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電影市場行業(yè)的發(fā)展,電影院這個能吸納巨大人流量與消費潛力的空間,無疑是近些年的香餑餑,但作為人文與藝術共存的商業(yè)空間,影院所傳遞給大眾的觀念,更應該是藝術形式的超前與人文文化的深度探索。香港OFT設計在商業(yè)設計版塊,有自己的設計語言與獨特性。他們擅長使用幾何、光線與線條等設計元素,創(chuàng)造出獨具一格的商業(yè)空間······
上海百麗宮影院
鏡中之花,水中之月
“An idea is salvation by imagination.(想象力可以實現(xiàn)一個主意)”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電影的迷人之處,在于它處于現(xiàn)實與虛無之間的模糊界線。”如虛如幻,卻也因此捕捉更真實的存在;到底是鏡花水月,還是現(xiàn)實投影?
就算是浮光掠影,背后仍有片刻停駐的真實。好的電影能產生漣漪效應,一石激起千重浪,將訊息向外擴大,啟發(fā)電影從業(yè)員和觀眾。而好電影自身,也往往有著漣漪般的連貫性,聲音與畫面的連動互相緊扣,配合無縫而且不帶棱角。所以這次的設計特意選用簡單物料,讓觀眾的視覺集中在流暢的結構和輪廓。一起一伏,跟隨線條的節(jié)奏,投入電影世界的中心。
電影院分為兩層,上層四樓是入口跟大堂,大堂側有電梯通往三樓影廳。由入口開始引入白色和銅色,滲光的白色假天花與古銅色藝術漆,加上凹線發(fā)光天花,做出俐落的漣漪線條,并由此為起點擴散至牆壁、柱子,和地下。
大堂的天花出風口,也用上木紋鋁條條子拼湊出半月形狀,務求以圓滑邊沿取替鋒利邊際。即使顯示屏無可避免地有著尖銳的角落,也將之拼合在圓滑的裝置中,當中自助取票機就藏身于拱起的白色人造石內。陳列柜及收銀處同樣採用漣漪的延伸線條,形狀更構成地下的水磨石地飾,有深灰、淺灰和白色。
大堂內劃分了一個空間,House by Kubrick,這裡有放滿電影海報的層架,也有椅子讓電影狂熱者坐下休息。坐下的地方掃上一抹灰色,就像浪花拍打到岸邊的石頭,供游人暫借歇息。
通往三樓的電梯口繼續(xù)有漣漪線條和半月形出風口,牆壁兩旁更鑲嵌坑紋清鏡底玻璃,彷如水面折射的光線。由此順勢到達三樓走廊,漣漪花紋顯得更密集,幾個圓圈線條更重迭在一起。
同時,天花的顏色跟上層反轉,以古銅色襯托凸出表面的白面黑鏡鋼天花。牆壁採用灰色水磨石、灰色和白色焗漆磨砂玻璃,中途設置凹陷的牆壁用以放置長椅,裡面就用上深灰色人造石。
沿著整個走道,就只有用黑色亞克力做的影廳指示牌是一個完整圓形,暗示激起漣漪的中心,觀眾所期待的光影故事,就在影廳之內。
影廳分有兩款:巨幕影廳和標準影廳。巨幕影廳以石灰色為主調,不同深淺的灰黑色捫皮座椅就像一顆顆獨一無二的石頭,配合藏光的牆壁,飾以仿水泥膠板、灰色和黑色捫布,還有灰色地毯,低調自然得令人不得不把視線集中在螢光幕。
標準影廳同樣有相似的構造,不同的是這裡一個以深藍色為主調,另一個用上暗橙色,配以圓邊三角形的牆壁裝飾,使人有置身深海或沙灘邊與魚暢泳的錯覺。或者觀影的體驗,的確有屏氣凝息潛入水中,與世隔絕的感覺。
衛(wèi)生間則像經年累月被海浪拍打成的洞穴般自成一角。無論是廁格、鏡子、流理臺,均磨成了圓角,更全部採用單色,只有純白和仿木紋的顏色。
將電影的鏡花水月投影在現(xiàn)實中的電影院,其實目的不過為了讓觀眾明瞭,比喻可能虛無飄渺,但即使鏡中的花捉不著,水裡的月亮摸不透,每一片影像也是確切的存在。
項目名:上海百麗宮影院
設計公司:Oft Interiors Ltd.
設計團隊:CM Jao, Ken Cheung, Yoyo Au
客戶:百老匯影城
項目地:上海,中國
完成時間:2019年1月
攝影師:河野政人(Masato Kawano)
U A 影 院
顛覆與重組,解構建筑美學
“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必須是地標,但這個世界的歷史進程告訴我們文化能在眾多公共建筑中鑄造地標”。
——弗蘭克·蓋里(Frank Gehry)
▲其他項目
(建筑師:Frank Gehry、Zaha Hadid
Philip Johson、Daniel Libeskind)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晚期,一股受法國哲學家德希達影響,將大量不規(guī)則線條、幾何圖案、非形式化的立體形狀融入建筑設計當中的風潮興起,“解構主義”橫空出世。
上海梅龍鎮(zhèn)UA影院
打碎、疊加、重組,否定傳統(tǒng)邏輯上的美學、力學、功能,反對總體統(tǒng)一而創(chuàng)造出的支離破碎和不確定感。這種新思潮在建筑界如闊斧開天辟地,而震蕩的余波從未平息...
上海的UA電影院,加入了這場起義。希望通過空間設計來表達想要顛覆傳統(tǒng)、脫離既定框架的意欲,重新思考空間的應用和意義。
大堂的設計透徹地體現(xiàn)了解構美學的特點:虛無、超現(xiàn)實、不穩(wěn)定及開放的形態(tài),務求一鳴驚人,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這里的天花板沒有固定的一片平面,反之有一棟棟不規(guī)則形狀的柱子從上方降下。
站在大堂中央,幾乎有鼓輕微的壓迫感。這些柱子同時有提供光線的功能,令啞面香檳金色和光面灰籃色的對比更顯著。天花、墻壁和地板各自有獨有的圖案跟線條,卻用相類似的顏色;象是個不相干卻又互相聯(lián)系。白色柱子包含香檳金色幼線,香檳金色柱子又發(fā)放著白色光線,透露著解構主義思維的獨有規(guī)律。
設計是非常個人的事情,想要突破性的設計,必先從個人思想開始著手;從自我反思與否定的過程中揭露「美」的本質,透過分裂來建構更完整的概念。
同樣的結構繼續(xù)延伸到走廊范圍。假天花的形狀有兩款:純白加圓點燈光和灰籃色條形隱藏燈光,梅花間竹地排列。墻壁的形狀或成菱形或成三角,有秩序地排行,而且只有籃、白、香檳金三種顏色。
走廊的光度明顯更強,但并沒有太多大盞的主燈,反而用上大量隱藏燈光,藏身于影院數字、條紋及邊際中。
至于貴賓休息室和衛(wèi)生間就將解構和結構的理念融合,將線條解構,用顏色作結構。貴賓休息室用上大量條紋,包括墻壁和天花的圖案。
但這些條紋毫不單調,或歪或斜,讓人始料不及,然而全用上不同程度的木紋顏色,有灰有啡,凸顯平衡感。
地板跟墻壁同樣用了深灰和淺灰的云石紋理裝飾,其他部分則為半透明的深籃和淺籃,并以少量白色作間隔。
最后,在視覺上經歷完后現(xiàn)代建筑之旅后,到達觀影廳就是時候回歸平靜,將視點集中在電影上。低調的紫色,夾雜灰色和黑色,有規(guī)律地顯現(xiàn)在眼前。不規(guī)則形狀只出現(xiàn)在墻壁上;當解構的意義塵埃落定后,就成為了預設的結構,暗示下一個突破循環(huán)的起義。
來到座位區(qū),解構主義的另一解讀「后結構主義」感覺就變得更強烈。仿佛先前的瓦解中找到了秩序,這里雖然繼續(xù)源用跟大堂差不多的顏色及線條,但是明顯地增加了結構。少了不規(guī)則形狀的混亂,加入了更多整齊排列的墻壁裝飾,并用上放斜的木紋條狀,隱藏細條狀光管,令視覺上減少一點刺激感。
衛(wèi)生間則將條紋橫向放大,用長方形主宰這里的空間。不論天花、墻壁、地板,以至廁所門都是長方形。
項目名稱:上海梅龍鎮(zhèn)廣場 UA Cinemas
項目面積:5188㎡
設計時間:2017年8月
竣工時間:2018年5月
設計單位:Oft Interiors Ltd
“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里凝練,積淀下來,傳流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
——李澤厚
一個好設計,要如同一部好片,不僅要能容納故事、富有寓意,還要站在觀賞者角度,讓他們能從燈光、材質、色彩、空間布局等各方面感受到,設計師想要傳遞的情感與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抽離現(xiàn)實片刻,真切地投入到另一意識流維度。
接待區(qū)
通過解析電影意象符號的“流變”特色,布吉萬象匯影院以“意象流動”為設計靈感基礎,如水,容納百川,生生不息;如空,奏響年輕活力的韻律節(jié)奏,回響四周,充滿令人充滿想象的無數可能性;以此來打造多元共存空間,展現(xiàn)樂享生活的當代理念。
“穿梭”電梯
空間中,大量簡潔流暢弧形線條設計,黑白色碰撞秩序下的自由主義,擴伸出動感時尚的空間張力。
“穿梭”電梯
在很多科幻電影里,“時光隧道”是能將宇宙中無限時空串聯(lián)起來,乘坐時光機見證與探險不同時空的萬千景象。設計師用了300條溢光裝點空間純粹的白,讓意象綻放在其間,匯聚而成一條流光溢影“時空隧道”,視覺上充滿未來科幻感。隨著扶梯動態(tài)節(jié)奏,將觀影者在未來與現(xiàn)實、時空與時間中帶入到無限想象空間。
低層等待區(qū)
時間的流速千差萬別,空間的遠近、四周角度的視覺欣賞也都是各異存在,但考慮到空間屬性,依然空明簡約。
影廳通道
“不管是在哪個時代,人們永遠都在懷舊與追尋未來之間行走。”走廊的設計便印證著這一點,以復古黑色的沉穩(wěn)內斂,交織科技感十足白色的極簡藝術形態(tài);柔光和幾何立體線面互映襯托,人們穿梭其中,樂此不彼。
而空間的鏡面設計,蘊含雙層意境,一面讓人從鏡中觀賞多角度世界,一面營造虛幻迷實的效果。
放映廳
“紫色如夢,低調神秘;紅色恰染,熱情醒目”,所有的色彩最終歸統(tǒng)于觀影廳,讓人在觀影之前感嘆設計,在舒適的觀影之后,感嘆內容,因為人們來到這里,更多的是為與心中“伊甸園”相處,不需要太過真實。
放映廳
散射的線條,最終都集中到座位區(qū)域,不規(guī)則的柱體設計,帶來與眾不同的視覺效果,也被藍色包其中,為觀影者提供舒適的空間環(huán)境。
VIP休息廳
VIP休息區(qū)一線到底的燈光設計,在黑白之間,利用金屬銅色點綴,演繹“純質高雅,極致奢簡”。
VIP放映廳
質樸的華麗,是細潤溫柔的原木材質,即具有別樣的感知性,又保證了廳內的音效效果;而更為巧妙的還有墻面柱體裝置設計。
衛(wèi)生間
電影與現(xiàn)實,經典與當下,都是緊密聯(lián)系的,時刻呈現(xiàn)著全新氣象,流動于每個意識中,永遠會在不經意間,構成許多新鮮元素,所以影院設計上,也承載著設計師對世界的美好愿景,導演一部好片不易,設計亦然,我們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傳達精神、思維的力量。
設計公司:Oft Interiors(香港)
設計師:鄒卓明、張敬貴
項目地:深圳,中國
完工日期:2018年
攝影師:HDP Photography
鄒卓明(左)、張敬貴(右)
鄒卓明(CM Jao)與張敬貴 (Ken Cheung) 分別于2007及2008年在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畢業(yè)。二人畢業(yè)后分別進入國際知名建筑及室內設計事務所,負責項目包括:商業(yè)空間 、購物空間及娛樂休閑空間等 。CM與Ken擁有豐富的國際建筑及室內設計經驗及作品,兩人因設計理念相同并擁有共同目標,所以于2013年創(chuàng)立了Oft Interiors Ltd.,為兩人的設計事業(yè)展開新的一頁。
Oft Interiors Ltd. 主要為不同客戶的影院進行品牌定位及室內設計, 為香港及內陸客戶在各地設計電影院;項目在世界各地獲得了大大小小的設計獎項,包括意大利A’Design Award & Competition金獎、亞太區(qū)室內設計大獎、德國German Design Award和美國The American Architecture Priz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