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養老網發布了一篇標題為《入住養老院,你知道有哪些手續嗎?附長三角高性價比養老機構名單》推文,在其中關于老人入住養老院的“入院流程”部分,有兩個環節提到了需要老人的“家屬”參與。
對此,有長者朋友留言道:“沒有子女和家屬的孤老一個人怎么辦理入院手續呢?”
入住養老院一般都需要監護人簽字,監護人一般都是由老人的子女或者親戚擔任。但是,如果老人沒有子女或親戚該怎么辦呢?
可以找信得過的朋友作“意定監護”。如果也沒有信得過的朋友,那我們還可以找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也是一樣的。
“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來自:2013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
沒有子女和家屬的孤老或其他條件困難的老人,可以選擇入住“保基本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
保基本養老機構是指與本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提供基本養老服務、滿足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的養老機構。專為患慢性病、以生活護理需求為主的老年人提供照料護理服務(需經統一需求評估并符合相應條件后入住)。
長者照護之家主要面向社區內失能老人、高齡獨居老人以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就近提供集中照護服務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一般采取小區嵌入式設置,輻射周邊社區。
申請條件
申請入住保基本養老機構的老年人需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本區或本街鎮戶籍老年人,根據本市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標準,經政府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其失能程度、疾病狀況、照護情況等進行評估,原則上評估結果需為照護四級及以上的;
▲ 無精神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無危及自身或他人人身和財產安全的行為。
1.政府保障對象。具有本區戶籍的城鄉特困人員中的老年人,即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
2.優先輪候對象。具有本街鎮戶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老年人:(1)低保、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2)退休孤老或獨生子女重度殘疾、大病喪勞的老年人;(3)享受國家撫恤補助的重點優撫對象;(4)經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對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老年人。
3.普通輪候對象。具有本街鎮戶籍的其他社會老年人。
申請流程
申請入住保基本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應當由本人或其代理人(以下簡稱申請人)到老年人戶籍所在地的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受理窗口(以下簡稱受理窗口),填寫《保基本養老機構輪候入住申請表》,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并經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審核通過的,由街鎮受理窗口負責向區老齡事業發展中心提交申請材料,經網上公示無異議的,進入相應的輪候通道。
在輪候過程中,申請人因自身情況發生變化需要變更輪候通道或者輪候機構的,應當及時向街鎮受理窗口申報、更新信息。由政府保障對象、優先輪候對象轉變為普通輪候對象的,應按照總排位在普通輪候通道輪候;由普通輪候對象轉變為政府保障對象、優先輪候對象的,應分別在特殊保障通道、優先輪候通道的末位開始輪候。
孤老入住養老院費用是否由民政承擔?
答:本市城鎮及農村戶籍中的“三無”(無法定扶養義務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人員入住養老機構的費用由政府補貼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