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日本味的名字,直指可能的來源,可惜沒有確切的資料。
從開花時間段和花葉姿態(tài),可以判斷若姪子是春鵑,大葉大花的春鵑。
姪是侄的異體字,女子謂兄弟子為姪,簡體字侄、姪已經(jīng)合并了。
說實話,我開始打出來的是“弱智子”,若姪連在一起在挺容易讓人誤解的。如果哪個小朋友起個這樣的名字,恐怕會被自然而然的起個不雅的綽號。
若姪子,字面理解就是像侄子一樣,倒是挺親密的一種關(guān)系,起名字的人蠻喜歡她。
若姪子,單瓣春鵑,白底,瓣尖暈紅,有明顯喉點,屬復(fù)色花系,很上鏡的杜鵑品種。
春鵑若姪子不太耐寒的,據(jù)永根資料,零下5度是它的極限,不過還行。
去年冬天,南通的極端低溫零下11度,我把它放在一間朝南放雜物的大房子里,算不上四面漏風(fēng),但也夠冷的,只在最冷的時候關(guān)上大門,平時也沒有過分照顧,安全越冬。
另一棵,也是四面八叉,地栽苗,沒有經(jīng)過修剪。從直直的一段枝條上可以看出,一年的生長量不少,說明它很健壯,易于栽培。
對大葉大花杜鵑品種沒有過大的興趣,挑選的時候想當(dāng)然,以為起這樣名字的杜鵑應(yīng)該是個小巧玲瓏的東瀛少女,沒成想,開花一看,倒神似滿臉白粉的藝伎,美則美矣,卻是欣賞不來。
都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看來還是要加以選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