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便秘
▌2 肥胖
▌3 脂肪肝
▌4 高血壓
▌5 黃褐斑
▌6 痤瘡
▌7 高血脂
▌8 糖尿病
▌9 膽囊炎
▌10 濕疹
▌11 冠心病
▌12 牛皮癬
▌13 肝硬化
▌14 痛經
▌15 肝炎
▌16 過敏
▌17 肝囊腫
▌18 腎囊腫
▌19 失眠
▌20 關節炎
▌21 類風濕
▌22 口臭
▌23 體味發臭
▌24 血液粘稠
▌25 口腔潰瘍
▌26 前列腺炎
▌27 卵巢囊腫
▌28 乳腺增生
▌29 子宮肌瘤
▌30 腰酸背痛
▌31 前列腺肥大
▌32 營養吸收不良
▌33 慢性支氣管炎
▌34 過多服用藥物
▌35 肩頸背疼痛
▌36 內分泌紊亂
▌為什么要補充益生菌?
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營養過剩而出現脂肪肝,三高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功能衰竭,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吃的多排的少!所以要想身體健康,必須適當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微生態系統,掌管著人體70%以上的免疫功能。健康的人體內有益菌與有害菌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微生態系統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但當人體遭遇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菌群的平衡狀態被打破時,有益菌數量減少,有害菌數量增加,人體的各種病癥就會接踵而來.微生物界誕生的“新網紅”益生菌能夠主動維持好這個平衡,人體就會免受很多種疾病的困擾,因此益生菌被譽為未來的“疫苗”。
在人們的皮膚表面、胃腸道、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分布著大量的菌,其中胃腸道細菌的種類繁多、數目巨大,占人體微生物總量的約80%。 健康成人腸道內的菌有1000多種,數量高達一百萬億,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所以說,你并不是獨立的生物,而是和菌群相互依賴、共生的共同體。
人體內的共生菌分為三類
01
有益菌
人體不可缺少的,正常情況下是優勢菌群,具有防護、營養、免疫調節等作用;
02
條件致病菌
它是非優勢菌群,如腸球菌、腸桿菌等,在人體菌群平衡時無害,但當菌群失調時就會對人體進行攻擊,導致疾病;
03
致病菌
對人體有害,能導致疾病發生,如變形桿菌、假單胞菌和產氣莢膜梭菌等!
三種不同的共生菌之間是有斗爭存在的,要想保證腸道及身體健康,就必須保持腸道菌群平衡,使有益菌處于絕對的優勢地位,利用有益菌來制約有害菌和條件致病菌。
缺乏益生菌,健康亮紅燈
如果人體缺乏益生菌,使腸道菌群偏離正常的生理組合,造成腸道菌群失調,有害菌大量繁殖,就會引起腸炎、腹瀉、便秘、過敏、免疫力下降、營養不良等一系列病癥;
同時大量有害菌還會產生吲哚、硫化氫、胺等有害物質,這些毒素不僅能造成腸麻痹,被吸收入血,隨血流到達其他組織器官,長期積聚還可能引發組織器官的病理性損傷或誘發癌變,使健康亮起紅燈。
益生菌為人體健康保駕護航
⊙ 整腸作用
益生菌可以抑制腸道中有害菌生長,同時,益生菌還能產生多種酶,參與腸道中的食物消化等生理過程。還可以調節腸道免疫因子活性,增強腸道免疫力。
⊙ 抗癌作用
補充益生菌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已被證明具有明顯降低癌癥發生率的效果。除腸癌之外,目前還證實益生菌在肝癌、膀胱癌、肺癌、子宮癌等方面發揮作用。
⊙ 調節免疫
研究發現,益生菌能通過激活巨噬細胞、增強killer細胞活性和增加免疫球蛋白A的水平等來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應答。
⊙ 降血脂
益生菌不僅能夠抑制有害脂肪酸和膽固醇的合成,還能與腸道中已經形成的膽固醇結合,防止其被機體吸收。同時,還能促進脂類物質的排出。
⊙ 調控血糖
研究發現,不論是I型糖尿病還是II型糖尿病患者都普遍存在腸道菌群失衡的情況,腸道中一些產丁酸有益菌菌豐度降低,多種條件致病菌數量增加。而補充特定的益生菌,可以糾正腸道菌群失衡的情況,參與糖尿病調控。
⊙ 精神疾病
2016年美國人體微生態專家Philip發現當腸道菌群失衡時,腸道內的Y-氨基丁酸被這些抑郁菌吃光后,就會造成抑郁、自閉等。
腸道細菌可以產生多種神經遞質,影響你的大腦信號傳導,如多巴胺、5-羥色胺、GABA等神經遞質。通過補充益生菌可以調整腸道菌群平衡。
⊙ 促進營養物質吸收
益生菌代謝產酸,使腸道pH值下降,有利于鐵、鈣、維生素D等營養素的吸收利用;同時,還可以分泌多種消化酶,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有助于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代謝。
⊙ 抗高血壓
近來,有關采用益生菌調節高血壓的研究很多。根據Takaon初步研究表明:補充益生菌確實能起到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壓的效果。另外,有研究發現從啤酒酵母和瑞士乳桿菌發酵乳中分離的三膚物質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轉移酶I活性的作用。
在這里,起作用的是益生菌發酵產物,而不是活益生菌。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干酪乳桿菌的細胞壁組分有抗高血壓的活性。
⊙ 緩解乳糖不耐癥
益生菌產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在腸道中保持酶活力,促進乳糖分解,補充宿主在消化酶上的不足,有利于宿主對乳糖的消化吸收,有效緩解因乳糖不耐癥引起的腹脹、腹瀉。
⊙ 維護女性私處健康
益生菌主要通過三種途徑保護女性私處健康:
一,競爭性黏附作用,占據生殖道粘膜表面,阻止有害菌的黏附;
二,抑制病原菌的生長,乳酸菌可以產生乳酸等酸性物質,降低pH,產生細胞素等抑菌活性物質,與致病菌競爭營養物質等;
三,免疫防御作用,益生菌既可以引起宿主有益的免疫反應,還可以下調不良免疫反應,增強陰道抵抗有害菌的能力,消除炎癥等問題。
適當補充益生菌,使腸道內有益菌保持高水平穩定狀態,從而能夠有效抑制條件致病菌、有害菌的生長繁殖,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維護機體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