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朗星稀,暗藍色的天幕漾著層層粼粼,如灑了一地的碎銀。
晚風微醺,淡淡的風夾雜著悠遠沁人的香味,似置身于空谷幽蘭。
稀疏的鑲嵌在長空的幾顆未名星,那是含淚的微笑。諸君幾多歡喜幾多愁,因果報應,且報應不爽。
是夜,暗香浮動,沉香隱隱。然而,有那啟明星亮起便要臨身的風吹雨打(指當時一群人犯錯誤,被查夜老師抓到并當場通知那位班主任——即我后來曾臆想寫篇洛神賦來“頌她”可惜未能成行的主角,我們已經明確知道第二天要面臨一場酷刑了),此番,又是一個輪回。是諸位靈臺積垢,神欲蒙塵。
悄無聲息的一個自轉、一個轉彎、一個輪回,十字路口的抉擇,是韓君。
滿目凄涼的一個顫身、一聲脆響、一聲鞭笞,慘然蔑笑的不屑,是韓君。
還有四面楚歌,悲憤無語。
馮君巧舌如簧,舌綻金蓮,天花亂墜。王君但求無過,明哲保身,滿面疾苦。張君黯然無語,一言不發,偶有所言,亦全然為了渡己。
義比鐵堅,鐵已腐朽。情深似海,海枯石爛,滄海桑田。
問天下誰最坦蕩?惟鄙人當仁不讓!諸君如是想。
舉頭三尺,師若神明,明察秋毫,與無關人士秋毫不犯,而對于敢犯上作亂者,亂棍加身,真乃賢師、嚴師、名師也(幸虧這幾句當初沒被她看到,否則我很難想象到底會發生什么,但總之得會讓我銘記五內吧)。
諸君皆臭名昭著之輩,罪不可恕,恕之人神共憤,天地不容,恩師如是想。然愚生不敢茍同:言論諸君之自由,星夜臥談,焉知不能有隆中臥對之效?暢談古今,筆指中外,焉知不能成雄辯名家?在下之言,指區極廣,他人之所思,諸君皆朽木不可雕也。種種前景,似力有不怠,以諸君之才思,唯遐思空想耳。殊不知,凡事未及便無準。悲哉!哀哉!人心喧囂,世風日下,無怪乎泱泱華夏,泱泱華夏,亦不過如此,察列強之顏色,逞口舌之風,卻難顯手腳之勇。
今日之役,諸君難復往日之情分,君子不屑交與白丁,然孔圣人亦要為斗米勞頓,卑躬屈膝,倘若無田間農夫勤于耕作,何來君子圣人口體之奉?食民肉,啖民血,卻難解民情,恩師此著,未免著了俗象,為人所不恥。
韓君悵然若失,為夢白頭。馮君恃才傲物,難免凄涼。王君一表人才,大智若愚,可惜年少老成,誰之傷痛誰之禍?鄙人已不需多說,余公皆扯線木偶爾,可笑!可嘆!可悲!
須臾日,吾輩萬丈豪氣所指之處,天地莫不為之開,風云莫不為之散,鯤鵬展翅九萬里,吾輩亦可扶搖直上!
雖然如此,不過如此,即使如此。唉,諸君無奈!
試看腳下,當如何掃這一地雞毛?
文 | 張玉龍
寫于2010年6月
〖 原文手稿 〗
胡適先生曾說要“言之有物”,可那時生活內容單調,確實無甚物可言,只好以小見大,扯雞毛蒜皮學圣人作文章了。
這篇日記大概是寫于事發當晚或第二天——事情起源于晚上學校宿舍熄燈后與文中的韓君、馮君幾位同學在閑聊,只不過那時學校有規定,熄燈后不準說話,值班領導和生活老師又都異常嚴格,稍有不慎,就得第二天被老師武力教育。
事實上盡管如此,依然不能阻止我們寢室里喜歡夜聊的風氣,直至今日,我并未覺得這是一件錯的事情。當然,就是偶爾會打擾別人休息,不過學生時代精力旺盛,往往是我們聊著聊著,其余人也被我們的氣氛帶動,繼而也參與進來,常常由開始的兩人閑聊擴展為三人四人...甚至還要因為一個話題而分為正反兩方。
總之,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具體的聊天內容實在難以想起,應該是有關于生活瑣事、某男生喜歡某女生、哪個老師大家比較喜歡、最近奇葩的事情等等較多。反正就是天南海北、各種各樣的八卦事兒吧。討論家庭的較少,大概問題少年往往最是不愿提起家庭故事的。討論未來與理想的內容也較少,足以說明我們在那時并未具備多少天賦,因此也未能在學生時代有過驚人的壯舉或言論,故而這一群人里,至今都是一池魚蝦,誰也沒有躍龍門。
文中的韓君那時是一位非常有才氣的同學,我常認為,在班里就只有他和前文提及的趙龍帥和我相近。但大概也緣于家庭變故及其他原因,在這條路上并未走太遠,頗有些令人惋惜。
不過堅持寫東西也不見得受待見到哪里去了。
“四面孤歌,悲憤無語”,大概就是對他那時的寫照吧,他是個會有一些個人想法的人,但沒奈何成績總是落后些,成績不好,就只能被一票否決了。
一段時間未見他了,希望他會越來越好。
馮君是睡在我上鋪的同學,其人屬于上課時挺喜歡接話茬的那類人物,故而會用巧舌如簧來形容。跟他聊天話題還是挺多的,雖然并不總能聊到一起。后來久未見,也就再無交集。
王君已記不清究竟是誰了,印象里平素話較少,出風頭的事情幾乎不干,很低調。后來我離開學校,也就淡忘了。
張君大概是指我自己了吧?這是從那句“亦全然為了渡己”才回想出來的。因為在那個處境,實在是步履維艱,根本沒有實力和勇氣敢于把大家的錯誤一肩挑,所以“問天下誰最坦蕩?惟鄙人當仁不讓!諸君如是想”一句,其實大家都想找個臺階來讓悻悻的心理更踏實一些吧。
第十二段,主要闡述的還是大家在老師印象里都是一身毛病,總要充當殺雞儆猴故事里的雞。但總是心有不甘,少年時代總不喜歡被人否定,哪怕是有道理的、善意的。
“察列強之顏色,逞口舌之風,卻難顯手腳之勇”一句,實在是年幼見識不足。以今日論,中國已屹立于世界強國前列,短短幾十年間的進步足以震古爍今。縱然在某些方面尚有欠缺,譬如被人指摘的外交手段不夠強硬、領導們層出不窮的作風問題,但總列這些清單好與自己的自卑屬性相得益彰,實在是腦瓜不健全的表現了。當然,國足這個梗是任誰也沒辦法袒護的了了。
第十三、十四段的描寫大概是說在那樣的一個處境下,大家犯了錯,既無力擔當,見面有時便不免尷尬。而老師把大家逼到那樣的處境,自然不被人所喜。其實始作俑者還是少年時期的心思活絡,事兒太多吧,所以總得受成長經歷的打磨。
接下來的內容就屬于窮嘚瑟的言為心聲吧。
文章的收尾,實在是對局面的一籌莫展:當時一群人從床上被拽下來罰站,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對第二天要面臨的懲罰實在有些不寒而栗。于是就感慨如何掃這一地的雞毛了。
這一地雞毛,就是有歡樂、有苦澀總之是成長的片段吧!
要高考了,想起來自己參加高考前夕的場景,感覺也并不是很遠。
真的祝愿考生們都能有好的發揮。現在努力了,將來便不會埋怨現在的自己不用心了。
落筆于2018年6月7日凌晨
《名堂集》主要分享了作者早前的一些文字,目的更多的在于展現少年時期自己的一些想法,準確的說是作為一個叛逆少年的想法,有煩惱、有想象、有潛意識的訴求,所以作者會用自己的語言,去試圖解析一下那時的自己,以及完成那時未了的心愿——讓這些昔日里異常在意的文字有機會重見天日,也希望會帶給大家一些思考。
除此之外,會根據情況分享一些近期的隨筆、小詩等等。
聲明:本平臺為原創文字展示平臺,出于對文字的尊重、對一名文字愛好者的尊重,轉載請注明出處。
▼愿你喜歡這些青澀的文字,看見年少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