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后T2T時代的治療選擇
講者:李夢濤 整理:遲妮妮
T2T是RA治療的總原則,治療RA患者的首要目標是通過控制癥狀、預防結構性破壞、恢復正常的身體功能和參與社會及工作相關活動,從而最大化長期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通過評估疾病活動度來進行達標治療,并根據疾病活動度調整治療方案,能夠最優化RA預后。持續治療可帶給患者最大化的長期獲益,但迫于現實原因,減停藥為RA治療領域中的一個熱點話題。單從臨床癥狀體征來看,治療達標后的減停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傳統DMARD停藥復發率高,配合生物制劑可一定程度減量。生物制劑停藥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1.患者病程時間越短(早期RA患者)則維持停藥緩解率越高。2.停藥前的治療策略越積極(生物制劑啟用時間越早)則維持停藥緩解率越高。3.停藥前的緩解深度越深(疾病活動度越低)則維持停藥緩解率越高。生物制劑減量維持的效果優于生物制劑停藥。但從患者的影像學和功能等角度來看,生物制劑停藥可能導致病情的反復,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