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滴滴、Uber開始,共享經濟大潮一浪還比一浪高。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在這個女多男少的國度,許多宅男不由得向蒼天高呼:有沒有“共享老婆”的?先給我來一打!
從物流行業來看,前有傳化物流旗下的易貨嘀、來自香港的貨拉拉,后面緊跟著就迎來了財大氣粗的深圳前海旗下的“地上鐵”。近日,地上鐵租車有限公司(簡稱“地上鐵”)已成功完成由啟明創投領投的Pre-A輪5000萬元融資,成為新興共享物流中的生力軍。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共享物流平臺大戰中,誰能獲得最后的勝利?
成立于2014年的易貨嘀,隸屬于傳化集團旗下,致力于打造“專業的城市物流無車承運人”,已經在杭州、濟南、成都、蘇州、鄭州等全國各大交通樞紐城市落地,是連接貨主企業、物流企業與司機的貨運O2O平臺。
據了解,易貨嘀背后最大的底氣莫過于傳化物流的“公路港”:即針對各個物流主體的信息、交易、倉儲、配送、運輸、綜合管理以及配套服務等需求設計,提供一站式綜合物流服務以及食宿、汽配、加油等增值服務。
以“公路港”為切入點,易貨嘀搭建了一個“互聯網+物流”平臺,聚合了微小企業、物流企業及貨主等各種資源,打造了“31131”、“零擔嘀士”等各種物流品牌,旨在提高同城物流效率、提升同城物流體驗。
相比之下,貨拉拉O2O貨運平臺模式更輕,貨主、司機均可通過APP注冊成為會員,貨拉拉更像是一個純粹的信息共享平臺,為貨主找車、司機著貨提供便利,主要開展同城貨運、搬家服務等各種業務。
后起之秀——“地上鐵”則在運輸車輛方面比較搶眼,與北汽新能源、上汽大通、東風汽車、比亞迪等聯合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做物流運輸載體,為各大快遞物流及城市配送提供相對環保、高效的運力服務。同時,通過建設充電場站與合作網點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充電一體化運營解決方案及服務。
縱觀以上三種共享物流平臺,貨拉拉模式最“輕”,地上鐵模式最重卻又夠“潮”,而易貨嘀則處于兩者之間。
目前來看,社會閑散運力資源十分豐富,采用“輕”模式,整合社會化物流資源,保證貨車司機收入,從而能夠實現資源有效配置。但與此伴隨的問題是:不夠標準化、規范化的司機操作及培訓,必然會帶來服務質量的參差不齊,網絡上有關貨拉拉的負面言論大多由此而來,而在易貨嘀平臺上,此類事件也是時有發生,最終會造成用戶體驗不佳,進而影響平臺聲譽。
另一方面,無論哪一個共享平臺要生存下來,都需解決“車貨匹配”的問題。而從目前來看,“貨少車多”短期內難以改變,采用互聯網能夠的確能夠提升運輸效率,但卻改變不了這一既定事實。相反,為了爭取貨源,各大平臺的爭相掀起的補貼大戰會導致運費下降,從而影響到司機收益。地上鐵的新能源汽車加入后,雖然符合綠色、環保的理念,但卻會導致“貨少車多”的狀況進一步惡化,司機收入水平持續下降。
一個企業不僅要考慮到自己盈利,還需負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物流信息化為首席媒體官旗下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