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谷豐
(2019-08-24首發(fā)在新浪博客)
重陽節(jié)前一天,我和老伴牽手游覽了美麗的愛情島--君山島。
君山島古稱洞庭山、湘山、有緣山,受舜帝和二妃的愛情悲劇及屈原《湘君》《湘夫人》等壯麗詩篇的影響,洞庭山改名叫湘山、有緣山,最后改為君山。傳說這里曾演繹一悲一喜兩個愛情故事,也叫愛情島。
從岳陽市區(qū)到君山島可以走水路坐船,也可以乘公交,我和老伴從站前坐公交來到君山島風景區(qū)。
景區(qū)門前有兩座雕塑,一位是唐代文學家“詩豪”劉禹錫的雕像,并刻有他的詩《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另一位是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雕像,并刻有他《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中的最后一首:帝子瀟湘去不還,空馀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君山島每年春秋季節(jié)最美,二三月山花爛漫,姹紫嫣紅,八九月洞庭湖水八百里,煙波浩渺。我們在10月6日來到這里,既看不到絢麗山花,也看不到壯闊洞庭,但傳說景物依舊。
我們見到的第一個景點是洞庭廟,始建于唐朝,二進庭院式,青瓦紅墻,雕龍畫鳳,前有九龍引柱。廟供奉洞庭龍王柳毅神像,目光前視,仿佛正在調節(jié)陰陽,抑止洞庭風浪。
八大金剛青除災金剛、辟毒金剛、黃隨求金剛、白凈水金剛、赤聲火金剛、定持災金剛、紫賢金剛、大神金剛分列兩旁,威武雄壯。
俗話佛家弟子三千羅漢五百,羅漢廊里數(shù)羅漢,男虛女實,可知自己何羅漢轉世和性格特點。
洞庭廟西南不遠是著名瀟湘八景之一——洞庭秋月。小亭曰云夢亭,取于孟浩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又因洞庭湖原稱云夢澤,旁秋月橋。據(jù)說八月這里會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況。
第二個景點湘妃祠,供奉湘妃——即虞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祠前石牌坊上書“遐邇德馨”,后面甬道兩邊蒼松翠柏。
湘妃祠整體結構為三進制,一進為四柱、三間、三殿牌樓式,深紅色的墻面雕著各式各樣的浮雕,兩側采用雙彈弓垛的騎馬墻。
門廳正面懸掛的黑色屏風上書寫清湖廣總督張之洞的長聯(lián),上聯(lián):九派匯君山,剛才向漢沔蕩胸,滄浪濯足。直江滾滾奔騰到,星沉龕赭,潮射錢塘,亂入海口間。把眼界洗寬,無邊空闊。只見那廟喚鷓鴣,亂花滿地,洲鄰鸚鵡,芳草連天;只見那峰回鴻雁,智鳥驚寒,湖泛鴛鴦,文禽戢翼。恰點染得翠靄蒼煙,絳霞綠樹。敞開著萬頃水光,有幾多奇奇幻幻,淡淡濃濃鋪成畫景。焉知他是霧鎖吳檣?焉知他是雪消蜀舵?焉知他是益州雀舫,是彭蠡魚艧?一個個頭頂竹蓑笠,浮巨艇南來。嘆當日靳尚何奸,張儀何詐,懷王何闇,宋玉何悲,賈生何太息!至今破八百里濁浪洪濤,同讀《招魂》呼屈子。
下聯(lián):三終聆帝樂,縱親見伶?zhèn)惤毓埽瑯s猿敲鐘。競響沨沨隨引去,潭作龍吟,孔聞鼉吼,靜坐波心里。將耳根貫徹,別樣清虛。試聽這仙源漁棹,歌散桃林,楚客洞簫,悲含蘆葉;試聽這岳陽鐵笛,曲折柳枝,俞伯瑤琴,絲彈桐柏。將又添些帆風櫓雨,荻露葭霜。湊合了千秋韻事,偏如許淋淋漓漓,洋洋灑灑惹動詩情。也任你說拳推黃鶴,也任你說盤貯青螺,也任你說艷摘澧蘭,說香分沅芷。數(shù)聲聲手撥銅琵琶,唱大江東去。憶此祠神堯阿父,傲朱阿兄,監(jiān)明阿弟,宵燭阿女,敤首阿小姑。亙古望卅六灣白云皦日,還思鼓瑟吊湘靈。長聯(lián)以抒情手法描寫洞庭湖四季變幻的景色,敘述長江兩岸紛繁復雜的歷史故事,熔山水風景、歷史人物、神話故事于一爐,洋洋灑灑,一氣呵成,把洞庭風光和歷史文化描繪得淋漓盡致,堪稱我國聯(lián)中一絕。
湘妃祠大門背面有一幅畫,左邊是堯帝,中間是舜帝,右邊是堯帝的兩個女兒、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 傳說堯帝禪讓給舜前,決定進行三年考察,為此把兩個女兒嫁給舜。在二妃的幫助下,舜通過考察成為上古時期最有作為的五帝之一。
兩側水墨畫《湘夫人》和《舜帝湘妃情九凝洞庭親》,介紹舜帝與二妃的愛情悲劇和淵德候的由來。相傳舜帝一次南巡,在永州九凝山與惡龍搏斗戰(zhàn)死。二妃知道后異常悲痛,哭了三天三夜,最后跳進洞庭湖,變成水神。二妃眼淚灑到竹子上形成斑斑點點,故名湘妃竹、斑竹。
二進為前殿,上懸“有求必應”額匾,殿頂下懸掛書協(xié)副主席李鐸書寫的李白詩“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下面中堂懸掛水墨丹青《二妃圖》,洶涌的波濤間,娥皇和女英兩位女神手持靈芝、瑞草翩翩而來。
三進為正殿,匾額黑底金字“淵德侯”。娥皇女英歿水后,被天帝封神為淵德后,張之洞修復湘妃廟時,尊湘妃二神為淵德侯。
大殿內供奉二妃塑像,八尊侍女塑像分立兩旁。過了斑竹林,從一條小路穿過,來到同心湖眼前豁然開朗。有緣橋旁是游船碼頭,我們“見”過世面,不想在這個小地方坐船玩。
向南眺望,洞庭湖水退回老遠,一片干枯裸露的土地,長著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我們沒按路旁導游圖標注的線路游覽,隨心所欲。呂洞賓的洗腳池等景點在山坡上,老伴不愿爬幾十級石階,坐在湖旁看小說等我。我一個人爬到山頂,看了洗腳池、朗吟亭、孔子塑像。
朗吟亭又名飛吟亭,傳說呂洞賓飛升仙界之所,又說是呂“朗吟飛過洞庭湖”之朗吟飛過處,故名。始建于北宋,為君子三十六亭之首。亭旁有仙人洗腳池。
這個有模有樣的建筑,原來是沒開張的酒店,立著風月無邊的石頭,頗像回事。
離開同心湖,我和老伴沿著盤山路走去看幾個亭子。路上沒碰上幾個人,走了幾千米才找到酒香亭。
景觀牌寫到:據(jù)《湘州記》載,君山上有美酒數(shù)斗,飲者即為仙。漢武帝遣欒已來求,果得酒。未進御,東方朔竊以飲。帝怒欲殺之,對曰酒有驗,殺臣臣亦不死,臣死酒亦無驗。遂赦之。每春時往往聞酒香,尋之莫見其處。亭建于北宋。
里邊還有兩個亭子,我們決定不去了,回程路過猴山,老伴上山看猴,我在山腳下看小說等她。
她回來說山上沒有幾個猴,并圈在籠子里。
我們一邊往回走一邊看沒看的景點,生肖園在愛情園東邊,有十二生肖雕塑和“生肖配對圖”,把生肖之間的關系分為“相沖、相配和中規(guī)中矩”,信則有不信則無。
柳毅井原叫桔井,傳說唐湖湘書生柳明英進京趕考,偶遇受財主迫害于荒野牧羊的龍女三公主,柳問明情由憤然為其尋桔井下海傳書,使龍女獲救。龍?zhí)右慌聦⒇斨靼税倮锴f園沉降為八百里洞庭。幾經(jīng)周折,情真義重的龍女與柳明英終成眷屬。人民為了紀念柳毅傳書,改桔井為柳毅井,并在井旁建有柳毅傳書享。
從游覽圖上看,飛來鐘就在柳毅井旁,我們登上南邊高崗,果然找到了銹跡斑斑的大鐵鐘。傳說是百姓集資給南宋楊幺起義軍鑄的,在夜里運上山。天亮義軍發(fā)現(xiàn)大鐘,以為神仙相助,天外飛來,故名飛來鐘。實際原為君山崇勝寺的古鐘,南宋淳佑五年,荊湖安撫制置使孟珙重修崇勝寺時復制。
下午一點半,我們走出君山島,坐公交回酒店。在站前的飯館里,品賞了洞庭湖里的炸魚,味道不錯。
----2019年10月7日寫于岳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