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詩# #原創詩# #中國韻律詩派#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西施(八庚)
沉魚女子可傾城
響屐錚錚嗒嗒聲
莫笑美人無劍利
計成可抵萬千兵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出生于越國苧蘿村,幼時隨母江邊浣紗,又稱“浣紗女”。傳說西施在江邊浣紗,她的美貌讓水中的魚兒都沉在水底忘了游動,故“沉魚”指的是西施。
越王勾踐在戰爭中敗于吳王夫差,于時向吳王進獻了美女西施。夫差自得西施后,迷戀西施美色,夜夜笙歌疏理朝政,國勢逐漸衰微,終被臥薪嘗膽的勾踐打敗而成功復國。西施為勾踐復國立下殊功,有說隨范蠡泛五湖而去,有說被吳王沉江而死。
王昭君(八庚)
天生麗質畫師輕
覽遍群芳帝也驚
北去茫茫孤女淚
胡笳月夜送悲聲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人。西漢建昭元年,王昭君被選入掖庭,成了一名宮女。
有民間傳說,昭君入宮后,由于不肯賄賂宮廷畫師,被畫師有意丑畫,所以得不到皇帝臨幸。
公元前33年,匈奴的呼韓邪單于來長安朝見天子,被漢元帝賜給了呼韓邪。這就是“昭君出塞”故事的由來。王昭君到達匈奴后,被稱為寧胡閼氏。呼韓邪單于死后昭君又嫁給了他的大兒子復株累單于。王昭君為穩定西漢北境的安定,促進民族間的融合做出了重要貢獻。王昭君出塞,容貌讓天上的大雁看了都飛不起來,有著“落雁”之美。
貂蟬(十三元)
為報司徒養育恩
興邦弒寇玷泥痕
儀亭巧施連環計
三國千年大義存
貂蟬,《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民間傳說,貂蟬原名任紅昌,原為司徒王允府中的歌女,她為了報答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愿獻身完成連環計的任務。
東漢末年,董卓禍亂朝綱,以袁紹為代表的十八路諸侯合兵討伐董卓,最終卻土崩瓦解。司徒王允不忍社稷被廢,遂定連環計,將貂蟬先賜呂布,后送董卓,使董呂父子反目,最終假呂布之手除掉了奸賊董卓。書中有貂蟬拜月之說,所以貂蟬是“敝月”之美。
楊玉環(一東)
中興帝主趣非同
父奪兒妻老少融
無奈榮高遭怨憤
香魂一縷馬嵬風
楊玉環,原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玄宗因皇后病死郁郁寡歡,遂對自己的兒媳楊玉環產生了情愫。為了顧及面子,先讓其出家修行,道號太真,后被接進宮中成為自己的妃子。楊玉環天生麗質,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彈得一手好琵琶,被唐玄宗千家寵愛于一身。
隨著楊玉環身份地位的日益顯赫,楊氏全家“一人得道仙及雞犬”,楊氏三姐妹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楊玉環的遠房堂哥楊國忠則被封為宰相,把持朝綱。后來發生了安祿山和史思明叛亂,唐玄宗攜楊玉環出逃至馬嵬坡時,唐將陳玄禮等人發動兵變,認為楊國忠、楊玉環等人是安史之亂的誘因,要求殺死楊氏兄妹二人,唐玄宗為求自保,不得已將楊玉環賜死。楊玉環肌膚豐盈,鮮花都自感害羞,所以擁有“羞花”之美。
喜歡的請互動交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