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職教師,還是大學生、研究生,只要您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學習能力(即使面對陌生選題,也能通過快速學習后輸出),責任心強(能按時按質完成約定稿件),歡迎成為我們的簽約作者喲~
請將簡歷及相關作品發送至郵箱:
yangyangdili@126.com
黑龍江,世界農業中心、中國重工業的扛把子、但同時也是人口減少全國第一、2021年GDP全國排名第27。這個中國最北的省份,19年全國卷Ⅲ,2021遼寧卷等多套高考題都考到了,你對他的了解有多少呢?來,跟著今天的文章,我們一起去黑龍江看看。
人口為何減少?
從2011年開始,黑龍江的常住人口以每年平均60萬人的速度在減少,人口自然增長率在2015年變為負數(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七普數據顯示,2020年黑龍江常住人口減少646萬,成為同期人口減少最多的省份。要分析人口數量的變化,得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生、死引起的自然變化,另一個是遷入、遷出引起的機械變化。黑龍江2021年自然增長率為-5.11‰,常住人口為3125萬人,按照這個數據,可以大致計算出自然減少的人數約為15.9萬,對比每年減少的總數60萬,可以看出,人口的機械變化是大頭,也就是說黑龍江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外流。黑龍江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早期工業基礎好,在我國的重工業領域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以重工業為主的單一的產業結構,在市場經濟和新技術的沖擊下,顯得發展動力不足,新增就業崗位少,工資增長速度慢,導致大量青壯年出省謀生。要想改善這個局面,就得花大力氣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基本思路主要有兩種:①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進行升級;②重點培育新產業。我們很熟悉的德國魯爾區就對傳統的鋼鐵、煤炭、機械等產業進行了技術的改造升級,關閉、停產一部分、轉移、合并一部分,聚焦于發展專業性、附加值高的產品,并依托原有資源,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如工業遺產旅游。世界工業遺址-魯爾區Zollverein煤礦工業建筑群
(圖中為12號井,圖源Thomas Wolf)
②充分利用老工業基地產業基礎和技術人才優勢,發展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重型燃氣輪機,重型直升機,大型軍工裝備,機器人制造)③對接國家戰略,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培育有核心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水電、火電、風電、核電產業和燃氣輪機產業。黑龍江做出的努力不止于此,近些年,還充分挖掘自身條件與優勢,培育新的經濟動力,比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02
現代農業示范區
從自然條件,產業基礎等方面來說,黑龍江省的農業區位條件十分優越,黑龍江一直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
黑龍江農業區位分析 (點擊可查看大圖)
2010年開始,黑龍江糧食產量居全國第一,總耕地面積達2.579億畝,是我國耕地最多的省份,光是黑土的分布面積(1.56億畝)就比河南的總耕地面積(1.13億畝)還要大。
黑龍江是如何從“農業大省”走向“現代農業中心”的呢?“現代”這兩個字,又該如何理解呢?先來看看從下面這段話,你能從中提煉出什么關鍵信息?現代農業是在現代工業和現代科學技術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業。主要特征是廣泛地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由順應自然變為自覺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由憑借傳統經驗變為依靠科學的農業,走上了區域化、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的發展道路。從育種開始,到播種、監測長勢、水肥干預、光溫控制、病蟲害治理、收割利用,整個生產過程都要通過加大技術投入,實現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量、提升品質的目的。
寒地作物種質資源庫內展出的大豆種子
圖源 | 新華社
二是開展專門化、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生產和商品化、社會化、市場化經營
看到這些詞,是不是有點眼熟?其實在學習美國農業的時候,我們都接觸過。這里我們挑幾個容易暈的名詞快速回顧一下。
【專門化】指一個國家、地區或農業生產單位,根據其農業生產發展條件與優勢,為適應市場需要,專門生產一種或幾種有商品意義的農產品。簡單來說就是,因地制宜,適合什么,發展什么,集中力量到優勢品種的生產上。
【規模化】制定規范、標準的生產流程、擴大生產規模,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
【集約化】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更合理技術、資金、人力投入和管理方式,來提高生產效率。
現代農業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規模小,人力投入大,生產效率低的缺點,通過發展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加大資本投入等方式,重點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質農業品牌。
三是延長產業鏈、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并依靠良好的生態和農業景觀發展第三產業,依托互聯網、利用多種方式的拓寬銷售渠道
比如,位于黑土核心區的綏化市北林區,那里有“中國寒地香米之鄉”之稱,該地整合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三大板塊,在鄉村建立稻田公園(集生態農業、科普教育、觀光旅游、休閑娛樂于一體的農業公園),連接了水稻生產、加工、營銷等環節,還推出了“認購農業”,客戶在網絡平臺下單認購指定地塊,在秋天就會收到認購地塊生產的香米,并可通過網絡,隨時查看認購地塊水稻的生長情況。
當然以上這些現代農業的基本發展思路,并不局限于黑龍江省,完全可以在做題時遷移應用到其他條件合適的區域,舉一反三這個法寶,我們得用起來。
03
做完題再走~
1. 2019年,黑龍江省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1‰,常住人口為3751.3萬人,比上年減少21.8萬人。黑龍江常住人口減少主要是因為,人口:2. 虎林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其得名于橫穿境內的七虎林河,是滿語的音譯,意思是“沙鷗云集之所”。結合下圖,回答下列問題。3.(2021年遼寧卷)水稻是我國三大主糧之首,全國的水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其中東北地區貢獻較多。南方水稻主產區通過改良品種,提升口感和品質,擴大了市場占有率。據調查,近年來黑龍江省水稻生產成本和價格均高于江蘇省,但仍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黑龍江省的水稻生產也面臨著日益加大的水土資源壓力,表現為農業灌溉用水量大,主要依賴地下水,地下水的開采比例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以及長期的土地高強度利用,部分耕地質量下降。圖為2001~2017年東北地區不同海拔區間耕地面積和水稻增加面積占比統計圖。(1)分析東北地區水稻種植面積擴張的特征及主要影響因素。(6分)(2)分析黑龍江省和江蘇省水稻價格存在差異的原因。(6分)(3)針對黑龍江省水土資源壓力,提出該省水稻種植業的發展對策。(6分)
【解析】2019年黑龍江省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1‰,常住人口為3751.3萬,從自然增長方面來看,應減少約3.8萬人,題意表明,黑龍江省2019年比上年減少21.8萬人,因此有約18萬人是通過人口遷移而減少的,即凈遷出約18萬,遷出率高,D符合題意,排除ABC。2.夏季高溫多雨,能滿足水稻生長需要;地處平原,地勢平坦;黑土廣布,土壤肥沃;河流多,水源充足;冬季寒冷,害蟲不易越冬,病蟲害少。3.(1) 隨著海拔增加,水稻增加面積的占比呈減小趨勢,在海拔 0-60 米占比最高,海拔 300-500 米占比最低。影響因素:地形、水源。(2)黑龍江復種指數低,單位面積土地的水稻總產量小;灌溉用水、提高土壤肥力等農業生產成本高;黑龍江水稻品質更好。(3)培育耐旱的水稻品種;增施生物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https://www.moa.gov.cn/xw/qg/202209/t20220902_6408452.htmhttp://www.ce.cn/cysc/sp/info/202208/15/t20220815_37964246.shtmlhttps://www.sohu.com/a/161658024_275005http://www.gov.cn/xinwen/2022-05/19/content_5691293.htm#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