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職業是光榮的、神圣的,在平日教書育人中需要我們付出很多精力、時間,但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老師既要愛又要善愛。對學生的愛要以理解和尊重為基礎,要持之以恒,更要一視同仁。“愛”源于高尚的師德,德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也是人健康成長的一個動力。我認為教師的師德是調動教書育人積極性、實施素質教育的決定因素。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身教最為美,知行不可分。結合這次在學校開展的“爭先創優”的活動,結合本人實際,思考這幾年的教書育人,結合自己的教學教學反思認真剖析自己,發現了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梳理點滴問題
1、重教書,輕育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作為物理老師,我醉心于提高本班學生的物理成績的提高,滿足于學生物理方面的進步。平時與學生的分析講解較多,但與學生的談心少了,對學生的家庭思想等情況忽視了不少。對學生中出現的諸多不良現象,我也甚至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教書與育人,這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細細想來,這種做法讓我心有不安。2、小成即滿。我發現自己習慣于自己跟自己比,特別是老把現在跟以前比,覺得一切都很好,安于現狀,進取力度不大,甚至有時還為以前取得的那丁點的成績沾沾自喜。通過深入學習,我發現這是很危險呀,這種思想那可要不得,感覺“滿”了,那就晚了,你思想不解放了,沒有了進取心,你會被時代所淘汰。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一定要順應潮流,這個潮流實際上就是客觀規律,逆流而行,太危險。3、忽視自己言談舉止。特別是遇到一些屢教不改的學生時,我心躁氣急,對此類學生有時惡語相加,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大聲訓斥,使師生關系很尷尬,這實在是一種不尊重學生人格的表現。不僅損害了老師的形象,還違背了“為人師表,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二、研究今后發展
(一)在幫助學生方面
1、對學生少一點斥責,少點失望,少一點冷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關切,尤其關愛學困生,積極與他們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才受到學生的喜歡,才能感化每位學生,學生就會信服于你的道理,學生才能在愛的海洋里吸取更豐富的知識。關愛每一個學生是一個教師的職責,應盡職盡責教育學生進步。2、時刻要求自己“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也就是你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3、以身作則,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4、幫助學生檢測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資源。5、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發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6、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潛能。
(二)在提升自身修養方面
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知識容量在擴大。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充實自己,才能不斷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在點滴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學校教育雖說由師生兩個主體共同完成,但關鍵還是在于教師。教師的主導、導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樣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徑來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導,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教學效果。因此我應堅持科學的態度和求實的精神,兢兢業業地做好教育工作,樹立強烈的時間觀念、效率觀念、質量觀念。嚴格要求,自我加壓,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事張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全心全意為教育、為學校、學生服務。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讓我們大家一起向這一方向共同努力,都能成為學校“師德”標兵。作為一線教師,我認為師德主要體現在平時的工作之中,要讓讓家長滿意,讓學生滿意,讓社會滿意,真誠的善待每個學生,才能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才能贏得社會的普遍理解和信任,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葉圣陶先生曾說:“千教萬教,認真求真,千教萬教學做真人”說的是教師的追求。讓我們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