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報表又稱財務報表,它是企業或其他經濟實體向外界傳遞會計信息的主要手段。企業通過編制會計報表,可以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以書面的形式提供給社會各有關方面。
閱讀會計報表如果不運用分析技巧,不借助分析工具,只是簡單地瀏覽表面數字,那就難以獲取有用的信息,有時甚至還會被會計數據引入岐途,被表面假象所蒙蔽。為了使報表使用者正確揭示各種會計數據之間存在的關系,為了能全面反映企業經營成績和財務狀況,西方發達國家在財務管理的實踐中發展了四類財務報表的分析技巧供人們靈活運用。其中包括:橫向分析、縱向分析,趨勢百分率分析和財務比率分析。
(1)橫向分析的前提,就是采用前后期對比的方式編制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即將企業連續兩年的會計數據并行排列在一起,并增設“絕對金額增減”和“百分率增減”兩欄,編制出比較財務報表,以揭示各會計項目在這段時期內所發生的絕對金額變化和百分率變化的情況。
(2)縱向分析是同一年度會計報表各項目之間的比率分析。縱向分析也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采用“百分率”或“可比性”形式編制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即將會計報表中的某一重要項目的數據作為100%,然后將會計報表中的其余項目的余額都以這個重要項目的百分率的形式做縱向排列,從而揭示出各個會計項目的數據在企業財務中的相對意義。采用這種形式編制的會計報表使得在兩家規模不同的企業之間進行經營和財務狀況的比較成為可能。
(3)會計報表的趨勢百分率分析,看上去也是一種橫向百分率分析,但它不同于橫向分析中對增減情況百分率的揭示。區別就在于前者不采用環比的方式,而是將連續多年的會計報表中的某些重要項目的數據集中在一起,同基年的相應數據百分率比較。這種報表分析技巧對于揭示企業在若干年內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的變化趨勢特別有用。
(4)財務比率分析,是指通過將兩個有關的會計項目數據相除而得到各種財務比率來揭示同一張會計報表中不同項目之間或不同會計之間所存在的邏輯關系的一種分析技巧。
當然,單單是計算各種財務比率,其作用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應將計算出來的財務比率作出比較分析,以幫助企業的經營者、投資者以及其他有關人員正確評估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及時調整投資結構和經營決策,并對未來作出科學的規劃。財務比率分析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它使得各個不同規模的企業的會計數據所傳遞的經濟信息單位化或標準化。財務比率分析根據其考核的范圍和分析的重點不同,大致可分為四個大類:流動性分析,財務結構分析,資產利用及贏利性分析,股利、股票市價等指標有關的股票投資收益狀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