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不能重來,開學初,我們要做的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再談成績。
亞里士多德說過:每天反復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然后你會發現,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那么要孩子成為優秀之人的最佳途徑,不是現在擁有多少技能,而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常言道:子不孝,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可見從古至今孩子的教育,都離不開家長和老師。
常言道:一個人的品行不好,無論分數、學歷多高都是徒勞無益,主心不整,易倒毀。
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同樣道理,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影響學習成績,成績影響你以后要走的路。
怎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呢?
1.認真專心聽課
2.勤思考
3.獨立完成作業
4.勤復習常練習
5.多閱讀反復切磋琢磨
6.堅持自溫習鉆透內容
7.小結歸納的習慣
專心聽課的習慣。課前做好預習工作(不是簡單的看一遍,要能提出問題),課上動腦動手,集中注意力(筆記有時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一般來講,老師教授的知識都是根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來進行的,所以上課的專心很重要。
及時復習、做題實戰的習慣。學習后的遺忘是很快的,不及時復習就等于重新學習,耗時耗力;課后鞏固、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學會反思、歸類、整理。
經常閱讀的習慣。當孩子有閱讀的愿望時,長要及時抓住這個時機,盡可能提供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書藉。
一、二年級的孩子自控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在孩子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有家長在旁邊提醒和監督,確保孩子能夠按最初的方向去堅持,并且達到每天要達到的效果,打了折扣的行動還不如不行動。
總之,良好的學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絕不是學生一個人就能獨立完成的,它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支持和指導,更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地努力,這樣才會養成良好的學習慣和學習態度,用這習慣持之而恒地學習,孩子會發現學習越來越輕松,考試成績也會越來越高。
推薦鏈接:
重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
董卿:開學了請告訴孩子: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底層!家長也讀讀
教師吧:關注人民教師
教師吧微信號:jiaoshilaile
歡迎掃碼加入教師社區(備注:我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