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第四十三卦澤天夬
【王明光:互卦與變卦】
43澤天夬,上兌下乾。
互卦:01乾為天。
初九:變卦為28澤風大過。
九二:變卦為49澤火革。
九三:變卦為58兌為澤。
九四:變卦為05水天需。
九五:變卦為34雷天大壯。
上六:變卦為01乾為天。
【香港啟福閣:詳解六十四卦】
易經第四十三卦,澤天夬,上兌下乾。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釋〗
兌上乾下,卦名稱作“澤天夬”。“序卦傳”說:“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意思是增益不止一定會決口,所以在益卦之后接著是夬卦。增益到容納不下的時候,自然會決開口子流出來,這是把決講成崩決、潰決。
“夬”本來是拉弓時戴在大拇指上的護套,弦由護套上彈離,所以有決斷的意思。大凡夬旁的字,如決、快、訣、缺等,都有離的含意。夬卦有五個陽爻,一個陰爻,是強大的陽,將陰切斷的形象;所以稱作夬卦。這一卦,也是“消息卦”,代表三月。
這一卦陽盛,象徵君子勢力強大,僅有少數的小人,有待驅除。但仍應在朝廷上,先宣告他們的罪狀,然后以誠信號召群眾,合力將小人排除。不過,小人詭計多端,仍然會有危險,不可掉以輕心。所以首先應當告知自己領地的人,先獲得支持,不可立即動用武力,這樣進行,才會有利。亦即,本身應先有萬全準備,然后才可以發動攻擊。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釋〗
夬卦,顯揚于王者朝庭,有孚信呼號,有危厲。從封邑告急,不利于戎武,利于有所前往。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釋〗
夬是決去的意思,剛健決去柔順。剛健而喜悅,決去又能和洽。顯揚子王者朝廷,是柔爻登乘在五個剛爻之上。有孚信,呼號有危厲,是有危厲才能光大。從封邑告急,不利于戎武,是上到了窮極之處。利于前往,是剛爻長到最后就會終止。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釋〗
大澤到了天上,就是夬卦。君子從中得到啟示,要把利祿施布給下邊,自居有恩德則應禁忌。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吝。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釋〗
前面的腳趾健壯,與大壯卦“初九”的字句相同;不過,夬卦陽剛的伸長,比大壯卦又進了一步。“初九”是下卦“乾”,亦即剛健的一部分,所以壯大,意氣洋洋,要往前走;然而,卻在最下位,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不能勝任決斷小人的使命。所以,事先必須有萬全的策畫與準備,否則失敗。“象傳”說:不能勝任而勉強前往,必然是災難。
這一爻,說明決斷小人,要先有萬全準備。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象曰:莫夜有戎,得中道也。
〖釋〗
“惕”是憂懼,“莫”是暮的本字,“恤”是憂患。“九二”正當要將小人決斷的時刻,剛爻柔位,正象徵剛柔并濟,不會沖動冒進。“九二”又在內卦的中央,能把握中庸的道理;所以,能夠時刻憂懼警惕,呼叫提醒防范敵人的襲擊,就是夜間遭遇敵人的攻擊,也不必耽心失敗了。
這一爻,說明決斷小人,應提高警覺,防范反擊。
九三:壯于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釋〗
“頄”是顴骨。“九三”是剛爻,而且在一連三個剛爻的上方,超過了中位,剛強過度。因而,決斷的決心,顯現在臉上,以致招致小人的憎恨,給以反擊,結果兇險。而且,“九三”在這一卦中,是唯一與上卦有相應的一爻,而相應的“上六”,卻是陰柔的小人,雖然有決斷小人的決心,卻被其他許多剛毅的君子懷疑,是與小人妥協。但陰陽調和成為雨;因而,“九三”就像在單獨行動中遇到雨,被淋濕而心中氣忿。不過,“九三”本身是有決心的君子,最后還是將小人決斷,不會被他人責難。
這一爻,說明決斷小人,應隱忍不動聲色,在暗中進行。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釋〗
“次且”即趑趄,徘徊不能前進的意思。“九四”陽爻陰位,又不在中位,象徵心中遲疑,坐立不安,就像屁股上的皮膚剝落,無法坐穩一般;以致進進退退,遲滯不前。又,上卦“兌”是羊,牽羊的要訣,是跟在后面,讓羊自由自在的走,如果在前面拖拉,羊就不會前進。所以,要像牽羊一般,不可爭先,跟隨其他的陽爻前進,才不會發生后悔的后果。不過,在決心決斷小人的時刻,無論如何容易沖動,雖然聽到這樣的忠告,恐怕也不會相信。
“象傳”說:所以遲滯不前,因為“九四”的地位不當。所以不聽忠告,因為愚蠢,將聽到的當作耳邊風。
這一爻,說明決斷小人,既不可遲疑,也不可沖動。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釋〗
這一“爻辭”不容易了解。“莧陸”是草名,有關陸、莧菜等多種說法;總之,是一種柔脆多汁不容易乾的草。“九五”在這一卦五個陽爻的最上方,是這一卦的主爻,也是決斷小人的主角。然而,與“上六”的小人接近,態度曖昧就像莧陸一般潮濕。但“九五”陽爻陽位,在上卦中央的君位,剛毅中正,有將“上六”決斷的決心;又不失中庸之道,不會沖動偏激,所以不會有災難。
“象傳”進一止步的解釋:“九五”接近“上六”的小人,最理想的手段,是以感化的方式,使其改過遷善。以力量將其決斷,雖然沒有違背中庸的原則,但畢竟沒有將中庸的道理光大。
這一爻,說明決斷小人須把握中庸原則。
上六:無號,終有兇。
象曰:無號之兇,終不可長也。
〖釋〗
“上六”陰爻,是要被決斷的小人,在被窮追不舍的情形下,就是大聲呼號;也不會有人理會,最后難逃兇險。“象傳”說:小人就高踞在君子的頭上,最后也不能長久。
這一爻,說明小人遲會被決斷。
〖卦意〗
夬卦,闡釋消除邪惡的原則。過度增益,必然又會盛極而衰,小人勢力再度伸長,又得將其決斷。小人詭計多端,決斷小人不能不戒慎恐懼,首先應有萬全準備,不可妄動。應當剛柔并濟,提高警覺,不可冒進。應當不畏非議,隱忍不動聲色,暗中進行,把握時機,一舉殲滅,以免被反擊。既不可遲疑不決,也不可沖動,應有決心,審慎行動。決斷小人,應把握不偏不激的中庸原則;最理想的方式,是用柔,以感化使其改過遷善。總之,小人勢力,無法長久,雖得意一時,終將毀滅。
〖六爻占卜〗
澤天夬卦;上兌下乾,中存乾象,陽決陰之時,五陽獨亢,一陰至柔,陽為君子,陰為小人,是卦陽多陰少,無小人莫養君子,莫能行并剛健,又無柔德可以濟之,必致兇惡,君子得之,則為夬決之象。
夬者決也,卦中缺父母,以坤卦第二爻巳火父母,伏于本卦第二爻寅木之下,寅木是飛神,巳火是伏神,木生火,火長生在寅,謂之飛來生伏得長生。
【河洛理數:歲運六十四卦訣】
易經第四十三卦,夬卦
總訣: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戌。利有攸往。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主訟多豐足,施恩及下宜。大人宜相見,有勵不成危。
綠柳堤畔貴人來,半是憂疑半是猜。好把舊謀重改變,莫教空去卻空回。
初爻訣: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欲決未決,欲行未行。為吝尚多咎,憂患氣盈門。
暗中明,明中暗。去就兩無功,莫下餌魚線。
二爻訣: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惕若無憂懼,號呼須自防。卒然防禍患,終可免禍殃。
浪內萍無定,山前木有凋。穿生悔吝,無望鶴沖霄。
勿信暗中憂,到老展眉頭。孤舟煙火靜,只怨向中流。
三爻訣:壯于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情慮生私愛,除之決不疑。時間雖慍怒,終可免憂疑。
伏虎前來去莫狂,足生一疾去東方。獨行遇雨期無咎,滿日花開道路傍。
人在舟中,幸得入海。到底無言,一時驚駭。
四爻訣:臀無膚,其行且次,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象曰:其行且次,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牽生反次且,如何云生澤。悔吝有道貞,四九無咎責。
意躊躇,心恍惚。一朝云倦舒,清風和明月。
五爻訣: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處正攻邪佞,誰人敢抗衡。用剛無大過,貴在得中行。
大君為立德,夬決在中行。無咎樂日至,天然慶及庭。
難、難、難,忽然平地起波瀾。易、易、易,談笑成功終有遂。
上爻訣:無號,終有兇。
象曰:無號之兇,終不可長也。
女泣江邊水,冥行終有兇。一逢西北去,棄鹿卻尋功。
千里其徘徊,休傾別后杯。暮天人影散,遲日照松梅。
【南懷瑾、徐芹庭:白話易經】
第四十三卦:《夬卦》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白話〗《夬卦》象征果決:在君王的宮廷之上當面宣揚小人的罪過,誠心實意地大聲疾呼,告誡人們危險依然存在;告訴國人,不利于動用武力;利于馬上前去有理有節地解決問題。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白話〗《象辭》說:《夬卦》的卦象是乾(天)下兌(澤)上,為湖水蒸發上天,即將化為雨傾注而下之表象,以此象征決斷。君子從中得一啟迪:應該自覺地向下層民眾廣施恩德,否則如果高高在上,不施恩德,就會遭到忌恨。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白話〗初九,前面的腳趾粗壯,若急匆匆前去,不能完成制裁小人的使命,還會遇到災禍。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白話〗《象辭》說:初九爻地位最低下,本應該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卻輕率急躁地前往,孤軍深入只能遭到失敗。不僅完不成制裁小人的使命,還會給自身帶來災禍。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白話〗九二,忽然聽到驚叫聲,深夜里小人來犯,用不著擔憂。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白話〗《象辭》說:“深夜小人來犯,用不著擔憂”,這是因為九二爻處在下卦的中位,能夠信守中庸之道,盡管遭到小人的騷擾,終究是有驚無險,可以化險為夷。
九三,壯于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白話〗九三,顴骨高突怒容滿面,去與小人較量必然有兇險;若是以君子氣度毅然決然地前去,即使遇上大雨渾身濕透而心懷惱怒,卻不會有任何災禍。
《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白話〗《象辭》說:“若是君子氣度毅然決然地前去”,不露聲色地與小人周旋,就能夠避免打草驚蛇引起不測,又可斬斷感情糾葛,避免優柔寡斷,因而不會遇到災禍。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白話〗九四,屁股上蹭破了皮,前去制裁小人的行程必然步履維艱;若是緊緊牽著羊(象征陽剛)行走,就不會出現令人后悔的事,無奈聽了這話的人并不相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白話〗《象辭》說:“前去制裁小人的行程必然步履維艱”,是因為所處位置失當,處處受到君王的掣肘,好像屁股蹭破了皮,走起路來十分艱難。“無奈聽了這話的人并不相信”,說明處境艱難,別人建議他借重強有利的陽剛君子的幫助,他卻聽不進去,聽覺正常而決斷不明。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白話〗九五,毅然決然地做出決斷,一舉懲處小人就像鏟除莧陸草一樣,只要注意時時信守中庸之道,就不會遇到災禍。
《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白話〗《象辭》說:“只要注意時時信守中庸之道,就不會遇到災禍”,表明盡管處在尊貴地位,要解決小人為亂易如反掌,卻也不能做得太過分,要恰到好處才能避免災禍。這也說明堅守正道的舉動并未大放光彩,僅僅起到免除禍殃的作用而已。
上六,無號,終有兇。
〖白話〗上六,嚎啕大哭也沒有用,最終必然有兇險臨頭。
《象》曰:“晚號之兇”,終不可長也。
〖白話〗《象辭》說:“嚎啕大哭也沒有用,最終必然有兇險臨頭”,表明上六以陰柔小人凌駕于陽剛君子特別是君王之上,是眾矢之的。其倒行逆施的狀況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最終難以逃脫被制裁的命運。
【劉大鈞、林忠軍:周易古經白話解】
夬(四十三)
經文:
夬①:楊于王庭,孚號有厲②。告自邑,不利即戒③,利有攸往。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④,為咎。
九二:惕號,莫夜有戒⑤,勿恤。
九三:壯于頄⑥,有兇。君子夬夬⑦,獨行遇雨若濡,有慍⑧,無咎。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⑨。牽羊悔亡,聞言不信⑩。
九五:莧陸夬夬⑾。中行無咎。
上六:無號,終有兇⑿。
注釋:
①夬:卦名。有決斷之意。
②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在王朝庭上宣揚公布事情,竭誠疾呼有危險。揚,宣揚、張揚。
③告自邑,不利即戎:告誡自己封邑內的人,不宜立即動武。邑,城邑。戎,兵,此引申為用兵。
④壯于前趾,往不勝:前腳指傷,前往不勝。壯,傷
⑤惕號,莫夜有戎:因恐懼而大呼,黑夜里有敵情。惕,恐懼。莫,即幕。戎,兵戎。
⑥壯于頄:傷了臉面,頄(kuí),顴。即臉面。
⑦君子夬夬:君子決然而去。夬夬,決然而去之狀。又說借為趹,為行疾之貌。帛《易》作“缺”。“缺”古人解作“去”,以文觀之當以帛《易》為是。
⑧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獨行遇雨而被淋濕。生了一肚子氣。若,而。濡,沾濕。慍(yùn),怒,恨。
⑨臀無膚,其行次且:臀部無皮,行動趑趄困難。臀,臀部。次且,即趑趄,行動不便狀。
⑩牽羊悔亡,聞言不信:牽羊而行可無悔事,聞此言卻不相信。悔亡,即亡悔,亡,無。
⑾莧陸夬夬:山羊健行決為不滯。莧(xiàn)陸,古人多解,有說“莧陸”為草名者,有說獸名者,有說“莧”作“莞”。陸,作和睦者等。依《說文》解“莧”為“山羊細角者”。元、明講《易》者多從之,今亦依此說。
⑿無號,終有兇:無呼號,最終有兇。
今譯:
夬:在王朝庭上宣揚,竭誠疾呼將有危險。告誡自己封邑內的人,不宜于立即動武,利有所往。
初九:腳前趾受傷,前往不勝,為有災咎。
九二:驚懼大呼,黑夜有敵情,(但)不必憂愁。
九三:臉面受傷,有兇。君子決然而去,獨行遇雨而被淋濕,雖然氣憤,卻無咎害。
九四:臀部無皮,行動趑趄困難,牽羊而行則悔事消亡,聽者不信。
九五:山羊健行而去,由道正中行之無咎害。
上九:無呼號,最終有兇。
【香港媽祖文化網:圖解易經】
易經第四十三卦、兌上乾下、澤天夬。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譯文:夬卦澤上于天,高天飛云。決斷,決去,斷絕關系,果斷,了結,結束,切斷,消除夬卦。國王正在宮里看表演,忽然傳來呼號:“有敵人來侵犯!”稟告來自邑中。不宜動用武力,才有利于前往行事。
大象:大凡夬旁的字,如決、快、缺等,都包含離的含意。夬卦有五個陽爻,一個陰爻,是強大的陽,將陰切斷的形象;所以稱作夬卦。這一卦陽盛,象征君子勢力強大,僅有少數的小人,有待驅除。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吝。
譯文:壯士的前趾受傷了,繼續前進,會招禍害。
啟示:去除小人應量力而行,不可盲動。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譯文:又傳來驚懼的呼號,傍晚有敵人要來了,不要擔憂。
啟示:隨時戒備,警惕反擊。
九三:壯于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譯文:顴骨受傷了,是很不吉利的。他一人獨行遇到了雨,衣服被淋濕了。不過,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災咎。
啟示:對手強大,則隱忍待機。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譯文:臂部無肉,走路非常困難,所以牽一只羊拖著他,他的災難便消失了。問他是如何吃虧的,他也說不清楚。
啟示:除奸應切忌猶豫不決,進退失據。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譯文:細角山羊在路中間跳躍,沒有什么災難。
啟示:除奸要堅守正道。
上六:無號,終有兇。
譯文:沒有發出號聲,終于發生了不利的事。
啟示:邪惡必然滅亡。
總綱:《夬》卦認為君子應以決斷的氣勢,清除陰柔、小人。但要注意保持和平局面,做得令人心悅誠服。君子必須注意三點;一是公開暴露小人面目,二是教育民眾警惕小人,三是采用非武力的手段。提出這三點依據,在于此卦中的陽剛增長,占有極大優勢;陰柔衰退,已成強弩之未。換言之,消除邪惡應把握時機,堅決果斷,一舉殲滅。如果誠惶誠恐,遲疑不決,必后患無窮。
〖澤天夬箴言〗
做事果斷,行動能令人心悅誠服。小心戒備危險,不要以惡制惡,應寬容地做好防范。
【香港啟福閣:鐵算盤占卜】
43、澤天夬、蛟龍登天之象、羝羊喜觸之意、(兇)。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評:乾兌相刑,惡聞其聲,文字契約,事易不成,必須剛斷,始得吉享,善者無咎,惡者改更。
此卦上兌下乾,夬者決也、潰也,有散亂而物破之意,和順則無咎,剛強則人心離,災害至,有疑惑,有破財之兆,有遇災難之意,然而有外助,可以做人的首領。
坤宮之起,此卦乃剛強太過,性急便應當心傷害事體,又雖為大器決斷之人品,但柔和而不能忍耐,詳鈿說時,恰如十六夜的月,外觀照耀得很亮,盈則必缺,從此要一天一天缺起來了,所以事物有破潰之兆,萬事不可怠于注意,不想前后,做出無謀之事來,必定會后悔,做成無可挽救,恰如小羊在籬上擦頭,以為很樂,不料彎曲的羊角,插入籬中,變成進退不能的命運了,應當勿輕易聽信人家的甜言,又此卦頗多苦勞,住所亦然,又心中有苦而不安之意,與人中絕之意,應當謹慎。
【來源已失:六十四卦詳解】
第43卦、澤天夬(夬卦)、決而能和、上上卦。
象曰:蜘蛛脫網賽天軍,粘住游蜂翅翎毛,幸有大風吹破網,脫離災難又逍遙。
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兌)相疊。乾為天為健;兌為澤為悅。澤氣上升,決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潤萬物。五陽去一陰,去之不難,決(去之意)即可,故名為夬(guài),夬即決。
事業:處在興盛階段,但已孕育著普遍的危險。務必施恩澤給他人,勿居功自傲,主動團結他人,不干冒險的事。時時提高警惕,防止小人的破壞。但不可莽撞,應持和緩的手段去決斷小人,避免過猶不及。
經商:市場正在走向衰落的狀態,不宜大量活動,隨時注意轉向。開拓新領域時,加強同他人的合作。但務必充分注意別有用心的奸詐小人趁機搗亂和破壞。
求名:虛心求教,充實自身實力。但應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自大。更不可同小人合流,徒虛名而敗壞事業。
外出:不宜過于頻繁,以逸待勞最佳。外出旅行吉利。
婚戀:防止上介紹人的當,也應注意對方的目的。
決策:性格矛盾,往往表面剛強而內心虛弱,在關鍵的時刻,敗壞事業。虛心聽取他人勸告,切勿魯莽,多謀深思,用柔和的態度待人處世。
【來源已失:六十四卦解釋】
第四十三卦、夬、澤天夬、兌上乾下。
蛟龍登天之象、虧中有益之意。
大象:澤水積滿而泛濫成災,滔天之勢。又五陽爻之盛勢必除去唯一陰爻,故一陰孤立。
運勢:目前雖吉,但困難及變動正在蘊釀中,宜提高警覺,忌驕傲,防口舌是非。
愛情:決裂之象。但多為男方摒棄女方之象。
疾病:病情重宜速治,防頭部、呼吸系統、腫瘤等疾。
失物:相信失物已經損壞,不能尋回。
訴訟:不宜與人爭執,因勢孤力弱,宜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卦爻辭注解〗
《夬》卦:(有人以軍功被)舉用于王庭,(他獻的)俘虜號哭。
有危險的事,從邑里來報告。出兵不利,有所往有利。
初九:傷在前腳趾,出去不行,成為災多。
九二:警惕呼號,夜里有敵兵來,不用。
九三:傷在面顴骨上,有兇象。君子急急地獨個兒走路,碰上下雨,被淋濕,有不快,無害。
九四:臀部沒有肉,他的走路困難。牽著手,無悔。聽人說話,不相信。
九五:山羊在路中跳得很快,無害。
上六:(小人)不用號哭;最終有兇險,(被排斥)。
【龍隱網:周易六十四卦爻辭詳解】
澤天夬第四十三
〖原文〗
夬①:揚于王庭,孚號②:“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③。”利有攸往④。
〖譯文〗
夬卦:王庭里正跳舞作樂。有人呼告:“有敵人來犯。”邑中傳來命令:“出擊不利,要嚴陣以待。”筮遇此爻,出外旅行則吉利。
〖注釋〗
①夬(guài),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乾下兌上)。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乾,乾為天,兌上乾下,有洪水漲上天之象。洪水滔天,必沖決堤防,所以卦名曰夬。夬,《序卦:“夬者,決也。”
②揚,《禮記?樂記》:“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干,兵器,今猶干戈連語。干揚,即以兵器為道具起舞。即所謂武舞。孚號,即呼。
③戎,武裝,這里指軍事行動。即戎,猶言投入戰斗。
④利有攸往,李鏡池說:“是占行旅,不連上讀。”
〖原文〗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①。健而說,決而和。“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②。“孚號有厲”③,其危乃光也④。“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⑤。
〖譯文〗
《彖辭》說:夬,就是決斷的意思。夬卦剛眾柔弱,剛能決勝于柔。上卦為兌,兌義為悅;下卦為乾,乾義為健。剛健而又和悅,敢于決斷而又能和睦相處,這是夬卦的品德。“小人被舉用于王庭”,這是因為上六陰爻居于全卦陽爻之上。“小人竊位,發號施令,聲厲詞嚴”,小人得勢,蘊藏著危機,而且是普遍的危機。“邑中傳來命令說出擊不利”,因為發兵出戰,崇尚武力,這是窮困之道。“利有所往”,是說上六之爻,孤懸獨立,陽剛之爻再增進一步,則全卦純陽,意味著小人消退,君子得勢。
〖注釋〗
①剛決柔,本卦初、二、三、四、五爻均為陽爻,為剛;僅第六爻為陰爻,為柔。陽剛強盛,陰柔弱小,故曰“剛決柔”。
②“揚于王庭”二句,《彖辭》認為本卦上六為陰爻,居于五陽爻之上,是小人凌駕群賢,陰柔凌駕群剛之象。
③孚號有厲:《彖辭》解“孚號”為號令。解“厲,為嚴厲。正緣它所理解的小人“揚于王庭”的意思而來。
④危,危險。
⑤長,增長。夬卦下五爻皆為陽爻,為剛,再上進一位,則全卦之爻皆陽,陰柔徹底消退。比喻去盡小人,留得滿朝君子。
〖原文〗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譯文〗
《象辭》說:本卦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乾,乾為天,可見澤水上漲,澆灌大地,是夬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從而澤惠下施,不敢居功自傲,并以此為忌。
〖原文〗
初九:壯于前趾①,往,不勝為咎。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譯文〗
初九:腳趾受傷,仍然繼續前進,將因為腳力不勝而遭致災難。
《象辭》說:腳力不勝而繼續行進,將遭災難。
〖注釋〗
①壯,借為戕,即傷。
〖原文〗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①。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譯文〗
九二:恐懼地驚叫,夜間有敵來犯,但不足為患。
《象辭》說:有敵來犯,不足為患,因為九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像人得中正之道。
〖注釋〗
①惕號,驚礙。莫,古暮字。戎,這里指兵戎之災。恤,擔憂。
〖原文〗
九三:壯于頄①,有兇。君子夬夬獨行②,遇雨若濡,有慍③,無咎。
《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譯文〗
九三:顴骨受傷,這是兇象。君子匆匆忙忙地獨個兒行路,碰上了雨,全身淋濕了,令人很不快,但沒有災難。
《象辭》說:君子匆匆忙忙地獨個兒行路,但最后沒有災難。
〖注釋〗
①壯,借為戕。頄(qiú求),顴骨。
②夬夬,借為趹趹,急定貌。
③濡,濕。慍,惱怒。
〖原文〗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①。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譯文〗
九四:臀部受傷,走起路來踉踉蹌蹌。牽羊上路,悔恨丟失了羊兒,這是由于對別人的告誡不相信。
《象辭》說:行路艱難,因為九四陽爻而居陰位,像人處境不利。對于別人的告誡不相信,說明聽覺雖好,但不明事理。
〖注釋〗
①次且,借為趑趄。馬融說:“卻行不前也。”
〖原文〗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①,無咎。
《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②。
〖譯文〗
九五:細角山羊在道路中間蹦蹦跳跳,筮遇此爻無災難。
《象辭》說:行中正之道,僅稱無災難,大概是沒有將中行之道推廣施行。
〖注釋〗
①莧,王夫之《周易稗疏》:“莧字當從*,而不從艸,音胡官切。山羊細角者也。”《說文》莧部:“山羊細角者,從兔足。”陸,借為踛,跳而跑。中行,道路中間。
②中行無咎:《象辭》解“中行”為行中,猶言行中正之道,與經意有異。光,借為廣。
〖原文〗
上六:無號①,終有兇。
《象》曰:無號之兇,終不可長也。
〖譯文〗
上六:狗在哭叫,預兆著終將有兇險之事。
《象辭》說:國無號令,其勢必遭兇險,說明國運衰微,終不可保。
〖注釋〗
①無號,高亨說:“無,當作犬,形似而誤。號,哭號。古人以犬號為兇兆。《器子。兼愛》下篇:‘昔者三苗大亂,犬哭于市。’是其例。故爻辭言:‘犬號,終有兇。’”《象辭》認為無號即無號令,與經意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