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一位媽媽自豪地說,“我一輩子最對的是,就是教會孩子怎么花錢”,“怎么花錢”就是教與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可惜的是當今絕大多數青少年光有錢了,“觀”卻一點不達標,這樣的孩子未來終究是要摔個大跟頭的。
特別是孩子上初中后,很多孩子是在家長“縱容”下,養成了愛花錢的壞習慣。造成錢不夠用了,就編各種理由跟家長要,什么老師讓買資料啊、學校里讓捐款啊等等,甚至還有孩子偷拿家長的錢。為了避免孩子養成這些惡習,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千萬別讓孩子膚淺地認識錢,我的主業是幫學生更好發展。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正確的教育方法。600個鮮活案例剖析,教爸媽打開孩子心扉,抓住魚躍龍門的機會。今天講講怎么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當炫富的孩子長大
Case1:
馮浩的一個堂兄考上了重點高中,馮浩的父母非常高興,但同時也犯了愁。他們想送點賀禮,卻又不知道要送什么。馮浩不以為然地說:“隨便買點什么不就行了,這有什么難決定的?”爸爸反駁道:“那可不行,我侄子考上高中,我們怎么也得送點好禮物才行。”
這時,馮浩的眼睛一亮,說:“爸,如果我考上了重點高中,親戚們是不是也會送好禮給我啊?如果多送些錢那就更好了,到時,我要換部好的智能手機,然后再買個筆記本。”聽了兒子的話,爸爸一臉不高興地說:“你這孩子,年紀這么小,想要的東西還不少。”
“這有什么,我有好多同學現在就有這些了,他們家里人給的零花錢超多,想買什么就買什么,我快羨慕死了……”馮浩繼續滔滔不絕地說著,而此刻馮浩的爸爸感覺到,現在的問題不是給侄子買什么禮物,而是該怎樣教育兒子看待金錢了。
Case2:
王海上了初中后,一直纏著媽媽給自己買一臺筆記本電腦,媽媽覺得,這剛好是教育孩子學會理財的一個好時機。平時,媽媽每周都會給王海非常多的零花錢,如果他學會儲蓄,很快就能自己買一臺筆記本。但每次王海都把錢用光,從不剩余。
媽媽告訴他:“想買筆記本,你得學會存錢。以后我每周給你的零花錢會多一點,然后,再給你辦個銀行賬戶,你把剩余的錢都存進賬戶里。三個月后,你的銀行賬戶里有多少錢,我就再添多少錢,給你買臺筆記本。”王海高興地答應了。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王海盡可能地節省零花錢,把錢都存進自己的賬戶里。三個月下來,存了近兩千元,媽媽很高興,也拿出兩千元,給王海買了一臺精致的筆記本。從此以后,王海不再亂花錢了,他學會了把錢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1.循循善誘好過硬碰硬
在發達國家,教育的重點除了情商和智商外,還包括財商。所謂財商,就是一個人認識金錢、駕馭金錢的能力。它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社會基本生存能力,這關系到人們進入社會后的發展與幸福。但是在我國,學校對于孩子財商的教育不夠重視,這就需要家長來多多彌補。
有一篇報道說:一個13歲的孩子,為了上網吧,偷了爸爸的錢包。被爸爸抓住后一頓暴打,還把他鎖在屋里反省。可沒想到,沒過幾天,孩子從家里偷拿了兩萬多元,離家出走了。家里人心急如焚,連續找了幾個月,才把流浪在外的孩子找回來。可回來后,孩子還是經常偷拿家里的錢。
顯然,這個孩子對金錢根本沒有深刻的概念,他的金錢觀是扭曲的。在當今物質相對豐富的生活環境中,家長給孩子金錢的同時,一定要對應地灌輸給他們正確的金錢觀。正確的金錢觀包括:讓孩子認識到金錢是從何而來;讓孩子了解到金錢的真正價值;讓孩子明白金錢可以滿足物質需求,卻滿足不了精神需要。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遠遠比金錢更重要。
當然,這些道理僅僅是講給孩子聽是行不通的,家長要配合生活中孩子遇到的一些與金錢有關的實例,逐步引導提醒。當孩子的金錢觀慢慢轉入正軌時,家長要多多贊揚和獎勵。
2.零花錢不是越多越好
現在,人們生活富裕了,本是一件好事。但人們享受生活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煩惱,其中之一便是孩子金錢觀的教育問題。有的家長認為,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經濟成本越高,教出來的孩子就越優秀。然而,調查發現,孩子的成績、心理素質、身體健康等與他們的經濟狀況的優劣幾乎毫無關聯。硬要說的話,充裕的金錢對孩子的成長更多的是起到了負作用。很多有錢的孩子上了初中開始泡網吧、談戀愛,或是進行一些虛榮的攀比。
金錢是一把雙刃劍,成年人尚且不能很好地控制它,更別說孩子了。想讓孩子正確地使用金錢,就要培養他們節約用錢的好習慣。在孩子尚未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前,家長要對孩子的經濟進行限制。除了一些生活必要消費外,給孩子的零花錢要盡量少,如果孩子強要,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一些條件,例如幫家里人干一些活、學習一樣新東西等。
3.用勞動掙錢 這樣設計任務
隨著孩子的長大,理財也是他們必須要學會的一項技能,幫助孩子學會花錢,也是幫助他們養成獨立的生活能力。而且,良好的理財教育還可以提升孩子的品質,讓孩子學會把握付出和收獲之間的關系。
在理財教育上,家長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家長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理財之路。理財的一個首要方面是儲蓄。家長要培養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教育孩子,想買好東西就要學會自己攢錢。家長可以像案例2中的那位媽媽一樣,激發孩子的儲蓄興趣。
其次,家長要相信孩子處理金錢的能力,并給予孩子一些必要的指導。例如,幫孩子制定一個“消費計劃”。在計劃中,讓孩子學會分配金錢,然后把實際的消費情況記錄下來,初步培養他們的理財能力。
魏鵬平時花錢就大手大腳的,上了初三后,這一壞習慣更加嚴重。爸爸覺得應該讓孩子改掉這個毛病,于是,他和魏鵬的媽媽商量決定,接下來一個月家里的開支交由魏鵬來管理。一開始,魏鵬非常高興,拿著大把的錢考慮著該怎么“瀟灑”。可沒過幾天,媽媽不停地把賬單塞到他手里,水費、電費、買菜的錢、買生活用品的錢……種種消費讓魏鵬不得不精打細算起來。一個月下來,魏鵬的理財能力大大增強,也體會到了錢財的來之不易。他向爸爸保證,自己以后再也不亂花錢了,而且,還要好好學習理財的知識。
想要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家長的教育和引導才是關鍵。再多的金錢,也不可能堆砌出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若孩子的金錢觀不正確,則給孩子的錢越多,越容易讓他們步入歧途。
其實教育煩惱,名校攻略,孩子青春期問題,輔導功課,戀愛小九九等等都能從好書里找到答案。以下推薦的這30本好書,是從696為名師推薦,1080位學生的優秀書架,以及近10年的暢銷榜單上嚴選下來的精華,定能給你最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