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諸葛亮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一下子就會想到“聰明,機智”,沒錯聰明機智可謂是諸葛孔明的獨有屬性,自公元207的末,下山以來諸葛亮先后策劃過火燒博望坡,白河用水之戰略,此二次戰略無不體現了諸葛亮的機智與果敢!特別是赤壁聯合東吳抗曹,并且解決掉聯盟過程之中的種種困難,無不彰顯出諸葛亮的睿智,在赤壁聯合抗擊的戰爭之中,諸葛亮神情自若指揮劉備軍馬,進退自如!與江東大都督周瑜,形成完美的戰略同盟,一舉在赤壁殲滅曹操的有生勢力,可謂是空前絕后!
既然諸葛亮如此牛,那為何屢次北伐還是失敗了呢?對于這個問題,對于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來說,這絕對算不上是一個問題!公元219年,劉備漢中大勝,此時五虎上將之首關羽,冒兵輕進!雖然前期大勝,但后來卻中了曹操與孫權的合謀之計,一代名將關羽最終身死于臨沮!關羽的亡故對于劉備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的損失!不僅毀掉從水上進攻曹魏的機會,而且連東御孫權的城堡都不覆存在!
對于關羽的事,徹底激劉備,劉備于公元221年率領數萬大軍進攻孫權!不過這位老司機卻輸給了后生陸遜,并且在夷陵是被陸遜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倘若不是諸葛亮在魚腹浦擺下八卦陣,估計劉備早已被陸遜活捉!劉備夷陵大敗幾乎讓蜀國精銳部隊損失殆盡!謀士死了馬良,同時五虎上將黃忠身死!當然黃權被迫投降!這一切都是劉備所造成的,倘若不是劉備損失蜀軍如此大的軍事力量,估計諸葛亮北伐之時,根本輪不到馬謖守街亭!
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雖然用離間之計,破壞了魏帝與司馬懿曹真之間的關系,但最終因為錯用馬謖而功敗垂成!228年底諸葛亮,趁魏吳交兵,立馬收拾殘軍奇襲陳倉,不料陳倉早已做了軍事防御,同樣此次北伐仍然是毫無進展!后來數次北伐,他便遇上了司馬懿,231年諸葛亮巧妙利用魏延,吳班等大將,利用欲擒故縱之計將司馬懿打得失去了方向感!同樣,魏延在此戰之中,更是斬殺魏軍數千首級!不過此次北伐,蜀漢李嚴卻耽誤軍米糧!諸葛亮在前方一直得不到軍糧的補充,無奈只得退兵回蜀!
公元234年,是諸葛孔明生平最后一次北伐,此次他面臨的對手仍然是司馬懿。由于先前吃過諸葛亮的虧,此次再與諸葛亮對陣,司馬懿卻始終采用拒守之戰略!說難聽點就是認慫,做起了慫包軟蛋!司馬懿還放話,休要與諸葛亮拼智力,這豈不是拿己之短克敵之長邪!諸葛丞相雖然此時已經分兵屯田,但是時不我待,一方面司馬懿拒戰,另一方面,諸葛亮身體已經快要吃空!長期的高負荷工作,已經讓臥龍先生吃不消了,再說此時諸葛亮已經是54歲之人!長期加夜班,休說是54歲的老鐵,就連30歲左右中年人都吃不消!在與司馬懿對陣不久,諸葛亮便生病,而且臥床不起!很快諸葛亮孔明便撒手人寰了!
不過在諸葛亮臨死之前,早就推算出自己死后,蜀漢絕對不保!一方面姜維畢竟獨木難支!加之蜀后主劉禪天生憨厚,長期貪圖享樂!根本壓不住朝中大臣!再加上蔣琬費祎等人,又都是后知后覺之人!絕對是只敢死守,絕對不敢輕易進兵!如此一來,曹魏越來越強大,而蜀中則很難再偏安一隅!為了得到死后的安寧,于是在諸葛亮即將離世之時,便交待姜維等人,要在自己死后,做好如下安排:“制一大龕,將吾尸身裝于其中,穿時服,不用任何祭祀金銀于棺材之中,擇四名精壯之十,用新繩抬吾棺材從成都一直向南走,繩斷之處便是吾安葬之處!”
其實這是此前諸葛亮上書給劉禪的表奏,對于相父諸葛亮的要求,劉禪不敢不從!于是照著諸葛亮的吩咐,讓四名壯漢抬著諸葛亮的棺材一直向南走,不過天知道這四名壯漢走到了哪里,數天過后繩還沒斷,于是壯漢就自行將繩子割斷,隨地將諸葛亮的棺材就掩埋!如此,便回成都向劉禪回命,劉禪詢問葬身經過,得知真相之后大怒,將四位壯漢都斬道示眾!如此一來,諸葛亮的真正墓穴世人根本無法得知!當然了諸葛亮死后一計,用木偶嚇退司馬懿,如此丟臉之事!司馬懿肯定不會輕易放過諸葛亮,即便是死后也要找到其墓穴,將其摧毀,可憐的是司馬懿窮盡一生,根本無法找到諸葛亮的墓穴,不僅如此,到了司馬炎稱帝也就是三國一統之時,司馬氏仍然沒有找到諸葛亮之墓穴!諸葛亮也就如此戲耍了司馬氏三代人。諸葛亮墓到底位于何處,據史料記載“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這位大賢絕對是葬在了定軍山,某個山腳!只不過這樣的去所,足以讓世人找上個筋疲力盡…
參考資料:《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