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養老防老,但現實是,很多老年人——特別是農村地區的老年人,即使七八十歲了還在干活,還在掙錢,為什么呢?
一個調查顯示,當前年輕人的養老問題具體表現在:54.1%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照顧父母力不從心;53.4%的年輕人需要承擔多位老人的養老負擔;52.7%的年輕人生活成本高,無力負擔父母的養老。
同時,接近40%的年輕人在滿足父母養老經濟需要的情況下,無法再滿足父母的情感需要,甚至無法接父母到身邊照顧。
老人如果沒有退休金,多數情況只能通過自己年齡大了以后,繼續努力獲取一點收入了。
多數父母還是自己花自己的積蓄,除非得了大病負擔不起。很少有父母會張口要求子女按月支付養老費的。
基本上,全靠子女的孝心了。如果有幾個孩子還好一些,互相湊一下,負擔也輕。如果是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是雙獨的家庭,負擔真的很重!
農村地區很多老年人即使七八十歲了還在干活,還在掙錢,因為手停口停,向子女討要生活費是很難啟齒的一件事。
比如一位李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一個人干兩份工,撐起了家里一片天,蓋了新房買了汽車,在家里面說話也是非常的硬氣。可是退休以后沒有勞動能力了,也沒有了經濟收入,不自覺氣勢就降了一大截。
退休老人有沒有養老金?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有沒有給子女帶來壓力,有養老金的退休老人,平時的生活可以自給自足,如果養老金高的話,還可以幫扶一下子女、緩解一下子女的生活壓力,而沒有養老金的呢?
平時的生存都是問題,只能靠著子女贍養才能度日,那如果子女有困難了,這些老人也是無能為力的,而且還會給子女帶來一定的負擔,這個就是有沒有養老金的現實區別。
未來五年,
咱們城鄉居民的養老金還會上漲!
2014年,國家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保合并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加人就包括了城鎮非就業人員和農民,覆蓋的參保人數超過了5.42億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農民,還包括6870萬貧困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