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的農民都是最苦的,難道這一次真的要出現奇跡了嘛?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人,現在的農民生活確實比起以前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剛記事起的那會記得家里種地還是要上交公糧的,現在種地不但不用交什么公糧國家每年還會給農民補貼。但是準確的說,現在已經沒有農業戶口了,我們國家的戶口統一為居民戶口。但是戶口在城市還是農村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雖然統一為居民戶口,但也分為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
農村戶口炒上天的這種現象主要是現在依附在農村戶口之上的各類政策補貼和紅利逐漸增多,當然也主要是城鄉結合部地區的農村戶口更加值錢。對這個事情我有切身體會,我是農村戶口,在我們農村,戶口還是按照以前分的宅基地,雖然不會重新分配,但是以前分的一直是屬于個人。另外,現在好多地方都是在進行新農村建設,慢慢地從城市向農村規劃,如果碰上拆遷什么的,還能按人頭拿到安置費,如果是從農村遷到城市的戶口是享受不到的。我們村在干旱地區,國家每年除了種地補貼之外還會有農作物的干旱保險,盡管現在的農作物已經不怎么種了,但是補償還一直有。所以雖然近年一直在城市工作生活,但是還從來沒有想過把戶口簽到城里來。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農村戶口:
一、戶籍的變遷
以前戶口分為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城鎮戶口、非城鎮戶口、集體戶口。以前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學校要求把戶口遷到學校。那時的城鎮戶口很吃香,很多農村大學生把農業戶口遷移到學校,落戶在學校,農業戶口轉為學校的集體戶口,集體戶口就是農業戶口轉為城鎮戶口的一個過度戶口。那時很多學校,推出農業戶口進城,學校包分配,就業后學校的集體戶口再轉為城鎮戶口,集體戶口是農村大學生的農村戶口落戶城市的一個跳板。再到后來學校不再工作包分配,大城市戶口落戶難。那時的戶口遷出農村的大學生面臨落戶大城市難,戶口遷回農村也越來越難了。在2010年的時候,除了大學生、退伍軍人可以遷回農村,其他人都很難再落戶農村了。2016年,國家把所有農村戶口統一為居民戶口,不再有農業戶口和城鎮戶口的區別。
二、農村戶口的權益
雖然現在都是居民戶口,準確地說是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嚴控戶口遷入農村,只要戶口在農村,就是農村戶口。農村戶口可以在當地農村擁有宅基地、耕地、林地、農業補貼等使用權益。隨著三權分置、一戶一宅的實行,農村土地、宅基地、農業補貼對農民來說越來越重要。在當地農村就有這樣的情況,戶口在農村,但以前是非農業戶口,這樣的情況是不可以申請宅基地建房,沒有宅基地使用權。在新的一輪宅基地確權、土地確權,戶口在農村就能在新的確權中加上名字,擁有權益。在當地農村,土地確權在2016年就已經完成,也就是說在2016年后即使遷回農村,土地使用權權證是沒有名字,也沒有土地使用權。2018年,當地農村也開始實施一戶一宅,宅基地重新確權。2019年新生嬰兒、新遷入的農村戶口也不再享有宅基地使用權。
農村戶口越來越值錢,主要是因為現在嚴控戶口遷入農村,農村戶口才擁有宅基地、土地使用權,才有農業補貼。戶口不在農村是沒有這些權益,現在農村土地、宅基地開發,土地、宅基地征用補償年年上漲,這些補償只有農村戶口才能享有。正因為這樣,農村戶口才越來越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