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法規工作中,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有五個方面應注重把握好。既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又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既預先帶著想法,又一切從實際出發;既廣泛聽取意見,又做到自有主見;既借鑒“老辦法”;又用好“新手段”;既解決好問題,又鍛煉好隊伍。
重“調”輕“研”,指僅羅列情況、現象,而沒有進行分析提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辦法來解決問題。克服重“調”輕“研”, 方法一,刨根究底,把“內核”找出來;方法二,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方法三,辯證、全面、準確地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
在調研工作中,有些“新手”往往沒有做好“戰前”準備便倉促“出征”,深入實地調研,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要做到研學在先,不當外行;設問在先,把握主動;溝通在先,改進作風。
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解決大量的問題、難題都離不開充分的調查研究,但鑒于種種條件限制,該如何開展好調查研究、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我們整理了部分地方在疫情防控中開展調查研究的經驗做法。
還有精彩的調研故事,一起看看吧
“小白,我們平時坐在辦公室里多些,對實際情況不了解。你準備下,去現場作個調研,回來好給領導決策作參考。”
這段時間,市直機關的同志們輪流休年假。市委辦要求大家借休假的機會開展調研。小蔡跟焦書記說起這事,焦書記建議:“現在都在聊水果漲價,你可以就這個問題去搞一下調研啊。不一定要找一堆人開座談會,正所謂'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不需要分析每個麻雀,解剖一兩個就夠了。”
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做基層工作免不了要調查研究。腳上的泥土,心中的真情,無不為摸清情況、更好地發現和解決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我們一起聽這幾位同志聊聊令他們難以忘懷的調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