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茶劃分為四大名叢,亦有十大名叢。
四大名叢: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半天妖
十大名叢: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白牡丹、金桂、金鎖匙、北斗、白瑞香。
在這些茶類中,大紅袍被稱為茶王,可見其歷史地位以及江湖地位。
而大紅袍之所以有此地位,主要和它是歷代貢茶有關(guān),在清朝的時候,上貢的大紅袍更是以兩計算,可見其珍貴!
剩余的茶類中,鐵羅漢、水金龜、半天妖比較常見,而白雞冠又最具有代表性,它的茶樹是黃綠色的,看起來很明顯。
制作成茶后,白雞冠的干茶呈現(xiàn)黃綠色,又有些像小雞仔的顏色,看起來很有辨識度。
《4》
在武夷巖茶中,比較常見的品種還有水仙、肉桂等,這2種茶被成為巖茶的當家花旦,其品質(zhì)獨特。
關(guān)于水仙和肉桂的特點,之前的文章中已經(jīng)介紹過不少,在此就不重復表述,感興趣可查看之前的文章。
除了武夷山本地品種或者是種植時間比較長的茶之外,武夷巖茶中還有一些茶是以代號命名的,如105、204、305等。
這些茶,也是武夷巖茶中重要的成員,它們的出生是科研成果。
這里,為大家解釋一下市場上常見的新品種編號:105——黃觀音,又名茗科2號、204——金觀音,又名茗科1號、220——金牡丹、303——九龍袍、304——丹桂、305——瑞香、506——黃玫瑰。
這些代號茶,還有共同的特點——香氣高昂,對于新手學習喝巖茶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品種。
目前最常見的當屬105,基本上新手喝巖茶都有機會喝到。
《5》
雖然林馥泉曾說不少的武夷巖茶花名是巧立名目,實際上,這些花名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總結(jié)來說,這些命名方式共有9種。
1、以茶樹生產(chǎn)環(huán)境而命名的,如不見天、嶺上梅;
2、以茶樹形態(tài)而命名的,玉麒麟、一枝香、醉八仙;
3、以茶樹葉形而命名的,如金瓜子、金錢、金柳條;
4、以茶樹葉色而命名的,如大紅梅、綠蒂梅、黃金錠;
5、以茶樹發(fā)芽遲早而命名的,如不知春、迎春柳;
6、以傳說栽種年代而命名,如正唐樹、正唐梅、宋玉樹;
7、以成品茶香而命名的,如肉桂、白瑞香、金丁香;
8、以神話傳說而命名的,如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半天妖;
9、以區(qū)別名叢分離類型而命名的,如正太倉、付獨占、正芍藥、正柳條、正玉蘭、正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