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初學者求教,他多以印刷精美的《真草千字文》相贈。
那么,是何原因促使啟功先生這么極力推崇智永呢?
先生以為:“非獨智永面目于斯可睹,即以研求六朝隋唐書藝遞嬗之跡,眼目不受棗石遮障者,舍此又將奚求乎?”
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是墨跡本,非常珍貴,字跡、線條、筆觸清晰。而我們常見的唐楷多為經過刻工斧鑿的碑刻,加上年久風化,已與書寫的真實狀態相去較遠。
(墨跡與拓本的對照)
在啟功先生的書法觀念中,純正的思想則主要表現為對真趣的追求。他特別看重沒有遭受破壞的第一手資料,以為這種原始的書寫狀態是最純正的。在《論書絕句》所謂“師筆不師刀”即是說墨跡書法可以清晰地展現書寫的最初狀態,而石刻書跡則是經過二度加工的,其純正性已受到破壞。
因此,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是學楷之極佳范本。
前面已經說道,該帖是墨跡本,能清楚地看到入筆、行筆、收筆的過程,易于初學上手。
且,該帖結字平穩,規律性強,對于結字是很好的學習范本。
最重要的智永楷書的最大優勢之一是“書寫性”強。
這是其他很多楷書所不能比的。
大多唐楷是碑刻,臨習時會導致筆畫間孤立無聯的,寫出的字刻板而失之自然,啟先生說要“透過刀痕見筆痕”這對于初學者來說太難了。
三、 格調高,易于旁通進階
智永是隋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第七代世孫,是書法正脈。
智永妙傳家法,書法功底過人。智永的書法代表了隋唐書法的主流,有許多書家都是在他的澤被下卓爾成家的,智果、辨才、虞世南都是他的優秀學生,以及唐宋諸家及后世許許多多的大家都受到他的影響。
智永楷書筆法豐富,便于進入其他書體的學習。
智永的楷書自帶行意,也就是說你寫楷書時已經預習了行書;
欲學小楷?智永這種露鋒狀態與小楷暗合,給小楷打底,頗為合適;
想學篆、隸、草?就里就有草書,很容易就理解到篆、隸筆法呀!
智永版是所有《千字文》作品版本中的最佳版本。
《智永千字文》字體也是很符合現在的審美標準的,真真的雅俗共賞,且內涵豐富,又端莊,又典雅。
而且,全文共有一個字喲,字字不重樣,常用字在里面基本都能找得到。
這意味什么?
你想寫個唐詩、宋詞的,能信手拈來!
這種感覺太爽了!
再者,你若寫智永,再稍微加點想法和變化,在地方書法比賽中獲獎太簡單了,寫好了還能獲個省市大獎。
若在展覽現場,面對崇拜者提問,“這是啥字體這么牛*?”
你不妨吐兩個煙圈,深沉兩秒:“永禪師,你聽說過么?”
但是,
并不是所有人書論家都將智永書法列入一流書家的行列。
例如張懷瓘的《書斷》就評價說:“師遠祖逸少,歷記專精,攝齊升堂,真、草唯命,夷途良害,大海安波,微尚有道之風,半得右軍之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