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
在周人看來,乾是始陽,是至陽,是第一陽,代表著進取創造的力量,所以放在首位。
乾卦的卦辭是:元亨利貞。
《子夏傳》把這四個字概括為:“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
元是始,開始的始。亨是通,暢通的通。利是和,和諧的和。貞是正,公正的正,正確的正。
所以乾卦代表著大吉大利,和諧堅實。
乾卦六爻皆陽,好似六條巨龍,代表著天地萬物變化的規律。
代表著人生、或人的事業發展的六個階段,即潛、現、惕、躍、飛,亢。
乾卦由天道而至人道,讀懂了乾卦就讀懂了人生,也就讀懂了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初九處于乾卦六爻當中,壓在最底下的一爻。因為處在最下方,所以還是處于一種潛伏的狀態。
盡管是龍,有龍的內質,但由于所處的位置,所以需要把自己藏起來,等待時機。
俗語里講:能大能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
君子要效法龍的精神,在時機不成熟時要在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
如果只是消極地等時機,那么等時機來了,也沒有騰飛的可能。
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初九等待的時機,到九二出現了。在《周易》的六爻當中,第五爻是天的位置,第二爻是地的位置。所以,九二爻是“見龍在田”,龍出現于大地之上。
按照象傳的理解,“見龍在田”,象征著大人出現在民間,這種人出現在民間,百姓就可以見到大人,享受到他所帶來的福分。
經歷了潛藏積蓄,要抓住一定的時機,才能嶄露頭角。
如果一直都默默韜光養晦,則是無法進步發展,立身創業的。
象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乾乾,就是健健,健康的健。是一種精力旺盛飽滿的狀態。惕若,則是一種小心翼翼的狀態。“終日”和“夕”是兩種境況的對比,一個是白天,一個是黑夜。白天是陽,所以要亢奮有作為。黑夜是陰,所以要收斂,要處于一種小心謹慎的狀態。該陽的時候陽,該陰的時候陰,如此一來,即使遇到“厲”這樣不利的情況,也不會出問題。所以是“厲無咎”。
所謂“反復道也”,就是總是反反復復,按照白天黑夜的天道做事,自然會有好結果。
你已經顯現出來了,可能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了,這時旁邊的人開始注意你了,一旦引起別人對你的注意,那么就會不經意地引起對你的嫉妒或者挑剔等各種態度。
這時你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所做的一點成績而自滿、得意,應時時刻刻檢討、省視自己的言行,以防人家抓住你的小辮子,要行得正、要無咎。同時也要準備蘊藏更多的能量以挑更大的擔子。
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九四從下卦上升到上卦,位于上卦的最下方,所以是“或躍在淵”。因為處在恰當的位置,魚在水,龍在淵,這都是最適合的地方,所以是“無咎”。
象傳的“進”字,正是說明從下卦到上卦的過程。
躍是一種大的發展和進步,往往需要我們抓住機會,在努力拼搏中將我們的事業和人生推向更高處。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九五是天的位置,所謂九五之尊。這是龍應有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龍實現了他全部的價值。所以,和剛才出現于大地之時一樣,也是“利見大人”。
“大人造也”,是說大人在這個位置會有所作為。
“九五”是人生中的最高峰。這是人一生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階段,我們苦心經營,孜孜不倦,也無非是求得有朝一日飛龍在天。
此爻為君爻,“九五之尊”也是由此而來。若是在古代的政治階層,得到這一爻就意味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國家正處于繁盛期。對于一個人來說,得到這一爻,則說明事業巔峰即將來臨,人生的指針正處在宏圖大展的好時機上。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上九則是走到了盡頭,不論是什么事物,即使是一條龍,走到巔峰,前面的路只有一種方向,就是上升的相反方向。所以,是“亢龍有悔”。
巔峰狀態不可能持久,所以是“盈不可久也”。
一條乘云升高的龍,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極端的地方,四顧茫然,既無再上進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有了憂郁悔悶了。
人在做任何事情,都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去考慮最終的結局與后果,以及種種可能與變化,所導致的失敗與悲劇或是慘禍。“亢龍,有悔”,啟示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戒驕戒躁,
不自滿,要知進知退,既要前進,又要為自己找好退路。否則就會有兇險。
春秋時期,范蠡和文種共同輔佐勾踐成就霸業,范蠡急流勇退,最終成為民間豪富。而文種則是知進不知退,最后被勾踐賜死。漢初韓信,也正是因為沒有看破進退之道,才會慘死于婦人之手。
亢龍,有悔。這告訴我們,知進知退,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才能夠保身,保富貴,保持事業的興旺和不斷發展。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在《周易》所有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和坤卦有用九和用六。有人說,用九是通講乾卦六爻。從初九,到上九,這六條龍,我們可以理解為同一條龍不同的境遇,也可以理解為六條龍各自不同的境遇。用九的六條龍每一條都是龍,所以是“群龍無首”。“群龍無首”,還可以是一種六龍同時飛天的景象,越飛越高,最后看不見龍頭。
群在這里是多的意思,更接近于“各個、每個”的意思。首在這里不是領袖的意思,而是頭面,樣子。解釋起來有點麻煩,用一句通俗的話就可以說明: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見群龍無首就是這個意思。
《易經》曰:“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六位是什么?就是六爻,時就是天時。一個卦由六個爻組成,六個爻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時間段。一個人,只有懂得天時,明白自己的位置,才能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才能做到“見群龍無首吉”。
乾卦以龍的意象,象征著代表天德的人。雖然同樣是龍,但在不同的境遇中,需要采用不同的對策。這就是乾卦的智慧。
很多人說《易經》可以算命,甚至說《易經》可以改命,傳了幾千年。
賀偉老師精研《易經》20年,他說:《易經》可以算命,也可以改命。但并不是玄之又玄的迷信,而是讀懂了《易經》,就看透了人生的奧秘,掌握了人生的智慧。
洞察人和事的本質,知曉生活的方向。這和算命也差不多了。
賀偉老師說:六十四卦,實際上是社會生活的64個領域或者說64類現象。當我們遇到人生困惑難以抉擇,就可以從《易經》當中找到相應的卦,對照、聯想、琢磨,得到重要的啟示!
研讀《易經》,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的言論和行動,進而發現問題,總結教訓,調整策略,積極前行,打開局面。
讀懂了《易經》,我們的生活、事業、情感、財富,會出現新轉機、新局面、新氣象。
但是《易經》成書甚早,用詞簡約,可謂字字珠璣、句句金石,微言大義,古奧深邃,不得要領就很難真正讀懂。
《易經》很難讀懂,不僅是今人這樣覺得,古人也感到很難理解,因此就產生了《周易大傳》。
《周易大傳》,又稱《易傳》,是解讀《易經》的經典著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一陰一陽之謂道。”
這些話大家耳熟能詳,實際上全出自《易經大傳》。
今天我們想要讀懂《易經》,掌握《易經》的智慧,貫徹《易經》的精神,必須認真研讀《周易大傳》。
繼《周易》40講之后,儒風學社誠邀齊魯書社首席編輯、《100字讀懂周易》作者賀偉老師,推出全新錄播課程,《周易大傳》100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