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寫過一篇短文《價值投資之理念感悟》,主要是從圖形上進行價值投資的理念闡述。
本文是在前面圖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數學本質上闡述價值投資理念,如果能想通這些簡單的道理,我想將非常有助于投資人的理性和耐性的提高,而且也非常有助于真正投資人的業績提高。
先看下面的簡圖,是前《價值投資之理念感悟》一文圖形簡化。
設定我們的本金為B元。將來結束本次投資活動時所得為Q元
1、無安全邊際買入和賣出。
某股票起始價值為A元,將來某個時候賣出時,價值為J,如果我們按照價值A的價格買入,按照價值J的價格賣出,我們可以得出下公式:
Q=B/A?J =B?(J/A)
Q=將來所得(含本金); B=本金
A= 起始價值(買入價格); J=將來價值(賣出價格)
這是按正常價值買入,正常價值賣出時所得到的金錢。(含本金)
2、有安全邊際買入和賣出
某股票起始價值為A元,將來某個時候賣出時,價值為J,如果我們按照A’的價格買入,按照J’的價格賣出,我們可以得出下公式:
Q’=B/A’?J’ =B?(J’/A’)。
Q’=將來所得金錢(含本金); B=本金
A’= 安全邊際買入價格= mA 折價系數為m;
J’= 安全邊際賣出價格= n J 溢價系數為n
上公式我們可以改寫為:
Q’=B?[(nJ)/(mA))= B?n/m?(J/A)
3、分析
我們現在來分析Q’ = B?n/m?(J/A) 公式,為了讓將來所得Q’最大化,我們該怎么辦?
第一點:提高B的數值
每個投資人在特定的買入時,這個本錢數值總是有限的。數值多少,看各自的財力多少而定。但有一條要注意,集中投資!把有限的本錢放在最好的投資上,回報率最高的投資上。不要過度分散金錢到一些平庸的股票上,這將是一種本金資源的浪費。關于集中投資,《價值投資之理念感悟》中已經有所闡述。集中投資的股票都應該具有下面第二點和第三點的特征。
第二點:提高n/m比值。
這要求m值小于1,而且越小越好,n值大于1,而且越大越好。這一點說白了就是讓你買價A’相對于當時的價值A來說,越低越好。同時也讓你在將來某天賣出時,價格 J’相對于當時的價值J來說,越高越好(巴菲特說要過份高估,就賣掉)。這樣,買入和賣出時安全邊際都足夠大。
本要點實質是安全邊際的放大作用,其放大倍數是n/m,幫助提高收益
第三點:提高J/A數值
J/A數值的含義是將來的價值是現在價值的多少倍。
當然,根據公式不難理解,只有業績優良,長期能保持成長的企業,J/A數值才能足夠的大。
本要點實質是價值增值倍數的放大作用。其放大倍數為J/A。
注意:企業選的不好,J/A比值隨時間可能小于1,甚至破產變為0。這種情況,J/A起到損失本金的作用了。所以如果萬一出現J/A小于1的價值損失情況,安全邊際系數n/m如果大于1的話,會起到沖減損失幅度的作用,從而保護本金。
4、理解不同投資模式
下面我們根據公式
Q’ = B?n/m?(J/A)
來分析投資大師的投資哲學本質
⑴格雷厄姆投資哲學中是強調了m值小于1,而且越小越好,總希望以便宜的要命的價格買入股票。同時在將來價格反映價值時(即:n=1)賣出股票。
他認為企業前途難以把握,價值增值(J/A比值是否真能過段時間遠大于1)難以判斷,所以并不推崇選成長股。
他的方法是只要價格足夠低廉,m值足夠小,不管企業性質(J/A)是好是壞,都買進,因此他買進的是一群股票,是典型的分散投資。為防止價格長時間的不能回到價值點位上的風險,他建議2-3年就賣出股票。當然價格回到價值點上(m=1),他就賣掉股票了。其投資公式可以改寫如下:
Q’= B?1/m?(J/A)
注意:他不太研究J/A比值是否一定大于1的問題,也就是說價值增不增值并不是他關心的。
格雷厄姆的投資哲學本質上忽視了上面公式中的n值、B值、J/A值的對投資效果Q’的作用,而僅僅強調了m值。在m值很小的時候買進,當其等于1時賣出。
⑵費雪的投資哲學中,主要是強調了,J/A比值的重要性,他會精心選擇業績優良,成長前景良好的企業,通過長時間集中投資,最大化B和J/A數值,從而取得優良的投資成果。雖然他也強調過購買時機的問題,但總的說來對n/m比較忽視,他的投資哲學中很少強調安全邊際低價買入,價格過份高估賣出。他總是強調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質長期成長企業股票,抱牢直到企業企業變質或者發現更優良更成長的換股操作時候。其投資公式可以改寫如下:
Q’= B?1/1?(J/A)
公式中1/1表示費雪并不太研究安全邊際低價買入和過份高估賣出的問題。他的著重點總是在J/A數值上面。只要預估數值倍數足夠滿意,高低都抱牢。
費雪的哲學本質忽視了安全邊際的放大倍數作用。
⑶而我們最偉大出色的投資家巴菲特老師,則是完全按照Q’ = B?n/m?(J/A) 來進行的投資操作的。
他在69年以前是秉承恩師格雷厄姆的投資哲學,在經歷了大部分成功和少數幾次失敗后,逐漸受芒格影響,向費雪哲學進行學習,最終將二者的思想精髓有機的融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投資風格。巴菲特曾經說過,我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雪。這話是在早期說的。要是現在,應該是各占50%了。
首先,他找出業績優良,長期保持成長的股票。然后待其價格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的時候才買入,(取得足夠低的m值)
在大部分時間內,他會和企業的長期成長期一起度過,(這樣可以取得足夠的價值增值J/A倍數。)
如果年份比較特殊,遇上價值特別高估的時候,他也會把股票賣掉(取得足夠大的n值,比如1969年及1987年)。
另外,由于遵從費雪的集中投資理念,當發現好的長期成長(J/A)倍數股票,價格m值足夠低的時候,他會成噸的購買!大大提高了本金B值的利用效率。因此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價值投資中投資效果Q’最好的。
⑷我們許多的散戶,包括許多的基金機構,都是喜歡上漲的價格,而厭惡價格的下跌。他們購買股票的原因是因為漲了,以為將來短期內還能上漲,賣出股票的原因,是因為價格下跌,以為會一直跌到失去一切。他們往往沒有價值的觀念,而只有價格的不斷的波動。在公式Q’ = B?n/m?(J/A)中,他們不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J/A)值是否將會遠大于1還是小于1,不懂得要在m值小于1且足夠小的時候買入,也不懂得在n值大于1且過份大的時候賣出。事實上,往往他們做的是相反的事情,虧損幾乎成為必然。總之,他們是以過去的價格走勢來猜測未來的價格走勢,和市場對賭,有時輸,有時贏,在不斷的繳稅過程中,慢慢的失去了本金。
5、數據演算
⑴有無安全邊際的差別
某股票假設現在價值估算為30元,根據各種信息知道企業將來肯定長期績優成長,預計10年后,價值增值為90元。現在市場價格為30元,投資人手里的本金10萬,則按無安全邊際買入,
Q=B/A?J =B?(J/A) =10萬/30?90=30萬,10年后結束投資時的錢為30萬。
投資回報率=30萬/10萬=3,開10(年)次方后等于1.116,減去1后得到年均投資回報率為11.6%
如果投資人足夠耐心,等到類似的股票價值為30元,但價格按18元買入,(m=0.6)
10年后,價值增值為90元,但市場高估,投資人按130元賣出(n=1.44),則投資人Q’ = B?n/m?(J/A)=10萬?1.44/0.6?90/30=72萬。投資回報率=72萬/10萬=7.2,開10(年)次方后等于1.218,減去1后得到年均投資回報率為21.8%
由上述計算,可以知道安全邊際幫助我們的作用是非常之大。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找到一個高成長公司需要等待慢慢發掘出來;在m小于1且非常之小買入而n值大于1且足夠大賣出也需要等待這樣的時機出現;實現價值極大的增值倍數(J/A)也需要等待公司不斷成長;
這真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過程!!
⑵價值增值倍數是否遠大于1還是遠小于1引起的差別
同樣上述例子,安全邊際被我們等到了,m=0.6,n=1.44,投資人本金為10萬,但是由于當初沒好好選股,10年后企業經營舉步維艱,由買入時的內在價值30元僅僅變為20元,J/A=0.66,則Q’ = B?n/m?(J/A)=10?1.44/0.6?0.66=15.84萬,投資回報率為4.71,回報率非常平庸,難以如意,當然如果我們沒安全邊際1.44/0.6保護,則我們的本金將會被侵蝕34%。
按照公式中的Q’ = B?n/m?(J/A),我們還可以進行其他情況的演算。比如m, n值的不滿意,(J/A)值的小于1等情況。我們不再一一驗證。
從公式Q’ = B?n/m?(J/A),中,我們更進一步的能理解安全邊際、價值增值J/A、集中投資對一個成熟的投資人是多么的重要。價值投資的兩大基石----價值增值和安全邊際n/m構成了價值投資的本質原理。
所以,我們最應該學習的是三位大師的思想精華,當然最全面的是巴菲特了,除了數學上理解其投資邏輯,精神上也要有足夠的定力,運用理性與耐性的力量,抑制人性中貪婪和恐懼的情感,達到最佳投資成績。
- ---------------西蜀紅塵
2009-06-2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