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蒲松齡的名句。
蒲松齡(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山東淄博人。清代文學家。他耗時幾十載著就的40余萬字著作《聊齋志異》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蒲松齡不僅會寫鬼故事,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總近200萬言。他精于書法,有聊齋手稿、文稿以及詞稿等真跡傳世。傳世墨跡猶有《聊齋詩存》、《裴將軍詩》立軸等。我們來欣賞一下:
行書五言詩 立軸 水墨紙本:
書法對聯 立軸 紙本:
《聊齋詩存》,紙本楷書8頁冊手稿本。每冊橫19厘米,高29厘米:
行楷《洛神賦》 扇面 水墨金箋:
書法 扇面 水墨泥金:
《聊齋志異》手稿:
行書 鏡片 (二開) 水墨紙本:
聊齋遣興冊 冊頁 水墨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