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絡學說中,有個很特殊的穴道,名作“阿是穴”。阿是穴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一般隨病而定,取穴方法是“以痛為腧”,即哪里疼痛,哪里就是阿是穴。
艾灸療法多用于治療慢性病、虛寒病,而阿是穴就是灸療中最常用的穴道,哪里不適灸哪里,哪里疼痛灸哪里的方法,即被稱為“阿是穴局部艾灸”,在調理病痛類毛病時尤其明顯。
阿是穴(痛點)是由于經病灶部位的氣血不通而致,也就是說,只要阿是穴存在,就會影響經絡功能,阻礙經氣運行。所以要想緩解疼痛,疏通經絡,激發氣血運行,充分發揮經絡作用,就要艾灸阿是穴。所以,用艾灸療法來調理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腰椎骨質增生等腰部疼痛疾病,記住哪里疼痛灸哪里就行了!
疼的時候艾灸阿是穴,那么不痛的時候灸哪里呢?
防患于未然,在腰痛尚未發作的空閑,還可以兼顧性地艾灸一些輔助穴位,促進腰痛病的盡快康復。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腰痛類疾病的常用艾灸穴位及配合。
1、腰冷痛
癥狀:腰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逐漸加重,每遇陰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劇,痛處喜溫,得熱則減,苔白膩而潤,脈沉緊或沉遲。
配穴:腎俞、命門、腰陽關、大腸俞、陽陵泉、委中。
2、腰酸痛
癥狀:腰部以酸軟疼痛,喜按喜揉,腿膝無力,遇勞則甚,臥則減輕,常反復發作。
配穴:膈俞、氣海俞、志室、三陰交、太沖。
3、腎虛痛
癥狀:腰部以酸軟疼痛,喜按喜揉,腿膝無力,遇勞則甚,臥則減輕,常反復發作。
偏腎陽虛者,則少腹拘急,面色恍白,手足不溫,少氣乏力,舌淡;偏腎陰虛者,則心煩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
配穴:關元、命門,腎俞、太溪、然谷。
艾灸時間:初始每穴艾灸15分鐘,適應后逐漸延長時間,直止肢體每穴20分鐘,軀干每穴30-40分鐘,一周內休息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