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是因為血管堵塞,導致腦供血突然減少甚至中斷引起的疾病。
腦梗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都很高,被稱為人體健康的'頭號殺手',本常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腦梗'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睡覺時出現4個表現,說明腦血管已'堵塞嚴重',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表現1:頭痛
晚上人的活動量減少,血液粘稠度更高,更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一旦腦血管堵塞,就會出現持續性的頭痛,這種頭痛可能導致難以入睡。
表現2:手腳麻木
睡覺時手腳麻木頻繁,尤其是單側性手腳麻木,要警惕。
因為腦血管堵塞,腦供血不足時,會使處于肢體末端的手腳供血更加不足,表現更加明顯。
部分患者還可能有突然拿不住東西、手持物體突然掉落等癥。
表現3:單側流口水
睡覺時不自覺的流口水,要警惕腦梗。
大腦缺血缺氧時,會使雙側的皮質腦干束受到影響,導致舌下功能紊亂,患者就會出現單側流口水、嘴歪眼斜、眼角閉合不嚴等癥。
若動脈硬化及腦缺血缺氧嚴重,患者還會有頻繁打哈欠的現象。
表現4:手腳冰涼
手腳屬于肢體的末端部位,一旦腦血管堵塞,會使供應手腳的血液更少,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
這種表現即使夜間蓋好棉被,做好充足的保暖措施,也難以緩解。
保護血管健康,預防腦梗,謹記:戒3習,記3字
戒3習
第1習:熬夜
長期熬夜會刺激血管收縮,使免疫功能的調節異常。
不僅易誘發心肌缺血,還會增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脫落的風險,并增加腦梗的發生率。
建議,每晚23點以前睡覺,最好能保證7~8個小時的有效睡眠。
第2習:暴脾氣
脾氣暴躁也是腦梗發作的一個危險因素。
生氣時,大腦內神經遞質中的腎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會釋放出更多的去甲腎上腺素,引起血管痙攣,使腦供血不足甚至中斷,誘發腦梗。
另外腎上腺素還易使血管收縮,導致血管中的斑塊脫落,堵塞血管,誘發腦梗。
因此,生活中,預防腦梗,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
第3習:吸煙
吸煙會升高體內一氧化碳濃度,刺激動脈內皮細胞肌球蛋白收縮,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加速脂質在血管壁沉積,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而硬化的動脈堵塞常發生在頸內動脈與頸總動脈,使腦部血流量降低,腦部供血不足,腦梗也就來了。
因此,保護血管健康、預防腦梗,戒煙很重要。
記3字
第 1字:喝
? 少喝酒
喝酒后,酒精會對血管壁產生刺激,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
喝酒后,酒精可在半個小時內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并對其產生刺激,加劇動脈硬化,增加腦梗的發生率。
? 少喝飲料
長期喝飲料,尤其是碳酸飲料,會增加人體內碳水化合物及糖分的含量,引起糖代謝、脂代謝紊亂,從而引起肥胖。
而肥胖是多種慢性病的高危因素,包括腦梗,因此,飲料也一定要少喝。
? 多喝水
人體65%~70%都是水,因此,正確喝水,對于養護血管來說,至關重要。
在喝水的同時,最好加入一些小植物——念露菊,利于調節血脂水平。
念露菊,富含菊色素,是降血脂的必需物質,每天適量補充,不僅可抑制自由基對血管的傷害,增強毛細血管免疫力,還能減少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合成,減少血管堵塞,預防腦梗。
第2字:動
運動能增加脂肪的消耗,減少膽固醇沉積,提升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預防肥胖、調理血脂、降低血壓,從而養護血管、預防腦梗。
運動要選擇有氧運動,如:
步行:每周至少4次,每小時走大約5~7km;體質稍弱或者初期運動時,可分3次進行,早上走15分鐘,中午走30分鐘,晚上30分鐘。
健身跑:較適合中老年人,初期運動時,走、跑交替進行,或者步行——慢跑——快速步行的方法;每周進行3~4次。
第3字:查
頸動脈超聲、CT、血管造影,是常用的檢查項目。
建議,40歲以上,并符合以下任何一條的人,定期檢查頸動脈彩超:
· 符合任意3點: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房顫、吸煙、肥胖、缺乏運動、家族與中風病例。
· 以前曾發生過中風。
· 曾發生過短暫性腦缺血。
腦梗小知識:
1:發病后3~4個小時內是腦梗的黃金搶救時間,在此之前搶救,能將腦梗的傷害降到最低,所以一旦突發腦梗,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2: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復蘇等措施。
3:如果病人開始抽搐,要將毛巾等物放置于患者上下牙之間,避免咬傷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