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樹前首先考慮的是株行距,株行距決定畝栽樹的數量,數量決定樹形的設計。所以,有一句話說得好:以密度定樹形,以樹形定密度。說明密度決定著樹形設計的合理性。在設計樹形的過程中,還得考慮結合用人工和機械化的操作。如一家一戶面積不大的農戶來說,就是以人工操作和小型機械耕作為主,不管啥樹形行間作業道不能低于120~150厘米為準;對于家庭農場或規模經營的必須以寬行密植栽培才利于大型機械化的操作。前者費工,勞動強度大點,后者省工省力。因密度與行距的不同,樹的形狀就不一樣,就得以形定整形修剪方法,目的都是求它的利益最大化。
多年來(桃)樹形的設計不外乎有自然開心形(稀植)、混合形(稀植)、三挺身開心形(小角度)、丫字形(角度較大)、y字形(小角度)也叫一主兩干形,還有主干形。在運城區域大多是自然開心形,屬稀植大冠形栽培模式。第二是主干形,也叫一根棍。其次是中農樂桃產業聯盟推廣的y字形(一主兩干),利于寬行密植栽培。一主多干、混合形等樹形少之有少。
稀植栽植一般株行距為2.5~3X4(米)。寬行密植栽培主干形為1~1.5X3(米)之間。y字形1.2~1.5X3.5~4(米)。
以主栽為例:規劃好了株行距合理配比就確定樹形的設計,以形定整形修剪方法就是保證成形的關鍵。
運城區域有兩種整形方法: 1亂中求形。2標準化整形。都是從第一年栽樹開始。
整形修剪措施兩種: 1、幼樹不注重骨架培養、不短截,采用直線上升邊結果邊整形辦法。2、注重骨架培養,采用短截、輕摘心、曲線上升整形辦法。
我認為不管哪種整形修剪方法與措施,只有利弊多少的區分,沒有絕對地對與錯。只有相對的好與差。都能結桃子,也可能都能豐產,只有長視與短視,只有費工的多與少,豐產、穩產、優質的區別了。
一、亂中求形。
屬結果與整形相結合,幼樹基本不注重骨干主枝的培養,借鑒于富士蘋果的整形技術。特別是喬化富士幼樹長勢旺、難成花,只能采用先亂后治方法進行,亂就是不考慮形的好壞,一放二放連三放,成花了結果了,自然樹就聽話了,再逐步改造成形,主枝也加粗了就有了承載量。反之,桃樹太容易成花了,當年條當年花,而且生長量是蘋果的3~4倍,只要亂中求形,就很難整到合理的樹形,不管是稀植樹,還是密植樹都很難達到主枝伸展的合理分布,個體與群體就很難做到均勻的分佈,就會出現相互打架或空間,必然影響光能的最大利用率,對產量、品質不用說都會有影響。
所以,幼樹整形要在五六月份進行造形工作,按照三個一樣來整形!即主枝的粗度一樣、角度一樣、高度一樣,它是平衡營養供給的基礎,做得到位,就可以達到永久平衡。每棵樹2~3個主枝伸展方向還必須達到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你才能建成統一的標準化樹形,就能充分利用空間與光能。試問一下,亂中求形能達到粗細、角度、高低形狀一樣的樹形嗎?顯然是很難做到的!第二年秋剪或冬剪去臨時大枝時還會造出大傷口。所以,當年五、六月份用竹竿造形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能使個體與群眾的骨干主枝達到均勻一致的排列,像儀仗隊一樣合理占領空間,就能顯箸的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它是奠定豐產優質的基礎條件。亂中求形顯然是很難做到這一步的。
二、建造牢固骨架是豐產優質的基礎。
多年來整形修剪方法有2種,①不打頭長放修剪法,②打頭短截曲線培養法。
桃樹生長迅速成形很快,管理到位的,不管哪種整形修剪辦法當年都可長高到2米左右,第二年就有較高產量,達500~2000斤左右(品種間差別大)。如采用長放整形的因長得太快了,二年就長高到位了,往往主枝尖削度太小,一旦大量結果,大都在中上部,不用說在膨大期就會變彎形,不管是哪種樹形都會東倒西歪,主枝甚至會變成水平或負角度,談啥豐產優質,臨時抱佛腳的辦法就是用木棍撐,最后主枝大都變成開心大角度,變成較平面結果,主枝就沒了長度(高度)產量自然就下來了,還會嚴重影響果實品質和人工、機械化的操作,反之,采用曲線上升培養骨干枝的,也可達到2年成形,3年豐產,變形的卻很少。說明只有在幼樹開始培養主枝的牢固骨架才能達到立體結果(尖削度4:1),才能打下堅實豐產穩產優質的基礎。
1培養主枝采用長放修剪方法的除過承載量差以外,還有以下問題: ①主枝最易出現盲節現象發生,從而影響產量。不管啥品種,只要在進入七月就到了秋梢旺長期,晝夜溫差小,營養積累少,就會出現光長葉沒芽現象發生,影響盲節長短和品種、氮肥多少、老天下雨多少有密切關系,主枝盲節最長可達80~1米,畝產量影響就太大了。②利用秋梢做骨干枝培養的,它的副梢生長時間短(二次枝)基部是育不出副芽的,如在上部疏去副梢就再不會長出條子了,冬剪疏去副梢多的情況下,就會人為造成光腿脫節了。所以,在培養牢固的骨架時,必須剪去秋梢段,既能造一個曲線(活彎小曲線)又能減少盲節現象的發生,還能起到抑上促下增加主枝的尖削度,利于長遠平衡上下樹勢。反對造死彎的大彎曲,容易造成彎下部永久性長大條(徒長條),修剪造曲線的度一定要撐控好。
三、輕重摘心很重要!
摘心1~年幼樹整形用得相對較多,不能亂搞,而是為了增強主枝骨架的建造培養而摘心,對樹的健康生長幾乎沒啥影響。如進入五月份造形階段,確立主枝后,其余不合理的營養較粗發育枝就得采用較重摘心方法進行,數量不多而且前端葉片都沒長大,所以,對全樹長勢影響很小或沒有,但作用較大,摘心強旺梢能起到抑制和削弱作用,通過摘心分生2~3個副梢來,也叫合勢與分勢的結合,因摘心時間早(4下5上)當年大部分品種都能形成好花芽。摘心是人為的能把營養重新分配,集中營養攻主枝,能促進主枝長得更快、更好。如果這種全衡利弊作不到,多余的強旺梢不搞摘心工作,發育的粗枝太多了,相互影響,誰也長不大、長不粗,雖然第二年都能結桃子,但效果卻不一樣,該強的旺不起來,該弱的弱不下來。就叫作主次不分。所以,摘心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夏管工作。
輕摘心指主枝延長頭,一般要求長到70~80厘米,用手指挾去嫩梢即可,就可促使下部萌發出多個副梢來,選一個合理小角度副梢作主枝延長頭培養,其它副梢控旺(早輕摘心),既能增粗下部又能促長上部延長頭的旺長,還會造就第二個曲線。曲線上升利于抑上促下,利于主枝的尖削度的增加。
直線上升不搞摘心工作的確實不會出現過多粗的發育枝、枝勢平穩,但不利于骨架的建造,成形后一旦落頭極易出現上強下弱、骨干主枝變形、行間變窄的現象發生,主枝角度過大的特別容易影響果實上色,造成以后操作難、費工多的情況發生,從長遠利益考慮我認為幣大與利。
曲線上升培養建造骨架的幼樹整形費工多點,但骨干主枝變形的很小、少,利于立體結果,利于通風透光,利于豐產優質,利于永遠機械化作業,從長遠利益考慮我認為利大于幣。
最后總結一句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相對的好與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兩種整形方法都能早結果、早收益。你選擇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