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秦漢錢幣:半兩五銖后新莽 孔方兄出世傳千年

秦漢錢幣:半兩五銖后新莽 孔方兄出世傳千年

2014年10月13日 14:33   新浪收藏  微博 我有話說(8人參與)收藏本文     

  來源:華夏古泉網

  作者:劉飛燕 華夏古泉網創始人 新浪收藏專欄作家

  [古錢幣收藏雜談之二]

  秦漢錢幣:半兩五銖后新莽  “孔方兄”出世傳千年

  秦始皇統一六國至東漢滅亡這四百五十年里,圓形方孔錢逐漸取代刀布,雖經反復(王莽幣制改革),但“孔方兄”正式出爐,成為中國古錢的代名詞。它為以后錢幣的標準化和大量鑄行奠定了基礎。

  半兩:方孔圓錢的鼻祖

  半兩跨越戰國、秦、西漢三個朝代,不同時期的半兩重量不一。

  秦國時期,中原盛行刀、布幣,秦因地處邊陲,據說中原諸侯都不愿搭理他,因此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貨幣系統——半兩錢。這種錢記錄重量而不是鑄造地點。計重采用銖兩制(不同于中原的“釿”),半兩即十二銖,約八克。 但從實際出土看,半兩大多輕重不一,重的十多克,輕的僅四、五克,這給使用帶來不便,也說明當時秦國的商品經濟不發達。

  戰國后期至秦統一全國,半兩錢逐漸標準化,重量大多控制在七至九克。秦滅六國后統一度量衡,半兩錢就成了全國唯一的法定貨幣,并影響后世幾千年。

  劉邦建立漢朝后,沿襲秦制。漢初鑄錢仍為半兩,但重量卻比秦半兩輕不少。初時百姓也可鑄錢,自然越輕成本越低,以至小到像榆錢葉一樣,錢幣界戲稱“榆莢半兩”。這種劣質錢顯然阻礙經濟發展。漢文帝時采取私鑄官驗制度,開始鑄造一種標準的“四銖半兩”,錢重四銖,約為秦半兩的一半,文字為小篆,但已有了隸書的味道。

  四銖半兩因形制規整,具有穩定貨幣經濟的作用;再加上當時國家穩定,因此大量鑄行。如今漢初貴族的墓葬中有時一次就能出土上萬枚。

  漢武帝開始嘗試貨幣改革,起初想推行三銖錢,但可能因面值太小不久就廢止了,于是就有了貨幣史上的另一杰作——五銖。

圖1:秦半兩 拍賣價:1.05萬元(華夏古泉網 2012-03-26)

  五銖:流傳時間最長的古錢幣

  五銖錢從漢武帝元狩五年開始鑄行,到唐高祖武德四年退出流通領域,經歷了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共七百多年,是流通時間最長的古錢幣。

  五銖錢也被視為最成功的錢幣之一。史學家說它輕重適宜。在它之前的錢幣,重的如齊刀在四十克以上,輕的如漢的莢錢,不到一克。標準五銖四克重,方便流通。因此在唐武德四年廢止五銖以后,新錢的大小輕重,仍以五銖錢為標準。這個標準也適用于外國,希臘古代貨幣德拉克馬,輕重有不同,但最通行的也是四克。

  五銖錢的形制也是一種進步。它具有外郭,外郭同文字一樣高低,可以保護錢文不被磨損。自采用五銖后,外郭的形制就穩定下來。歐洲錢幣在這方面一直處于落后狀態。

  五銖錢的種類實在太多,單漢武帝時就有多種,因初期鑄造權不專由政府,而是各郡國都可以鑄造。五銖錢中發現極少數平背的,以及外郭不整齊的,都可以看作元狩五銖,即最早的五銖;有些異常精整而郭紋很細的,也許就是正宗官府所鑄的赤側五銖。武帝以后的五銖,只有漢宣帝五銖可以辨別,因為有幾種錢范留下來,上有宣帝年號。五銖錢的斷代問題,至今仍是錢幣學的一個研究課題。

  五銖錢興于漢、盛于漢,以至后人把它作為漢朝的標志,唐代詩人劉禹錫贊劉備:“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就是指劉備興復漢世。

  五銖錢鑄造精美,鑄行量很大(這是王朝興盛的標志),在中國古錢幣史上的地位顯赫,但因為存世量太大,目前市場價格不高,人人可以把玩;倒是后來王莽所鑄錢幣,目前較受市場熱捧。

圖2:五銖合背逆背 拍賣價:2100元(華夏古泉網 2014-01-10)

  六泉十布:精美的“虛值”錢幣

  西漢末年,王莽創立新朝;稱帝不足二十年,卻進行了四次貨幣改革,且每次變革都是顛覆性的。在方孔圓錢已一統天下之際,王莽興復古之風,再次推行刀幣、布幣。他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從錢幣的形制到鑄造工藝,都有創新。幣制改革雖備受抨擊,但從錢幣收藏角度看,這個時期的錢幣美品、珍品頻出,被視作錢幣鑄造的第一個巔峰。

  王莽第一次幣制改革是推出大泉五十、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三種貨幣,與漢五銖并行。大泉五十當五銖五十枚,契刀五百當五銖五百枚,一刀平五千當五銖五千枚。

  一刀平五千像個鑰匙,把手上刻有“一刀”二字,填上黃金(錯金),刀身有“平五千”三字,它還有個詩意的名字,叫金錯刀。東漢張衡有詩:“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金錯刀雖好,但推行不易。古時錢幣價值與金屬的實際價值關聯。一枚金錯刀換五千枚五銖,哪個百姓愿意?加上漢代皇帝姓劉(劉),含金、刀等部分,于是廢止了金錯刀和契刀,五銖也不要了(它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漢朝)。

  第二次貨幣改革推出大泉五十和小泉直一兩種,方孔圓錢,鑄造精美,鑄造量較大,存世多見。

  第三次貨幣改革,也是最復雜的一次,即發行“六泉十布”:

  “六泉”是六種圓形方孔錢,從一、一十到五十,共六種,分別叫: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和大泉五十,除直一和五十,其他存世都很少。

  “十布”則從“小布一百”起,有幺布二百、幼布三百……直至“大布黃千”,共十種。“十布”形制仿楚布,鑄造精美,歷來為藏家追逐的熱點。

  最后一次貨幣改革是發行貨布和布泉。布泉和五銖重量接近,一枚貨布可換二十五枚布泉。這是歷次改革中最“靠譜”的一次,因此直到東漢初期貨泉還在流行。

  圖3:從左至右,第一行: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和大泉五十; 第二行: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 第三行:中布六百、壯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黃千

  [鏈接一] 秦漢錢幣中的名譽品

  1、特大型半兩權錢

  權錢又稱法錢,主要用以衡量所鑄錢幣重量。據考古資料載:陜西西漢王許墓中曾出土兩枚大型半兩錢,重80克,顯然不是日常流通貨幣。按西漢衡制,其重剛好是二十五枚法定四銖半兩錢的重量,被定為法錢;四銖半兩錢每百枚重約268克左右,每枚量2.68克,曾發現超大型厚重之大半兩,其重量達57.8克,相當于二十枚四銖半兩,極有可能是當時作為權衡四銖半兩重量之用的權錢。后又出土大型半兩錢,形制若秦半兩,重量相當于若干枚秦半兩,也被推斷為秦半兩權錢。

  近年拍賣前三名:   

近年拍賣前三名數據
圖4:兩枚半兩權錢 拍賣價均為17.92萬元(中國嘉德 2010-11-15)

  2、壯泉四十

  新莽“六泉”歷來是藏家追逐的熱點,壯泉四十是六泉中的最為難得的品種,曾被列為古錢“五十名珍”,目前市場價格在十萬元左右。

  近年拍賣前三名:

近年拍賣前三名數據
圖5:壯泉四十 拍賣價:17.745萬元(華夏古泉網 2012-01-04)3、第布八百

  3、第布八百

  第布八百是十布中最為少見的品種,目前市場價格在十萬元左右。

  近年拍賣前三名:

近年拍賣前三名數據
圖6:第布八百 拍賣價:16.8萬元 (華夏古泉網 2013-04-23 )

  [鏈接二] 大眾收藏秦漢熱門幣種

  1、秦半兩

  秦半兩存世較多,文字古拙,輕重懸殊,幾乎枚枚不重樣,其收藏價值主要與文字風格和重量有關:文字較為飄逸古樸的價格較高,較為規整的價格稍低;重量也是重要指標,一般十克以下的價格在幾百元左右,十到十五克的價格在千元左右,十五克以上稀見,價格在三千至數萬元不等。

圖7:半兩 拍賣價:7420元(華夏古泉網 2013-7-3)

  2、契刀五百

  契刀五百是王莽第一次幣制改革時推出的,形制由方孔的刀環和刀身組成,刀環有“契刀”兩個字,橫列方孔兩側,刀身銘“五百”二字。存世較少,但比一刀平五千要多,美品價格在萬元左右,極美品也有過十萬的。

圖8:契刀五百 拍賣價:2.835萬元 (華夏古泉網 2011-06-20)

  3、貨布

  貨布可能是古錢中最美的貨幣之一,錢文采用懸針篆,字腳像針一樣,肩寬和腿長據說為黃金分割的比例,看起來造型優美。貨布的發行量很大,至今仍常有出土,但美女誰不愛,因此價格一路攀升,品相極美的單枚已有了過兩千的價格。

圖9:貨布三枚拍賣價:9240元 (華夏古泉網 2012-02-27)

  秦漢錢幣的熱門品種遠不止以上三種。其實,像新莽“十布”,一直都是藏家追逐的熱點;集齊“六泉十布”,更是收藏者的夢想。對于入門者而言,新莽錢幣中的大布黃千、貨布,鑄造精美,價位不高,也是不可或缺的藏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古代的銅錢,為何都是外圓內方?暗藏古人的大智慧!
追根溯源“孔方兄”| 早期方孔圓錢大全
銅錢為何稱“孔方兄”
古錢幣準確預言明清滅亡之謎
錢幣收藏知識:古錢幣的9種叫法
212:古代的錢幣為什么是“外圓內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论坛| 南投市| 兴和县| 勐海县| 平遥县| 新兴县| 忻州市| 大田县| 故城县| 广德县| 龙山县| 澄城县| 萨迦县| 突泉县| 贵南县| 水富县| 琼海市| 丰顺县| 宁晋县| 玉环县| 子洲县| 嘉荫县| 兴隆县| 康定县| 镇雄县| 外汇| 兴宁市| 洪江市| 宁阳县| 古田县| 陵川县| 应用必备| 黔西县| 雷州市| 海盐县| 东光县| 五华县| 葫芦岛市| 兴山县| 安达市| 页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