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觀察網山東訊(武慧 劉曉)為有效解決臨沂市北城新區醫院和學校附近行車難、停車難的問題,近日,臨沂交警直屬三大隊緊緊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理念,深入貫徹“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要求,通過深入調研,全方位、多要素地找準困擾群眾的“堵點、亂點、難點”,構建“交警+”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積極協調城管、醫院、學校聯動整治,形成合力,多措并舉,有效緩解了醫院、學校門口及周邊道路的交通擁堵難題,道路交通狀況明顯向好。
直屬三大隊將醫院素質過硬的保安發展為大隊交通安全勸導員,統一培訓上崗,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勸導員在崗期間,主動接送病號或協助就診患者辦理相關手續,同時指揮送醫車輛即停即走,減少了車輛進院排隊等候的時間,提高通行效率,最大限度緩解了醫院門前的擁堵狀況。對拒絕配合,影響其他車輛正常通行的,聯系直屬三大隊執勤人員進行依法處理。形成“交警+保安”的“警保聯動”機制,并通過高密度、高頻度巡邏執勤模式,常態化對醫院周邊違法停車進行治理,創造和諧暢通的就醫路。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人民醫院周邊流動商販及違規占路問題,直屬三大隊聯合城管部門開展聯動聯勤規范停車秩序和經營秩序專項治理行動,實現力量整合和優勢互補,提升執法效能。以聯合整治、聯合巡邏、錯時管理為主要措施,形成“交警+城管”的“警城聯動”機制,對占道攤點進行規范管理,清除流動攤點,禁止私占停車泊位,恢復道路通行功能,全力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環境。
針對學校門前交通擁堵、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臨沂交警直屬三大隊加強與學校溝通,分析擁堵成因,精準施策,重構交通組織方案。啟動警、校、家聯合助學護學新機制,對學校老師和家長志愿者持續深入開展專業培訓,加強執勤實戰指導;針對各學校規模、學生年齡段以及學校門前道路、交通設施等特點,為不同學校“量身訂制”具體的護學策略。
各學校“助學崗”以中隊警力為主力軍,科室警力予以配合,對過往車輛進行控制和分流,加強崗點管控的力度和效率,最大限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學校門前路段每隔6—10米設置固定接泊點,由家長志愿者值守,當學生車輛到達志愿者指定位置后,由志愿者引導學生下車,讓學生家長車輛即停即走,志愿者將學生送到學校安全通道后迅速歸位,繼續接送下一名達到的學生。同時,重新規劃交通信號燈和護欄,引導學生集中、快速、有序地走斑馬線過馬路;并針對隨意掉頭等交通違法行為,加裝監控攝像頭,對違法駕駛人進行有效取證和處罰。形成“交警+學校”、“交警+家長”的“警校家” 聯合助學護學新機制,既緩解了學校門前及周邊路段高峰期通行壓力,又保障了學生的通行安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贊同。
責任編輯馮學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