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正格八字取格
八字到手,先判分出正奇格類別后,確認是正格一類八字時,再從月令中取格。正格八字,必須從月令中取格,這是為什么?
月令,掌管著一年四季氣候變化權,主管著十二個月份五行氣和質的旺衰、強弱。所以,月令號稱八字提綱、綱領。穿衣提領,論八字就得從綱領著手。換句話說,在八個字當中,因為月令是掌權者,它的五行之氣就最強、它的五行質量就最大,它是八字天地旺氣、旺勢。自然界尊循強者,強者自然就能為王,因此取格就得從月令中取。惟有強者才能統領八字,才可立起八字命運框架之格。
多亮命理認為,正格八字,可把格與用神兩分開,各論各。即格就是格,用神就是用神,兩者不混為一談。這與《三命通會》、《子平真詮》等古老的取格就是在取用神之論不同。為什么,能否這樣立論呢?多亮認為,只要清楚了格與用神兩分開,各是各,各有各的作用、涵義,就完全可行。
格與用神兩分開,各論各,能讓人一下子就能明確格的作用是什么,用神是什么作用。格者,一是格神體系代表著八字主導氣勢、力量;二者以八字主導氣勢、力量取格,以格區分正格八字種類,就最能突現格的意義。
用神者,是八字必須要用、最需要用之神,他關系到了整個八字格局成敗龍頭地位、作用。換句話說,能力挽狂瀾,使八字格局能成、或有趨成之者,就是用神。
除此之外,還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一、格與用神兩分開論之,可還原正格八字陰陽五行有序旺衰平衡的本來面目。即還原正格八字貴在中和、中庸之道這一大法則。
格用不分開,學習者很容易進入誤區,認為陰陽五行旺衰平衡,不是格局論命需要的東西。其實,正格八字陰陽五行有序旺衰平衡,才是八字靈魂。取格論格局成敗法,只是論命的具體方法、步驟。是為了更好地、有步驟、程序化的,論其有序旺衰平衡。所以,格與用兩分開論,就能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就拿正格中印格來說,《三命通會》、《子平真詮》取印格,印就是用神。不管日主旺衰,這個印始終就是用神。按現代人的思維論,身弱了就需要印生身,印為用神,還好理解。但身本來就很強旺,印生身就已大忌了,這印怎還是用神呢?顧名思義,用神就是要用、最需要用的意思。身那么的旺,還需要印來生嗎?所以,取格就是取用神,應該不合乎用神一詞之義。由此就很容易讓學習者產生混亂思維。若把格與用神兩分開,各論各,就能解決了這一混亂問題。
當今格局法論命,又出現了什么格局用神、平衡用神、調候用神等論。如果格與用神兩分開,各論各,就能解決、統一了這些混亂的局面。而且能把格局與平衡、調候有機的化繁就簡融為一體。
二、格與用神兩分開,各論各,最能體現出民主論命思想,能緊跟人類社會發展思維,也合乎八字自然之道。
日元者,八字天下的中心、向心處;格者,八字天下固有的社會重要結構;用神者,治理國家的總統、主席所代表的政府力量。誰有能力治理、改造好,讓這個國家更加興旺發達,誰就當總統、主席。所以,在八字中,誰對格局成敗起著最關鍵性的作用,誰就是用神。這就是民主論命法。
古代命理法,格就是用神論,體現的是封建忠君思想。格神本來很強旺,就已對命局起壞作用了,這時你還認為它還是用神。這就如一個無能的昏庸皇帝,你一直還讓他繼續當皇帝,永遠維護著他,這就是愚忠了。因此,這種封建忠君命理法,在古代是合乎時代思想的,但現在就需要改革了。
總之,正格八字天下,就是人人的天下,而非旺氣強勢皇帝家的天下。因此強者宜抑制、弱者宜生扶,必須打破壟斷,就最民主、公平。誰能擔當民主、公平大任者,誰就是用神。換言之,格者,只是八字天下的一種重要勢力,重要勢力有利八字整體天下,用神就可維護他,或可讓他擔當用神大任。重要勢力太過與不及,不利八字整體天下平衡、和諧,用神就可給予有序的抑制、生扶幫助。
以《三命通會》為代表的取格法,取格就是在取用神,因此專取月令財官印食、傷官七殺六格。劫比祿刃是不能入其正格的,只能歸入外格。但多亮八字命理認為,格與用神兩分開,各論各,十神就無貴賤等級,一律是平等關系,它們都是八字共同體中一元,只是各自性質不同,分工作用體現不同,所以必須得公平對待。而且,月令又是統領八字天地旺氣、旺勢者,因此月令不論是何十神,都有權力主導其氣勢,可為其正格中一格。
所以,多亮命理,可把正格八字由《三命通會》為代表的六格,擴展到十格。即正官格,偏官格,正印格,偏印格,正財格,偏財格,食神格,傷官格,祿刃格,劫比格。
積古今所論,正格八字取格,須從月令上取,這已是千年共識。但是,在具體取格方面,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至今仍有些分歧,我們必須理清。
一是月令藏干不一,有本氣、中氣、余氣之別,應該取誰?
二是月令中物,有余氣透天而本氣不透之別,應該取透天者還是取月令本氣為格呢?
三是月令中物都透,如何取格?
四是月令本氣、中氣、余氣都不透天,而與月令同五行異性者透天,是取透天者呢,還是取月令本氣為格呢?
五是月令逢上三六合、三會局,應該如何取格?
六是月令藏干(又稱人元)得氣有深淺的問題,如何處理這一問題?
七是古人有云“有殺先論殺”,這與月令取格又該如何處理?
對于上述問題,《子平真詮》就最有代表性,通看全書,他以月令本氣取格,同時也有用神變化的說論。多亮命理認為,就比較合理、比較正確。但是,因為《子平真詮》格與用神不分。因此就使這一正確的法理,不能明確的突現,原有的分歧就仍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這也是導致了現在研究者,在這一方面思想混亂的根源。當然了,也不排除一些人,為了達到標新立異的目標,在取格方面,反《子平真詮》而行者,也會有之。例如專以月令人元用事取格說,立格立局說,基本上就無多少道理。
格與用神不分,不能明確定義取格與取用神的單一純粹性。取格,到底代表著正格八字的月令提綱主氣、旺勢,還是只為了取其月令旺氣財官印食殺傷為用神呢?
1、取格,若說只是為了標明、突出月令提綱的主氣、旺勢,也是正格八字分類定性的標志。那月令建祿、陽刃、比肩、劫財不能取格,就不合理。因為,只要是當令者,主氣、旺勢就存在。因此月令建祿、陽刃、比肩、劫財就必須取格。
2、取格,若說只是為了專取用神,那建祿、陽刃、月劫、月比,月令無用神,難道說這類八字就無富貴命?又說,建祿、月刃、月劫、月比,月令無用神,可到別處求用神,別處有用神,也能構成富貴格。這是不是又說明了其它八字用神,也可在別處取呢?
所以說,這種格與用神不分,取格與取用神的法理,就很矛盾,極不合理,需要改革。
1、月令人元用事,到底有多少道理?
從古到今提到、論述劃分月令人元用事理論者多,但涉及到實例證明者就極少。偶爾舉出一兩個特別的例子,這說明了什么問題,能證明就是通用的定律嗎?
2、要說月令人元用事有道理、也重要,那奇格到底以八字整體大氣勢論命呢,還是以月令人元用事定論呢?但關于奇格八字,諸如炎上格、從兒格等等,從古到今就沒看到、涉及到月令人元用事的論述。正格用、奇格不用,又說明了什么?建祿、陽刃八字,所用者官殺財食傷,在月令中一點氣都無,又怎么出現富貴格的?
所以,這個問題若不徹底解決,就極大地影響到了取格的正確性。多亮命理,在多亮博客所有命例分析中,就從未提及過月令人元用事這一問題。原因很簡單,就是準確性極低極低,在取格時,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醉醒子曰:時行物生,天道之常,一歲之中雖有進退,四時之內本無輕重,故以金木水火分旺四時,各得七十二日。土旺四季,各有十八日,共三百六十日,乃成歲焉。立春之后,則用陽木三十六日,艮土分野,丙戊長生。驚蟄后六日,則用陰木三十六日,癸水寄生。清明后十二日,則用戊土十八日,陽水歸庫,陰水返魂,夏秋冬亦如此。淵源淵海則以立春之后己土余氣幾日,艮土分野幾日,丙戊長生,先后各得幾日。卯月癸水寄生幾日,辰月陽水歸庫,陰水返魂,亦各幾日。殊不思丑月之用既足,春后又何余哉。分野者,聚一方之旺氣,長生者,歸母成孕,先后者,蓋有寅而后生丙,有丙而后戊生,寄生者,徒有虛名,乃無實位。歸庫者絕其生氣而收藏,返魂者,續其死氣而變化。此五行生死進退之玄機,豈可以幾日為限哉?且春之用木水,秋之用金,固一定之理也。若雜揉寓處之神占用幾日,則本宮主氣之數未嘗不缺而虧矣,則何以見春木夏火,一氣流行,各旺七十二日之數耶。以四季配五行之用,乃主有納客之數,客無勝主之理,但主氣之司權自有初中末三氣之淺深,用之者特宜較量輕重言耳,又豈可以三五七日為限哉?其說足以破淵源之誤,又支中所藏止以月論,年日時不論,人命重提綱,厥有旨哉。
由上論述,多亮命理,在正格八字取格上,基本上尊循《子平真詮》取月令本氣為格的觀點。因為月令本氣就最有資格代表一個八字的格,他是八字主氣、強勢所在。不過,事物有時也存在著變化,凡事都有例外的可能性存在。因此,在取格方面,月令中氣、余氣透天,若氣勢比較強大者,也需要考慮取格。
但多亮命理,始終堅持格與用神兩分論,各是各。格者,一就是一個正格八字的分類,可有了名稱;二者最重要,能清楚格所代表的就是八字天下旺氣、旺勢所在,這樣就夠了。至于用神問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取格不涉及,與取格不攪在一起。
“有殺先論殺”的問題,一但格與用神兩分開,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只是涉及到了取用神、論格局成敗時,一定會涉及到的,就到相關章節再述了。
另外,關于月令逢上三六合、會局問題,因為五行是多維性質,有能不能因為三六合、會局的關系,使月令氣勢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所以取格,就需要辯證法論了,需要按變化后的結果定格。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到另一節再專門論述。
子—癸;丑—癸己辛;寅—戊甲丙;卯—乙;辰—乙戊癸;巳—丙戊庚;
午—丁己;未—丁己乙;申—戊庚壬;酉—辛;戌—戊辛丁;亥—壬甲。
1、子
癸
2、辰
戊
乙
癸
3、寅
甲
丙
戊
地支藏干記憶歌:
子宮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
寅宮甲木兼丙戊,卯宮乙木單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從。
午宮丁火并己土,未宮乙己丁共宗。
申位庚金壬水戊,酉宮辛字獨豐隆。
戌宮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宗。
地支藏干,古代稱其人元。即天、地、人三才來源之義。天干為天元、地支為地元、地支所藏之干為人元。地支藏干有主氣、中氣、余氣之分。主氣者,又可稱本氣。
月令本氣者,即子月令中癸,丑月令中己,寅月令中甲,卯月令中乙,辰月令中戊,巳月令中丙,午月令中丁,未月令中己,申月令中庚,酉月令中辛,戌月令中戊,亥月令中壬。不管月令本氣透不透干,都得取格。但月令中氣、余氣透天過強、或有月令逢三六合、三會局者,另作處理,這里不包括。
1、例如女命戊子
2、例如壬戌
3、例如庚戌
4、例如辛酉
5、例如甲子丙寅 戊辰 壬子,月令寅中甲丙戊都透,但甲木是寅的本氣,就可取其七殺格。而不能取印格。
6、例如乙酉
在取格即專分八字種類方面論,這只是個名稱,月令本氣透與不透,就沒什么關系。但是,在論格局成敗時,格神透與不透,有時區別就很大。因為月令主氣,性質、力量強大,如果出天就能為王,作用力就更強大。所以,凡是大富貴的大格局,格神都是出天的,特別是官殺印財食傷。當然,這個就關系到了格局成敗問題,以及格局成之大小、高低的問題,會到相關章節專門論述。這里簡單說明一下,目的是讓學習者,在取格時必須清楚這一問題。但是,僅取格而論,月令本氣透與不透,都得取格。
例如毛澤東主席命造癸巳 甲子 丁酉 甲辰,子水當令,子中獨藏癸,癸透與不透,都得取七殺格。但是,癸透與不透,在論格局成敗,格局成之大小、高低時,關系就非同小可了。
例如1918年女命戊午甲子 丁酉 甲辰,這八字,也是子水當令,癸水透與不透,都得取其七殺格。但在論格局成敗,格局成之大小、高低時,與毛主席的八字比,就年柱兩字之差,單憑癸水七殺不透,格局就差多了、低了很多。一生只要能達到縣處級的同等待遇就不錯了。而且這個癸不透,就不是真正的官權貴命,只能文化名貴。
所以,格神透與不透,會直截關系到格局的成敗與高低。但取格時,格神透與不透,必須取格。
關于中氣、余氣以及三六合會局取格,就比較復雜,因為這涉及到了力量變化問題。因此,需要辯證法辯論之后定性取其何格。
《子平真詮》在用神變化中所論:即以寅論,甲為本主,如郡之有府,丙其長生,如郡之有同知,戊亦長生,如郡之有通判;假使寅月為提,不透甲而透丙,則如知府不臨郡,而同知得以作主。此變化之由也。
但多亮命理認為,所透者中氣、余氣,只要旺而有力、有氣勢,方可代表月令旺氣,就可取格。
1、例如壬戌
2、例如甲辰乙亥 辛卯 丁酉,亥月令中本氣是壬水,但不透,而余氣甲木透,地支又有亥卯半三合木局。因此這八字就可取正財格,而不取傷官格。
3、例如丁卯
例如丁卯
1、例如甲子
2、例如己亥
3、例如甲寅戊辰 丁卯 癸卯,寅卯辰三會木局,還多一卯,甲木又透天,木就很強旺,似乎可取正印格。然而,五行是多維性質,加上月令的特別性質,既就是木有局而強旺,把月令辰土會入了木局,也不能取印格。因為月令的性質仍然存在,只是力量受到了限制。
但是,在論格局成敗時,必須清楚這一點。三會局甲木印又透,木克土十分嚴重,印就破了傷官,須作破格論命。
月令六合,如子月年或日見丑合子水者就是。月令六合,對取格影響不大,但偶爾也會有之,因此在取格時也需要注意。如巳申合、卯戌合,基本上就不用考慮,因為是克合的關系,是不容易合化月令的。但要注意是的子丑合、寅亥合、辰酉合、午未合,這四種六合,就很容易化合了一方。因為子丑合是克合關系,除它就是生合關系。
1、例如1949年女命己丑丙子 乙未 丙戌,月令雖然是子水,但四柱除月令子水和日干乙木外,全是火土,因此子丑必合,而且能合而化土。所以,這八字丑一合子,不但不能取印格,而且這八字就變成了奇格中假從財格。
命主的現實,出生后第一步運丁丑,不但不壞,反而就很好。這步運中父親當了官,本人成長也順吉,福祿也挺好。后面行運都沒什么不如意的。尤其是晚年壬午、癸未運,擁有了富貴檔次的財富,資產都近億元了。
3、例如癸酉丙辰 丙午 戊戌,辰酉本可合化金,但辰有午火生,這個辰酉合就只合不化。因此還得取月令本氣為格,即食神格。
又如癸酉 丙辰 丙申 庚寅,天干丙火有癸水約制,寅有申沖,辰土無生助,辰酉就能合化金,天干還透庚金。這八字又不能成奇格,因此就得取財格,而不取食神格。
由前面論述所知,多亮命理,祿刃劫比都可取格。而且都可歸入正格。因為我們取格只是取格,而非取用神。月令旺氣、旺勢,就能主導其八字主氣、主勢,必能成為一格。
凡是建祿、月刃都可取格,統稱祿刃格。只是陰日干無陽刃有建祿,陰日干的帝旺,可歸到劫比格中。
1、例如《子平真詮》建祿月劫章節中張都統命甲子、丙子、癸丑、壬辰。子月令,子是日主癸水之祿,不管癸透與不透,就可取建祿格。建祿格身強旺,用傷官生財,命局傷官、財星不夠力量,妙在運行一路木火,助其傷官財星喜用神,因此就成格局而貴。
2、例如《子平真詮》論陽刃章節中一丞相命己酉、丙子、壬寅、丙午。子月令,子是日主壬水陽刃,不管癸透與不透,都得取陽刃格。陽刃格身強旺,用神就是官星,官弱就喜財生之有力,因此成格局而大貴。
3、例如《子平真詮》論陽刃章節中又一丞相命辛酉、甲午、丙申、壬辰。午月令,午是日主丙火陽刃,就是月刃格。陽刃格可駕殺,但殺有財生太重,就喜印透又與殺兩不礙,因此就成格局大貴。
4、例如清乾隆皇帝命辛卯丁酉 庚午 丙子。酉月令,酉是日主庚金的陽刃,就是月刃格。但月刃能駕殺、官制劫太重,就喜地支子沖制其午、酉沖制其卯木,加上子午卯酉四沖局,格局大成就大貴。
5、例如1918年男命戊午乙卯 甲子 丙寅,卯月令,卯是日主甲木陽刃,就取月刃格或稱陽刃格。月刃身強旺,用神必是食神、喜生財。食神有力、財有力,因此格局成,前半生又行幾十年火運,因此就貴達省部級。
例如1918年男命戊午乙卯 甲寅 甲子,也是卯月令,卯是日主甲木陽刃,就取月刃格或稱陽刃格。但這一命天干不見食傷化劫生財,財反被克,此造就比前造差多了。用神只在一午火,前面也行的同是火運,但命主現實只是一個有文化的地方小名人,解放后最高職位,也只是師范學校的一位老師。
1、例如《滴天髓任氏評注》中董中堂造庚申庚辰 戊辰 戊午,辰當令,辰中本氣戊兩透,因為月令取格,突出的是月令旺氣、旺勢,而非在取用神,因此就可取其劫比格。
2、、例如丙申
劫比格,身強旺,當取用神傷官泄秀。然而辛被丙合,無財救傷官,就是敗格八字,必是常人命。這樣論其格局成敗,并無什么不妥,雖與《三命通會》、《子平真詮》取格理法不同,但論命結果就是一致的了。
如子月令中癸不透,但與癸水同五行的異性壬水透,是取月令本氣為格呢,還是取月令本氣異性兄弟為格呢?兄弟本是一家,兄可代弟、弟可代兄理事,出天者就是代兄弟出頭理事,因此也可取格。
1、例如庚寅
2、例如壬子
3、例如壬子、丙午、壬申、癸卯,午月令中丁不透,但丁的兄弟丙坐午上,直截代兄弟出頭理事,就取丙火偏財格。
4、例如癸卯 癸亥 己未 丙寅,亥當令,亥中壬不透,而且還有亥卯未三合木局。但是,木合局雖有力量卻不出天理事,而壬水的兄弟癸兩透,兄弟代月令出天理事,就得取偏財格,而不取官殺格。
1、例如彭德懷元帥命造戊戌壬戌 庚申 丙戌,涉及到了“有殺先論殺”的問題,是取七殺格呢,還是取偏印格呢?多亮命理認為,取格突出的是月令旺氣、旺勢,而非在取用神,因此就不能取七殺格,月令本氣戊透,就得取偏印格。
但是,身強旺的印格,七殺可取為用神,就作偏印格用殺論。身強旺,只要殺印兩不礙就成格局。這樣取格與取用神分開論,就巧妙地解決了取格與“有殺先論殺”的問題,在取格時突出月令的性質就行,不必涉及七殺。但在論取用神、論格局敗時再論七殺,這樣就巧妙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2、例如甲辰丁丑 辛巳 己亥,丑月令中己土透,但又見了丁火七殺。取格是為了取月令旺氣,因此就取偏印格,不可取七殺格。但在論格局成敗、取用神時,就可涉及到七殺。雖是印格,但身不夠旺,還見了財星、又是季冬,因此就可用偏官丁火。
總之,印為格、殺為用神,就兩分明,論命既合理,也處理了七殺問題。
八字結構錯綜復雜者,必須按命理學辯證法論之,合理的取其格。
1、例如丁巳癸丑 丁卯 己酉,丑月令中本氣己透、余氣癸透,又有巳酉丑三合金局,還有七殺呢,如此錯綜復雜的結構,應該取什么格呢?
首先須知,五行是多維性質,不能因為三合局,就把丑這個月令的作用全變成金,加上丑中己癸兩透,丑就更不可能全變金了。因此取格時,可排除巳酉丑三合局。癸與己兩者,癸雖然是七殺,雖有“有殺先論殺”之說呢,但多亮命理取格并非在取用神,當然就得優先取月令本氣為格了。所以,這八字就是食神格。
至于七殺如何處置呢?酉卯財沖印、癸水七殺克身為忌,用食神制殺可成格局,因此最喜行火運強身固本、生扶食神。這八字,格神與用神就重疊了,但沒關系,這不影響正確論命。可在取格時,先不考慮用神,按原則取格就是了。
2、例如癸丑
按說有亥卯半合局、甲木又透,就可取正印格。但癸水兩透,就有兄弟代月令出天理事象,又是七殺,因此就取七殺格合理。
3、例如庚寅
我們已知,取格就是取格,非在取用神,取的是月令旺氣、旺勢。因此就可取劫財格,而不取傷官格。身旺劫財重,用神就是傷官,天干不透傷官或食神,劫財破財,這八字就是破格。格是格、用神是用神,理就能夠兩分明。
4、例如己亥
亥子水多,寅亥合而不化。寅中本氣甲丙兩透,但甲木是本氣、丙是中氣,就得取建祿格,不可取食神格。但建祿印重身又旺,用神就是食神,用食神可泄秀。這樣就巧妙的解決了取格與取用神的問題。
5、例如1947年男命丁亥丁未 己丑 乙亥,未月令中丁己乙都透,本氣是日主己土,中氣丁火又兩透,余氣乙木又得亥未之拱。按多亮命理劫比是可取格的,但是,未月炎燥,丁火又兩透,丁火氣勢就比較強。所以,就取偏印格,而不取劫比格、偏官格。
偏印格、身又旺,足可用偏官。偏官得財生之有力,印與偏官兩不礙,各主其作用,因此格局就可成。運就最喜水木、忌火運。命主現實,出生農家,早年火運家庭貧農,就有資格參軍,但因為行運不好,就在部隊沒有混上官職。轉業到地方,在甲辰運漸漸就發達有了官當,癸卯、壬寅兩運,官職直線上升,到達正廳級位置上,在辛丑運的2003年才退休。
這一例,也是巧妙的解決了取格與取用神的問題。如果格與用神兩不分,取格就是取用神,這八字取格的理論,要講述清楚,就有些費勁、繞彎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