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寧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真正的心定,不是兩耳不聞天下事,而是在身負重任時,依舊能笑看秋月春風。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諸葛亮對人生的領悟,一個人想要有大的作為,不能被瑣碎小事,繁文縟節所困擾,志向高遠,意境深遠,須是內心平靜,屏除雜念,心無旁騖地朝著自己的目標走去。
寧靜致遠,以靜修身方能達到人生理想狀態。
曾國藩說:“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靜在心,不在境。”
一個人的內心只有安靜下來,做事才不驕不躁,心靜生慧,心靜的人是聰明的,他能快速想到處理問題的辦法。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曾國藩曾在日記中自語:
“只有心靜到極點時,身體才能寂然不動,正所謂心無私毫雜念,但這畢竟未體驗出真正的‘靜’境來。真正的‘靜’是在封閉潛伏到極點時,逗引出一點生動的意念來,就像冬至那一天,陰氣殆盡,陽氣初動,此時根本正固,這才可以作為一切的開始。”
一個人要真正想做一件事就要淡泊、寧靜。才能有內心超脫塵事的豁達。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
淡泊者須有云水氣度松柏精神,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繁華所誘,從從容容,寵辱不驚,淡泊寧靜是修身明志的最佳心靈境界。
如果對我們的書法作品感興趣,可以手動戳戳文章末尾的 了解更多 鏈接哦
希望我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