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為什么在華傳教?
現在媒體大熱的清代育嬰堂,可不是現代版的幼兒園。
張捷講柳家的育嬰堂事業,講得有鼻子有眼,洛陽鏟一下去,讓人三觀盡碎。
實際上育嬰堂的興起,跟基督教入侵中國息息相關。
最初,清朝是禁止外國人傳教的,除了土生土長的道教、佛家之外。
清初,皇帝比較寬容,允許過一段時間傳教,但是傳教士所干的事情,槽點太多。
甚至有傳教士干涉皇帝立儲的事情來,把皇帝氣的。
所以,到了康熙后期,就干脆禁止外國人傳教了。
那么外國人為什么要在中國傳教呢?
難道是為了那個高高在上的“上帝”么?
外國人傳教,傳教多半是假,俘獲人心和刺探軍情、民情是真,任何一個職業,再也沒有比傳教士更適合當間諜了。
只要你是教徒,你就應該在牧師面前懺悔,那么牧師就有責任引導你有什么說什么了,你不說,就是對上帝不老實,不忠誠,妙就妙在這里!
洋人靠什么在華傳教?
上面說了,康熙發現傳教士特別是俄國的傳教士圖謀不軌后,下旨禁止洋人進來傳教。
此后更是進入了閉關鎖國的境地。
這時歐洲資本主義已經異常強大,生產能力及規模空前擴大,發現中國并不需要歐洲的東西,而歐洲又很喜歡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導致歐洲積累了大量的貿易赤字。
這樣當然不行,船堅炮利的西方怎么能這樣吃虧呢?
于是發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其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外簽署了《天津條約》。
《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6月13日
《中美天津條約》:1858年6月18日
《中英天津條約》:1858年6月26日
《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6月27日
《天津條約》除了規定開放通商口岸、外國人的通商特權外,還特別規定了2條:
1、耶穌教教主自由傳教。
2、確定領事裁判權。
什么意思呢?
這里規定外國人在中國怎么傳教,以什么方式傳教,傳教過程中犯了什么法,中國當地政府無權干涉,傳教士犯了什么法由領事館裁判處理,中國政府無權干涉。
好家伙,洋教徒可以在國內為所欲為啊,確實發生了很多教徒對國人打打殺殺的惡劣事件,而國人稍有反抗,則被官府鎮壓。
那時傳教的依托就是洋人的船堅炮利和領事裁判權。
洋人傳教是來做慈善的么?
答案是非也,除了刺探國情,就是籠絡人心,被籠絡的人只有忠心于洋人。
因為中國人當了教徒,洋牧師就可以借助領事裁判權保護他們,而這些教徒就可以為洋人資本家在各地經商開礦保駕護航,制造輿論,這些教徒就是一些沒有文化的“土公知”。
那么教徒從何而來呢?
一個是小恩小惠,比如施粥,籠絡一些窮苦的本地人。
另外一個就是從嬰兒培養,這就涉及到大名鼎鼎的“育嬰堂”。
這些嬰兒怎么來的呢?
一是生得起養不起的人家送過來的。
二是父母死了,社會上的孤兒。
不管以何種方式,嬰兒被送進來,就要簽署合約,以后嬰兒的生死親屬無權過問。
你以為洋教徒做育嬰堂是慈善事業啊,這可是生財之道啊。教堂可以在當地政府申請政府資金,也可以接納鄉紳財主的捐助。
要打通這些地方人脈,就要跟一些居心不良的華人合作,柳家就是如此。
但是,哪怕再多的捐助,也養不起海量的嬰兒呀,這里的親屬無權過問嬰兒的生死合約就起作用了。
育嬰堂其實就是吃人堂
不想做慈善的教徒,當然要在嬰兒身上做文章。
而執行的華人合作者為毛敢大逆不道,這是因為洋教和領事裁判權的保護。
送進來的嬰兒不可能讓他全部成活,嬰兒送進來后,修女會把他們放在陰暗潮濕的地上或地下室任由啼哭幾小時甚至一整天。
這樣抵抗能力弱的絕大部分嬰兒就會活活凍死,那些幸存的嬰兒就會抱上來進行粗制濫造的飼養,營養不良的又死去大半,直到沒死的小孩十多歲了才起教名,被牧師洗腦,劈柴做飯,服務于牧師,年輕的小女孩則被培訓唱詩班,供人欣賞。
這樣的育嬰堂,十個小孩能活下來一個小孩就非常不錯了。
據有人考據(視頻博主陜西二蛋),柳家的育嬰堂,收納7913人,最后幸存130名嬰兒。
其他的嬰兒則被埋入土中,尸骨累累。
如果歷史能讓人穿越回到現場,那一定讓很多人不寒而栗。
天津教案,曾國藩其實處理的就是育嬰堂事件
1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所發生的一場震驚中外的教案。
天津民眾為反對天主教會在保教國(法國)武力庇護下的肆行宣教活動,攻擊天主教教會機構而造成數十人被謀殺。
1870年6月,法國天主教仁慈堂收容的中國兒童,因發生瘟疫大批死亡,教堂將之葬于河東鹽坨之地,每二三人一棺,尸骸暴露,慘不忍睹,引起群眾憤恨。
適天津不斷發生迷拐兒童事件,被捕案犯供稱系受教堂指使,一時民情激憤,輿論大嘩。
這實際上就是教堂的育嬰堂草菅人命引起的軒然大波,所以天津人“火燒望海樓”,老天津人真是英雄!
當地官員去處理教案,被法國領事豐大業開槍襲擊,民眾憤怒,把領事給殺了教案發生后,法、英、美、俄、普、比、西7國聯銜向清政府提出'抗議'。
1870年6月24日,外國調集軍艦至大沽口進行威脅,七國公使向總理衙門抗議,而以法國為首。
事情鬧大了,所以清政府才叫重臣曾國藩去處理這件棘手的案件。
最后,曾國藩知道斗不過外國的船堅利炮,于是處死了帶頭鬧事的領頭人,并向法國人賠禮道歉。
處理結果一出,政敵借機宣傳,曾國藩被冠上賣國賊的名號,民意洶洶,曾國藩只好灰溜溜地從直隸總督轉任兩江總督。
育嬰堂事件,讓如日中天的曾國藩名聲掃地。
試想一下,哪個層級的地方官員還敢跟洋教叫板呢?處理呢,只能殺自己人,不處理呢,只能革職查辦。
丹陽教案的當地官員查文清,也就是金庸的爺爺,就是因為育嬰堂案件,放了殺洋人的國人才被革職回家。
金庸回憶其祖父說:“祖父(查文清)去世的消息傳到丹陽后,百姓為他樹碑立傳流淚追悼。”
當年受其庇護的幾十戶家庭和丹陽士紳尋到海寧,三步磕一頭行數里路,一直到查家,并集資為查文清買地擴陵。其中一位受恩查文清的丹陽人還定下祖訓,要后世子入查家為仆、女為妻妾,不納方可另外謀生。
翻開歷史,合上歷史,育嬰堂這個吃人堂,活生生地演繹著民間屈辱的歷程,我們不能不深刻反省與厘清歷史真相啊!
看完此文,歡迎有良知的中國人評論、轉發,不要讓歷史蒙塵。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