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在劇烈運動后心臟病發的危險相對來說仍然很低,且平時鍛煉越多,鍛煉后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就越小。
【健身項目】據媒體報道,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經常進行慢跑、游泳、打羽毛球或健身操鍛煉的人,心臟病風險可降低20%。每周至少步行3英里,心臟病風險降低10%。其他一些類似活動還包括散步、打高爾夫球、園藝及家務等。研究人員表示,體力活動的好處似乎獨立于冠心病的其他風險因素。
多項研究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劇烈運動后心臟病發作危險比一天中其他時間高19倍。該結果聽起來嚇人,但男性在劇烈運動后心臟病發的危險相對來說仍然很低,且平時鍛煉越多,鍛煉后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就越小。因此,專家提醒,心臟病病人運動必須把握兩點:一為適度,二是經常。

心臟病患者運動保健三要素:
1. 熱身:運動前要充分的熱身,做些肢體的伸展活動、廣播體操、深呼吸等,時間在10~15分鐘左右。
2. 運動:運動量怎么去衡量?一般以心率做為衡量的指標。運動時,心率每分鐘最低不能低于112次,最高不能高于126次,運動中每分鐘的心率保持在這兩個數值之間。運動頻率,每周要保持3到5次。低于3次,達不到運動量,高于5次,沒有必要。
3. 整理:是運動后的身體調整。深呼吸、步行,15分鐘左右,讓心率恢復到安靜狀態下的70次。
患有心臟疾病的人進行運動保健2到3個月后,要到醫院做心肺功能的復查。醫生會根據復查結果,調整制訂新的“運動處方”,進行下一個階段的運動。如果經過復查,心臟功能增強,就增加運動量;心臟功能差了,就減少運動量。增加或減少的數量,是醫生針對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病情程度,“量身定做”的。
專家提醒,對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運動,如慢步行走(兩腳交替支撐,不傷關節)、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但每次不要超過40分鐘,這樣能夠避免時間過長,身體產生有害的物質———自由基。想運動時間長點兒的人,可以采用分段運動,如上午9點鐘散步30分鐘,下午4點鐘散步30分鐘,晚上7點鐘散步30分鐘,同樣能夠達到健身的效果。

“不跑就出局”全國召集令及跑步規則:
不跑就出局是一個用契約金獎勵和監督的跑步堅持平臺。契約跑規則:每人拿出一筆錢作為跑步契約金;誰沒跑則扣除當日契約金;堅持下來的人平分這筆契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