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為大家簡述撰寫一篇SCI論文,如何進行科學的選題并做好相應的計劃。
選題一直是個讓人比較頭痛的問題,所謂萬事開頭難,如何選題困擾了很多科研人員。一個好的選題一定是經過長期的思考和實踐獲得的,這里簡述以下兩個要點:
1 科學選題
1.1 課題選擇和國際接軌
在國際期刊發表文獻,需要首先了解國際研究動態,選擇與領先的國際學術研究合拍的課題。選題方面應盡量符合主流而且有創新點。
1)大量地、仔細地閱讀文獻,先Review再Article,與同行探討,從中獲得啟示。
2)總結感興趣領域內尚未探討過但很有意義的課題;
3)總結爭論性很強的問題,反復比較研究方法和結論,從中發現切入點;
4)細致地擬定方案,論證可行性。
1.2 課題要有可發展性
課題可發展性對高水平論文的持續產出具有極大作用。發現和描述一個新的現象,解釋并證明造成這個現象的機制,從而得到結論和新發現的意義。通過不斷深入的研究,展示的機制越全面,證據越充分,論文能夠發表高IF雜志的幾率也越高。該過程十分艱辛,需長時間磨練,需要Patience和Passion。除了從文獻上獲得靈感外,實驗工作中的發現也是獲得更大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
2 選題之后的合理計劃
合理的計劃就是根據研究經費及時間,確定好研究方案,對于論文的發表層次有一個大致的規劃。時間規劃方面我們知道投稿到審稿人審稿一般需要2-4個月的時間,而要求修改一般要準備1-3個月的時間,復審一般是一個月的時間,那么不考慮拒稿的情況大概要半年的時間可以順利拿到接收函。這樣你可以很容易的根據你的時間結點制定計劃。
良好的計劃之下,我們才可能清晰明了的表達文章主題,提供可信的數據以及令人信服的結論。實驗工作開展前需要反復推敲的幾個問題:
1)做研究之前:結果能不能發表?發表在哪里?
2)搞清“寫什么、發哪里、與同類研究有何出色之處“。
如果上述不清晰,則繼續去看文獻,思考如何文章構架,要知道別人是如何討論的、要知道自己的研究數據是不是說明了與別人不同內容或別人沒有做過。
開始信心滿滿的實驗了,建議同時開始書寫SCI文章的材料與方法部分,隨著結果一步步的展現,也開始書寫Result部分。文章并不一定要從Introduction開始書寫,從你最熟悉了解的部分開展,會有漸入佳境的感覺,越寫越有興趣,當你寫完討論部分,摘要也自然一氣呵成。后續我們將會為大家逐一整理各個部分的書寫要點,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投稿前擔心自己的英語不過關?
我們可以幫到您!
我們為醫學工作者提供專業論文潤色服務,編輯80%來自哈佛醫學院的博士和博士后。
以3500 words文章為例,價格低至1985元!若需快捷服務,還可以選擇3天服務周期,周四提交,周日即可獲得修改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