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經營企業,包括單體零售藥店和連鎖門店,亦稱社會藥房,作為醫療機構藥房的有效補充,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
根據《藥品管理法》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藥品經營企業的質量負責人必須具備一定的藥學技術職稱,并應在崗在職,不得兼職。在藥品監管工作中,一般稱之為“藥師在崗”。 由此可見,配備駐店藥師是開辦藥店的必備條件之一,駐店藥師在藥學服務方面的作用難以替代。而在實際經營活動中,不少藥品經營企業雖然名義上聘請了藥師,但卻是只見其名,不見其人,相當數量藥師經常發生脫崗、離崗、溜崗現象,不能保證正常在崗工作,直接給老百姓的用藥安全埋下了隱患。為此,很有必要對“藥師不在崗”問題的成因、危害及治理對策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多因素綜合誘發“藥師不在崗”問題
首先是執業藥師總量缺乏。目前,我國的執業藥師只有不到20萬人,而且這些有限的執業藥師相當一部分留在生產企業和醫療機構,而不是位于第一線直接面對消費者,在零售藥店服務的大約只有2萬人。要為13億人口提供藥學服務,執業藥師的數量顯然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每1000人左右就配有一名執業藥師。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我國大約需要100萬名執業藥師。雖然根據相關規定,每個藥店在營業時至少要配有1名執業藥師。但實際上,由于“一師多證”現象存在,導致“一師多用”問題比較普遍,多藥店共用一名執業藥師已在業內見怪不怪。
其次是經濟利益作怪驅使。部分藥品經營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在開店之初重金聘請執業藥師擔綱駐店藥師,可一旦通過了GSP認證順利開業后,卻又將駐店藥師一腳踢開;也有一些藥師,在零售藥店的待遇低,地位不高,多數人情愿將執業藥師證掛在藥店少拿點費用,也不想在職在崗待在藥店上班,為了追求一己之利,干脆將藥師證外借,做起了掛名藥師,出現許多藥師尋求掛靠租用的怪現象,形成一種畸形的、與金錢掛鉤的不可取的“供需關系”。
三是部分藥師力不從心。由于現行的執業藥師考試主要涉及四門課程,考試內容比較單一,部分憑借突擊學習通過考試的執業藥師在日常執業中面對消費者還是心有余悸,難以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綜合給予恰當的用藥指導和健康咨詢,經常受到消費者的抱怨和責怪,所以部分藥師學有所限,不愿呆在藥店執業。
四是藥師難以獨立執業。駐店藥師是零售企業內唯一具有處方調配權和審核權的人員,責任是對藥品質量負責,保證人民用藥安全有效。而實際上卻是,執業藥師由藥店聘任,需要執業藥師為其增加利潤服務。為此,藥師一切言行要完全服從藥店。對于沒有醫藥常識和執業水平藥店營業員的銷售行為只能是聽之任之。稍有與經營利益相悖和意見,會使顧客生疑,營業員生氣,店經理不滿,自己郁悶,這種事情在日常中屢見不鮮。
五是處罰機制尚未健全。國外對藥師如何保證消費者利益有很嚴格的要求。如果藥師不在崗,藥店擅自將藥品銷售給消費者,將會受到管理部門最嚴厲的懲罰—注銷其藥師執照。但是在我國,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處罰機制不健全,導致某些藥師為消費者提供藥學服務的責任心不強,致使脫崗、離崗、溜崗,甚至長期不在崗。
六是藥監部門監管不到位。一方面無論對藥品市場的日常監管還是專項檢查,在力度上和頻次上都有待加強,對于“藥師不在崗”,給予藥品經營企業必要的行政處罰,在實體法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對藥師不在崗的情況進行認定,卻比較困難。藥品經營企業在監督檢查時被發現藥師不在崗,往往以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理由來解釋、搪塞。而藥監執法人員又一時難以取得足夠的證據證明當事人是在作虛假陳述,更難以通過一次檢查證明該藥品經營企業的藥師沒有正常在崗工作。另外,由于藥師不在崗已成普遍現象,藥監執法人員久而久之也就“法不責眾”了。因此,藥監部門在監管理念和手段上還有待創新。
二、“藥師不在崗”問題危害不淺
“藥師不在崗”,說起來是個小問題,仔細思考卻會對社會管理和人身健康造成大的危害。
一是“藥師不在崗”,藥品經營企業藥品采購、銷售無人把關。藥品經營企業藥師不在崗,企業負責人和營業員對藥品分類、陳列、保存一知半解,使藥品的購進驗收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證。
二是“藥師不在崗”,藥品處方調配和審核混亂無序。藥師不在崗藥店的營業人員,大多不具備系統的藥學方面知識,懂得的只是一些基本常識,有的從未接觸過藥品,最高學歷也多是衛校畢業,不可能完全準確指導患者購藥,誤導購藥現象乃至嚴重危害用藥安全現象在所難免。
三是藥師證的租用,既違法違規又有損職業道德。一方面嚴重違反了藥師資質證書的使用規定和《藥品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助長了違法違規行為;另一方面,更大程度上降低了藥學技術從業人員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影響了駐店藥師的職業道德;
四是嚴重侵害了藥師自身的長遠利益。如果允許藥師可以掛名,除了責任心比較強和致力做大做強的企業外,一些不負責任的企業很可能就會打著招聘的名義,把相應人員的材料收集到手,一旦取得許可證和GSP證書后,斷然不會拿藥師當回事,就會鉆空子,辭退藥師,用兼職藥師來應付檢查,藥師的長遠利益將變得毫無保障。
三、根治“藥師不在崗”問題的對策與出路
一是建議國家改革藥師資格認定和執業制度,讓執業藥師名符其實。針對目前執業藥師名不符實的問題,改革執業藥師的考試和資格認定制度已成當務之急。我國的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已經進行了10年,積累了一些經驗,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更加切實可行的考試和資格認定辦法,讓執業藥師從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有大幅提升,滿足我國實施藥品分類管理的需求;加強對執業藥師的注冊管理和繼續教育,讓執業藥師在日常執業中有能對藥店的藥品質量負責的能力,面對消費者不在心有余悸,能夠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綜合給予恰當的用藥指導和健康咨詢,能勝任其職責;讓執業藥師獨立執業。執業藥師獨立執業可以參照我國現行的會計委派制的做法,由國家制訂一項“執業藥師委派制”,全國的執業藥師由各地藥監部門或執業藥師協會統一監管、發放工資、考核成績,然后將執業藥師委派到各用人單位,由藥監部門或執業藥師協會統一向用人單位收取執業藥師的勞務報酬。只有這樣,執業藥師才能真正做到名符其實,真正擔當起執業藥師的責任。
二是引導各地出臺駐店藥師管理法律法規,讓駐店藥師有章可循,讓監管部門有法可依。可根據《藥品管理法》、《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出臺切合各地實際的《藥品經營企業駐店藥師管理規定》,對駐店藥師的任職條件、藥店對藥師的管理制度、藥師的履職責任進行明確規定,要求藥店公開駐店藥師信息,制定《駐店藥師工作排班記錄》,執行駐店藥師簽到和請銷假制度,實行藥師不在崗掛牌告知,與藥師簽訂用工合同。同時詳細規定:駐店藥師在藥店任職一年內不得辦理變更,實行掛牌上崗,每周平均上崗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駐店藥師不得兼職,等等??墒柜v店藥師從根本上擺脫 “開店時是個寶,開店后是根草”的尷尬境遇,使駐店藥師真正扎根藥店。同時也可以杜絕“藥師掛名”現象,真正讓駐店藥師做人民合理用藥的“安全衛士”。
三是藥監部門加大監管處罰力度,進行跟蹤檢查。藥監部門應該認真完成藥品經營企業藥師信息內容錄入并聯網統一管理,確保查詢藥師信息檔案方便快捷。在平時監管中對駐店藥師是否在職在崗,藥師對處方審核是否到位,銷售臺帳是否做好以及是否開具銷售憑證等情況要加大檢查力度。發現問題的,對藥品經營企業負責人進行約談預警。對如何規范管理進行宣傳和指導,引導企業立即開展全面自查,立即整改,嚴把“藥師在崗”關。對自查失實的不誠信企業,將作為重點監管對象,跟蹤檢查。同時, 加大對藥品經營企業藥師不在崗及“虛掛”狀況的查處力度。 對于日常監管中發現的藥師脫崗情況,可按以下規定進行處理(以一年內在崗情況為計算周期):脫崗一次,給予書面告誡,并在內部通報;脫崗二次,在媒體上公開曝光;脫崗三次視為該店無藥師,考慮對其重新核準經營范圍,變更其經營范圍為乙類處方藥。曝光虛掛藥師和因提供虛假材料不得申請藥品經營許可的企業名單,直至責令藥品零售企業依法退出,將其淘汰出局。
四是強化創新意識,建立長效機制規范管理藥師執業行為。利用行政合同規范藥師在崗問題,是一種有效、合理的管理措施。行政合同,是行政機關為了實現行政管理目標,與相對人經過協商一致達成的協議。合理運用行政合同,既可以減少對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的侵害,又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實踐中,可以區縣級藥監部門為一方,以本轄區內的各藥品經營企業為一方,就藥師在崗工作問題簽訂專門的行政管理合同。在符合合同設定的條件時,藥監部門可以直接認定其藥師未正常在崗工作。這樣,可以比較好地解決藥品經營企業藥師不在崗的取證和認定問題,既有較高的法律效力,又避免了因錯誤認定而引發的矛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