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黛愛情”只是一樁“誤會”而已?
《紅樓夢》原本的結局是寶玉與湘云結為夫妻?
脂硯齋竟是女性?
看完手頭這本《紅樓小講》,小編因周汝昌老師提出的這些論點,而受到了深深地震撼!
《紅樓夢》作為我國四大名著,家喻戶曉。曹雪芹精妙的敘述手法,在《紅樓夢》中埋下了無數的隱喻與謎團。
小編讀過好多遍《紅樓夢》,每一次都有新發現。但這本書并不好讀,難得章法,很多讀者常常直言讀不懂它,往往需要他人的導讀。
周汝昌先生對紅學的研究在我國一直算是權威,這本《紅樓小講》是他為廣大普通讀者講解《紅樓夢》的一部名作。
全書深入淺出,不枝不蔓,辭采煥然,娓娓有致,對《紅樓夢》的人物、故事及前后呼應、手揮目送的筆法等多方面內容進行了精當的解說點評。
堪稱引領讀者了解、體悟《紅樓夢》真諦的絕佳入門讀物。
(周汝昌(1918-2012),字玉言,別署解味道人。天津人。燕京大學中文系研究院畢業。曾任四川大學外文系講師、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典部編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等。資深紅學家、古典詩詞研究家。著有《紅樓夢新證》、《曹雪芹小傳》、《獻芹集》、《紅樓夢與中華文化》等。)
一座大觀園“只為一個葬花冢”
《紅樓夢》一書與傳統小說不太一樣,書中描寫了大量女子形象。曹雪芹用百花來比喻筆下的這些少女,借花寫人,更暗示了每個人的命運。
在大觀園中,屢結詩社,幾次重要的題目,都沒離開詠花:海棠社,桃花行,菊花題,紅梅詠,是為明證。
“是以海棠者,湘云也;桃花者,襲人也;杏花者,探春也;牡丹者,寶釵也;老梅者,李紈也;茶蘼者,麝月也。”
這么些名花,一起來寫,用寶玉這一條“線”串起來,成為其文。群花因寶玉一人,為他祝壽而會集一堂,他從小起的一個別號就叫“絳洞花王”。
脂硯齋批語中曾道出:“寶玉系諸艷之貫”(貫,一本作冠,恐非)。那意思就“了然不惑”了。
除此之外書中點明,脂硯齋又曾抉示:費如許工夫,修造一座大觀園,原來卻“只為一個葬花冢”!
這話乍聽似有離奇,細思無比恰確。葬花一段故事,被大家藝術描繪、搬演,造成了一個錯覺一一總以為葬花嘛,除了黛玉,不干別人之事。
殊不知葬花的主角,原是寶黛二人,書中特筆敘寫的,正是寶玉出場先來葬花。換言之,如果說寶玉才是真正的葬花人,這點倒更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這本《紅樓小講》不僅全面涵蓋了周汝昌先生紅學研究的每個具體領域,更配以大量插圖,為此書增添了不少雅意與情趣。
世上講《紅》的其說不一,人各有異,而且差異驚人。
周汝昌先生的觀點與心得,多有新穎與獨到之處,非常適合想要入門《紅》的讀者閱讀,開拓思路,拾得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