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模型,但好的經驗值得任何模型借鑒。
面對重要的企業決策、日益復雜的經營環境,管理人和財務需要提供更完整、更系統的定量數據分析報告來客觀評價企業財務績效、投資收益、決策風險等。一個優秀的企業能讓投資人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情況進行預測,而展現這種預見性的最佳方式就是一個成熟的財務模型。
(一)為什么要建立財務模型
1定義
財務模型就是將企業的各種信息按照價值創造的主線進行分類、整理和鏈接,以完成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分析、預測和評估等功能。
在實際操作中,常利用EXCEL將我們對公司經營活動、融資活動和投資活動的各種假定通過各種會計關系轉化為對公司的三張財務報表預測和估值結果。
2功能
分析:幫助我們分析公司歷史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
預測:找到公司價值的關鍵驅動因素,建立假設前提,預測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
估值:在業績預測的基礎上,運用多種方法對公司進行價值評估。
監控和反饋:對公司進行持續的跟蹤,不斷修正我們的驅動因素和假設條件,使對公司的分析、預測與評估更接近實際情況。
3優點
嚴謹、全面、定量化、糾錯。
4缺點
耗時費力。
(二)財務模型的結構
1財務模型通常包括三個部分:
假設:包括經營活動假設、營運資金假設、資本性投資假設、資本結構假設(如債務和股本)等。
財務報表及預測:包括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
估值:可以納入各類估值模型,包括DCF、DDM等。
2財務模型通常包括輸入單元(單元中的數據是直接輸入的)和公式單元(單元中的數據是在其他單元基礎上計算得到的)。
通常,將輸入單元中的數字變為藍色以示區別。
3完整性、前后有邏輯性、相互具有勾稽關系。
(三)財務模型的建立和完善
(四)財務模型建立的步驟——非金融性企業
1營業收入預測
收入的構成因行業不同而存在很大差異:收入增長率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對于多種產品或業務,需要進行分拆預測。
需將有關預測與行業預測和對手的情況進行比較。
如果預測高于行業增長,應分析公司的策略、能力和競爭情況是否支持。
預測時需考慮行業歷史上的周期性波動。
不同行業的收入預測方法
制造業和汽車業=目標市場規模*普及率*市場份額*價格
電信業=目標市場規模*普及率*市場份額*使用時間*費率
航空、鋼鐵、造紙和電力行業=生產能力*能力利用比例*價格
采礦業和石油業=資源儲量*開采能力*開采比例*價格
零售業=經濟增長*前一年度銷售數量*價格
2營業成本預測
兩種預測方法:
(1)假定成本項目(不包括利息和折舊)為公司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即預先設定毛利率水平,基于該假定公司的各項成本將隨收入的增長而增長。成本在業務或產品間不易歸集的行業,如零售業、交通運輸業。
(2)將成本構成分拆,分別預測各組成部分的值,然后加總。需要了解物料配比、預測投入品價格。制造業適用:
鋼鐵:分拆為鐵礦石、焦炭、燃動力、人工、折舊、制造費用
化工:基礎原料、燃動力、人工、折舊、制造費用
電解鋁:氧化鋁、燃動力、人工、折舊、制造費用
造紙:紙漿、化工輔料、人工、折舊、制造費用
3費用及稅金預測
營業稅金及附加:企業在銷售基礎上按比例繳納的稅金及附加的費用。
銷售費用:與銷售活動相關的費用,包括廣告費、包裝費、運輸費等。
管理費用:管理人員薪酬、業務招待費、計入管理費用的稅費(如房產稅、車船使用費、土地使用稅和印花稅等),辦公大樓的折舊。
財務費用:在籌資活動中預測。
所得稅:假定一個有效稅率。
少數股東損益:根據企業情況,假定一個少數股東損益/凈利潤的比例。
4營運資金預測
營運資金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中的各類應收付項、預收預付項和存貨等。
假定周轉率或周轉天數,進行預測。
假定占營業收入的一定比例,進行預測。
主要考慮因素:
公司歷史財務比率變動趨勢。
行業平均水平。
咨詢公司管理層和財務部門的看法。
營運資金的預測誤差,對FCF估值結果影響比較大。
5最低現金余額假設
最低現金余額的設定有很大的主觀性。從長期看,由于現金不足會通過循環貸款增加而解決,而現金剩余會自動增加現金余額,該假設對估值的影響較小。
現金轉換周期(CCC)=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應付賬款周轉天數。
6資本支出預測
(1)預測公司的資本支出比較困難,通常從以下角度進行考慮:
固定資產周轉率。
公司歷史數據,如銷售收入/累計資本性投資,銷售收入的增長/資本性投資的增長。
了解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擴張計劃,咨詢管理層的投資思路。
行業平均水平,如每單位生產能力/累計的資本性投資,累計資本性投資。
(2)在資本性投資假設的基礎上,可根據公司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攤銷政策,計算各年的折舊和攤銷。
7融資預測
預測公司的融資規模和融資方式,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了解公司的目標資本結構與當前的資本結構,主要看資本負債率。
(2)了解公司的資本支出計劃,以及公司為支持資本開支如何籌集資金。
(3)利用循環貸款的計算,估計公司的融資需求。
(4)通常不對股權融資的具體細節進行任何假定,因為無法預計可能的發行價格等,但是若公司已發布股權融資計劃,則可納入預測。
(5)在融資預測基礎上,可以計算公司的利息支出,同時需要根據公司資本支出項目的進展,測算需要資本化的利息。
8現金流量表預測
采用間接法,從凈利潤開始,逐漸加上或扣除一些非現金項目,計算經營性現金流,再加上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現金流,得出本期現金凈變動。
(五)模型的檢驗
財務模型制作完畢后,必須對其進行是否正確進行檢測。
檢測方法:將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總額與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和相減,如結果不等于0,則模型不正確。
常見問題:未將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變動響應地反映在現金流量表的不同部分;
未能將非現金的項目在現金流量表中扣除或加回。
完整模型的演習需要:
明確的假設前提。
預測三大報表。
形成最終預測結果和估值結果。
生產各種比率,便于分析。
一個完整的企業財務模型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這三張表相互聯系、互相影響構成了對一個企業財務運營的完整模擬。
通過對模型參數的調整,可以對企業的各種運營狀況進行研究,從而對現金流和估值有深入的分析。
(一)利潤表
為了建立利潤表,必須對影響利潤表的一系列因素進行假設。一些最基本的假設如下:
在所有的假設中,銷售額增長率是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為很多的其它參數的假設都是基于銷售額的一個比例而來。在做假設時,既要參考歷史數據,也要考慮公司未來的發展,可以說是沒有絕對的正確與否。
在利潤表上,有一個重要的質量監控指標,這就是運營杠桿。一般來講,一個公司的運營杠桿相對固定。如果預測未來公司的各項數字,發現運營杠桿與歷史相比有重大變化,這時候就要重新檢查各種假設,看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一般的模型假設都沒有深入的固定成本與費用和可變成本與費用的分析,很容易把運營杠桿的效果就忽視了。
利潤表上另外一個重要的質量監控指標就是凈利潤增長率與ROE的關系。在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不變的情況下,ROE就是凈利增長的極限。如果凈利潤增長遠遠超過歷史平均ROE水平,那么這個公司一定有重大的改變,比如增發或借貸這樣的資本結構變化,或者盈利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如果沒有這些重大改變,肯定有一些假設是錯誤的。
(二)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都有緊密的內在聯系。
來自資產負債表:
第一,資產負債表中現金部分是來自于現金流量表。
第二,借款部分來自于現金流量表的籌資部分。
第三,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與現金流量表的經營現金流和投資現金流都有關系。
第四,股東權益也與現金流量表的籌資部分緊密相連。
總之,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公司某一個時間點的狀態,而現金流量表就是資產負債表的變化記錄。
來自利潤表:
利潤表的凈利潤會進入資產負債表的存留收益,增加股東權益。
剩下的很多項目就必須假設了。一般來講,都是根據歷史與經營按銷售額比例做假設。
資產負債表的一個重要監控指標就是現金轉換周期。一般來講,沒有重大改變,一個企業的現金轉換周期是比較穩定的。如果做出來的模型的現金轉換周期有大的改變,這就說明有的假設是不合適的,需要修改。
當然,整個模型是否有問題也要靠資產負債表來進行質量監控。如果模型建好后發現資產負債表不平衡,資產不等于負債加股東權益,那么模型肯定有問題。
(三)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提供了資產負債表變化的重要信息。
現金流量表里面的經營現金流與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關系緊密。
首先,凈利潤就來自于利潤表。
其次,流動資金的變化也是從資產負債表而來。
最后,在經營現金流中需要做出對攤銷與折舊的假設。這就需要查詢公司歷史上的攤銷折舊占資產原值的比例,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合理的假設。
投資現金流最重要的是資本支出假設。這個數字的大小對DCF估值影響重大。因為資本支出減少自由現金流。
籌資現金流最重要的是分紅比例。這就需要看歷史數據,然后做出合理的假設。
對于現金流量表,一個重要的質量控制指標就是杜邦分析中的資產周轉率。一個公司的資產周轉率會隨著公司的發展不斷變化。但是,一個行業內相似企業的資產周轉率是類似的。
另外一個重要的質量控制指標就是杜邦分析中的財務杠桿。一般來講,一個企業的財務杠桿不能無限提高,否則就有倒閉的風險。如果模型算出來的未來財務杠桿顯著高于歷史平均水平,那么一定要檢查相關的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