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忘不了餐廳2》中,黃渤在和病人的家屬交流時,提到自己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癥)的父親曾經走失,在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為了能讓父親得到更好的照顧,想把老人送去養老院,但作為公眾人物,他又擔心會承擔不孝評價的壓力;而孔繁漪老人的兒子也提到,去年把母親送去養老院的時候,也受到了一些親戚朋友的責備。
忘不了餐廳中,店長黃渤與李娟教授還有幾位阿爾茨海默病老人家屬交流(源自騰訊視頻)
《忘不了餐廳2》視頻截圖
小編不禁聯想到,前陣子很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也出現了父母住養老院的情節:顧佳不放心爸爸獨自生活,想要爸爸跟自己同住,可是顧爸爸一口回絕怕給女兒帶來麻煩,并提出要住進養老院去。
有些父母會覺得自己老不能幫上兒女忙,起碼不要給兒女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但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兒女將父母送去養老院,就會被認為是一種逃避責任的“不孝”之舉。
圖片來源:網絡
那么,那些住養老院讓護理員照護的老人家的子女都是不孝的嗎?那些親自照護老人的子女就真的孝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現實中確有不少案例,
那些被子女送到我們養老院的老人家在我們養老院里活的一點都不比家里差!更多是過的更好!
這么一來,一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到底什么才是孝順?
古有臥冰求鯉,講述的是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后世奉為孝道經典的故事。我想這要是親生母親,定是心疼大過感動,寧可不吃那魚。這樣的孝順并不會真的讓父母感到快樂,沒有意義的孝順怎么能叫孝順呢?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愛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為孩子計較在意一輩子,子女之愛又怎比的上父母之愛。子女是父母最在意的人,孝順父母第一點就是要愛自己,不要讓父母擔心,心疼!
現代人的工作模式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有時候確實顧不上老人,把老人放在老家又不放心,住在一起的話,生活習慣的差異又容易產生矛盾。
同時,老人到了老年,身體各方面都容易出現問題,有些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即使跟孩子住在一起,如果在子女上班時發病了,也不會有人知道,可能會釀成嚴重的后果。所以這種情況,倒不如將父母送去養老院,會有看護人員定時檢查,而且老人們有豐富的活動,對身體健康也有好處。
針對#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這個問題,網友們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我外婆住在養老院好多年了,子女們誰都接不走。我感覺外婆挺喜歡養老院的生活,個人覺得可能有兩個原因。
其一是那里的環境還不錯。老人住一室一廳(帶廚房和衛生間),有專人做飯送飯、打掃衛生、換洗床上用品,還有定時的醫療服務等,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老人去操心。
其二是那里有一群談得來的老伙伴。大家都是同齡人,有共同的話題和興趣,外婆每天就畫畫、寫字、唱歌、參加一些特色活動,閑著沒事的時候,和老朋友聚在一起嘮嘮嗑,真的不亦樂乎。就連逢年過節的時候,外婆都愿意和她的老伙伴一起過。
——網友白先生
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平時我倆工作都很忙,現在是父母在幫忙照看兩個孩子。可是,要知道目前四位老人都還很健康,但如果某天父母生病了,甚至不能自理的話,我們夫妻倆也許真的不見得能有足夠的能力長時間照顧好父母和孩子,而且現在的生活成本太高,不去工作,專心照看一家老小,又不切實際,確實會力不從心。我想這應該是很多“422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吧?
——網友李女士
事實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養老方式在不斷涌現,子女孝順父母的方式也正變得多樣化。送父母去養老院很難和“不孝順”直接劃上等號,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家庭能夠給老人提供居家養老的條件和環境,有的家庭則很難做到這一點。
該不該送父母去養老院,小編認為這需要綜合多種因素考慮。
第一、父母意愿。長輩主觀上能不能接受入住養老機構?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自身條件。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自己的事業、生活、下一代的培養、上一代的照顧等等,能否做到平衡?能否做到一個良性循環?要給家庭留有余地,千萬不要為了一個愿景拖垮整個家庭。
第三、客觀需求。長輩的身體狀態是否需要專業的照護服務,這里特別要指一些醫療方面的需求。
總結:沒有最正確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我們常把“孝順”掛在嘴邊,那到底何謂“孝順”?
《忘不了餐廳2》中,李娟教授給我們做出了解釋:“咱們都想盡孝,但是孝跟順是連在一塊了,怎么算孝,你只要順著老人,它就是孝。住養老院這個事,我想首先是老人的意愿,他想住,咱們就住,他想回來,咱們就回來”。
《忘不了餐廳2》視頻截圖
子女應該做的是理解老人,尊重老人的意愿,時刻有替老人著想的心,能給老人營造最好的生活環境,這才是最重要的。
是否必須親力親為的照顧才是孝順呢?
時代在改變,就如現在產婦坐月子,都會請月嫂照顧新生兒和產婦,但這不代表家人們不愛產婦和新生兒,反而是因為更愛她們,才想讓她們享受最專業的服務!
同樣,子女把父母送到養老院,不能親力親為的照顧也是想給父母最好的照護,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這當然也不是不孝!
總之,孝順父母的方式千百種,自己照顧也罷,送養老機構也罷,只要老人家開心,子女們做什么都是對的!
相信在大部分人的心理都是愿意將老人留在身邊照料的,我們也是希望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但是由于人都避免不了天災人禍和生老病死,生活中總會有我們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
對于有認知癥的老人(即老年癡呆,比如:經常性看到新聞和一些尋人啟事,老人走丟了啊等等就是這種情況,如果不送嘛,就要讓人整天跟著,提心吊膽的。)以及無自理能力的老人最好還是送養老院。如果家人能夠協商一致,讓患病的父母住進養老院,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可以減輕家庭矛盾,父母也能得到專業的照護與康復治療。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上海及周邊認知癥照護養老機構推薦:
咨詢熱線:021-61090196
(咨詢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7:30)
資料來源:中國老干部、新浪微博、金色年華頤養天年、養老運營消消樂、嘉年樂一站式養老用品采購平臺綜合整理,如侵犯到您的權益,或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