貢獻;
5.你必須讓員工有能力在混亂中保持平衡和信心。
在某些時候,信仰比知識還重要。因此,猶太人從一開始就堅信,他們在每一次和別人合作前,必須把期待的結果當做已經(jīng)存在的現(xiàn)實而付諸行動。這樣,往往事半功倍。就仿佛婚姻一般,你無法在確定今后是否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之后和徹底了解你的配偶之后才去結婚。你是否結婚,完全取決于你的信仰和信心。
“領導”的進退兩難之處在于,當兩種矛盾無法調和時仍然能保持心態(tài)的平衡。領導者真正的威信和權力來自于他對員工真正的關心。例如,二戰(zhàn)時,只要一想到同盟國士兵的傷亡,丘吉爾就無法平衡內(nèi)心深處的悲哀。當?shù)聡l(fā)動閃電戰(zhàn)的時候,他看到他們被炮火摧毀的家園和那些站在廢墟上英勇抵抗的人們,就禁不住痛哭流涕。與此相似,任何一個領導,都需要將下屬視為整體的一部分和獨一無二的重要的人,使他們在服從制度的同時,保持自己的個性。要想方設法讓他們感覺到你對他們的關心,要想方設法讓員工在效率和休息之間找到平衡,這樣才能獲得他們對你寶貴的忠誠。正如莎士比亞通過哈姆雷特所言:
真正的偉大,
并不完全是只為轟轟烈烈的大事奮斗,
而是肯在一些區(qū)區(qū)小事中
力爭一份榮耀。
這就是所謂的“細節(jié)決定成敗”。商業(yè)生活中最激動人心的一面,就是要學會如何應付變化和面對挑戰(zhàn),一個成功的領導要擁有綜合的素質——這些素質中除了要學會跟隨以外,還包括要有勇氣向別人闡述和展示你的前景規(guī)劃,確保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以及運用肢體語言,顯示你的自信和氣魄,并學會拋開筆記進行演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