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9月6日,太陽出現了一次強耀斑爆發。耀斑出現1. 耀斑爆發會引起大量帶電粒子拋向宇宙空間,干擾地球電離層,影響地球短波通信,產生磁暴現象。耀斑等太陽活動多發的年份,農業生產傾向增產。太陽活動與地球上降水有一定的相關性,有的地區呈正相關,有的地區呈負相關。故選C。2. 統計數據表明,在多數太陽活動高峰年,全球農業傾向于增產;在太陽活動低峰年,歉收的幾率更高一些。這說明太陽活動會2. 太陽活動(太陽黑子、耀斑的出現)影響地球上不同緯度地區的氣候狀況。故選B。(2015浙江卷)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飛船經過9年多的太空飛行,到達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完成下題。3. 威脅“新視野號”飛船在太空中安全運行的太陽活動是 3. 當太陽活動強烈,色球層耀斑爆發拋出的大量高能粒子和日冕層發射出的高速帶電粒子流(太陽風),會影響飛船上的電子通訊設備,威脅飛船在太空中的安全,故D選項正確。4. 劇烈太陽活動產生的太陽風吹襲地球,可能引起
A. 人口遷移加快
B. 風力電廠增產
C. 生活耗能降低
D. 衛星導航失效4. 劇烈的太陽活動產生的太陽風吹襲地球,干擾地球大氣層中的電離層,導致無線電短波受到影響,從而使得衛星導航失效,而對地球上的風力,生活耗能,人口遷移沒有影響。故正確答案為D。(2012上海卷)太陽黑子活動的變化會對地球的氣候產生明顯影響。下圖顯示北半球部分高緯度地區太陽黑子活動與年均降水量的關系。5. 太陽活動對地球上的氣候有影響,但不是氣候地區差異的主要原因,氣候地區差異主要是位置和大氣環流影響形成的,A錯。極晝現象與太陽活動無關,B錯。太陽活動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C錯。耀斑等太陽活動暴發可引發磁暴現象,故選D。(2007上海卷)近年來,人類探索太空熱情空前高漲,研究的新成果與新進展令人振奮。6. 2007 年4月,美國宇航局發表了太空探測器拍攝到的太陽三維圖像。這是人類首次從三維視角觀測太陽活動。目前,人們對太陽活動的正確認識之一是A.黑子增多增大時耀斑也頻繁爆發
B.太陽活動會引發極光、流星雨、磁暴
C.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D.光球層到日冕層依次出現黑子、太陽風6. 太陽活動不會引發流星雨;B錯,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C錯;光球層到日冕層依次出現黑子、耀斑、太陽風,D錯;黑子增多增大時耀斑也頻繁爆發故選A。
1.關于太陽大氣層中高速旋轉的氣體渦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1. 太陽黑子是光球層中高速旋轉的氣體渦旋,溫度比光球層平均溫度低,黑子周圍的太陽大氣帶有電荷,所以黑子能夠產生磁場。故選D。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線(圖Ⅰ),此時在地球上的甲地觀測到太陽如圖Ⅱ所示。完成下題。2. 此時,在地球上的甲地只要借助普通儀器就可能觀測到的太陽活動現象有2. 根據圖Ⅰ中信息可知,此時甲地正好出現日全食現象,太陽的光球層完全被遮擋,因此發生在光球層上太陽黑子等太陽活動是看不到的;日珥是發生在色球層上的,在日全食時可見;耀斑是色球層上能量的激烈爆發,日全食時可見;太陽風是日冕層高速帶電粒子流逃脫太陽的引力飛向宇宙空間的現象,其密度稀薄,不借助特殊儀器不能觀測到。故答案選B。讀浙江省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單位:MJ/m2),完成下面題目。3. 太陽輻射分為可見光、紫外光和紅外光三部分。其中可見光區的能量約占50%,到達地面的主要是可見光,來自于光球層。故答案選D。日冕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厚度達到幾百萬千米以上。在1931年發明日冕儀以前,人們只能在日全食時觀測到日冕。平時要觀測日冕,必須使用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儀器散射光的日冕儀。由于空間探測事業的發展,人們已將日冕儀放在火箭、軌道天文臺或天空實驗室上進行大氣外觀測。完成4—6題。4. 日冕層溫度很高,那里超過百萬攝氏度,許多帶電粒子運動速度超過350千米/秒;日冕層物質稀薄,亮度較暗,不易觀測,需借助特殊儀器觀測。故答案是B。5. 下列地球上的現象可能與日冕層太陽活動有關的是5. 日冕層太陽活動主要是指太陽風,它對地球表面無線電短波通信有影響,因此①說法是錯誤的;兩極地區的極光產生與太陽風有關,②說法是正確的;光纖寬帶是有線的,與太陽風關系較小,③說法錯誤;太陽風對衛星通信有影響,④說法是正確的。故答案是D。6. 人們將日冕儀放在火箭、軌道天文臺等宇宙空間觀測主要是因為6. 由于地球上有大氣的散射,不利于觀測日冕層,因此在太空觀測可以克服大氣散射的影響。故答案是B。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