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三天不吃青,眼睛冒金星”。
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里也說過,關于蔬菜的建議是每人每天攝入量為1斤(500克),一半為深色蔬菜。深色蔬菜指的是綠色、紅色、紫色這樣的新鮮蔬菜。可以說,蔬菜對平衡飲食和治病防病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但是吃蔬菜時也有講究,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大量攝取有毒的部分,可能會要命!
前不久,一位38歲的男子在吃完大量蘑菇后,半夜突發腹痛嘔吐,進了急診。醫生提示:不恰當的食用蔬菜,你可能會中毒并面臨健康風險。
那么,哪些蔬菜的哪個部位不能吃呢?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
土豆里含有龍葵素,正常情況下含量較低,較為安全。但是當土豆發芽或皮肉變綠時,龍葵素的含量會翻著滾地上漲,當人食入0.2~0.4g龍葵堿就能引起中毒。
而這種有毒物質幾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里,尤其是日曬發綠或長芽的土豆皮中。所以吃土豆的時候,好好去皮,可不是一句玩笑話。
吃金針菇去除根部,這個常識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食用前用清水浸泡1-2小時你知道嗎?并且最好用大火煮至少10分鐘。
因為新鮮的菇類里面含有秋水仙堿,氧化后易產生有毒的二秋水仙堿,有劇毒。但是秋水仙堿怕熱,易溶于水,因此菇類最好用沸水焯一下。
青椒的蒂部容易積累很多的農藥。所以吃青椒的時候,蒂部一定要清除干凈。
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大量攝取后使人產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嚴重的可出現便血、血尿,食用前一定要經過處理。黃花菜經過曬干處理,秋水仙堿的數量會大大減少。
如果買了新鮮的鮮黃花菜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可以把鮮黃花菜在開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沖洗,使秋水仙堿最大限度地溶解在水中,確保食用安全。
很多人發現生姜壞掉了一點之后,切掉這部分繼續吃,殊不知,生姜只要壞了一點,其他的部分毒素也會迅速升高。生姜中所含的黃樟素是一種致癌物,但正常食用并沒有致病的風險。但值得注意的是,變質的姜產生的黃樟素等有害物質將會迅速增加,長期食用會增加患癌風險。
紫菜在烹飪前最好用清水泡發,并換一兩次水,清除附著的臟東西。但是如果浸泡的水呈藍紫色,說明紫菜已經被有毒物質污染,不能食用了。
用溫水泡發后仍緊縮的部分不能吃,要除去發硬的根結。銀耳一定要根部向上泡發,這樣才能泡透。最好不要搓洗,容易揉爛。
大白菜菜蒂可以說是農藥殘留最多的地方,并且部位靠近地面,農藥分解的幾率比較小,所以菜蒂的部分要去掉。
小小的蔬菜里其實蘊含著大大的學問,吃對了,才能給健康添磚加瓦。健康生活,從講究怎么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