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是位于山西省洪洞縣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國內唯一的民祭圣地,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大槐樹祭祖習俗更是被列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祭祖園劃分為“移民古跡區”、“祭祖活動區”以及“民俗體驗區”三個區域,有大槐樹、千年槐根、祭祖堂、廣濟寺、石經幢、移民浮雕圖、中華姓氏苑等60多處景點。景區堅持多元化發展,集吃、住、行、購、娛為一體,為大槐樹移民后代營造了老家的氛圍,是廣大移民后代進行文化體驗,了解老家民俗的最佳選擇。
五百年前是一家
自明洪武2年,近50年時間里大槐樹下就發生大規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遷往京、冀、豫、魯等18個省,500多個縣市。經過幾百年的輾轉遷徙,繁衍生息,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洪洞大槐樹的后代。因為當時明文規定,同姓不允許移居同地,于是就有了后來人們見面時,會互通姓氏,若為同姓,就為一家人,也就是所謂的“五百年前是一家”。
腳趾甲復形傳說
“誰是古槐遷來人,脫履小趾驗甲形”。這句可作為辨認大槐樹移民的證據。明朝強制人民在大槐樹下辦理遷移手續,為防止他們逃跑,每登記一個,就讓他脫掉鞋,在每只腳的小趾上砍一刀作記號。至今,就有了移民后代小趾甲分成大小兩瓣的傳說。
解手、背手
為防止移民逃跑,官員將移民捆綁起來。先是“大綁”,后改成了“小綁”,即每人只綁一只胳膊,幾十個人連在一條繩上。誰要大便或是小便,就懇求差人:“請大人把我的手松開,我要大便或小便。”,后來演變成“請給我解手”、“解手”。和此相似,由于胳膊長時間反綁麻木,于是就習慣背手走路。
胡大海復仇
元末,年幼的胡大海在河南林縣乞討,當地村民只是嘲笑、打罵他,并沒有給他飯。后來他參加朱元璋農民起義軍,立下功勞。朱元璋登基后大賞,胡大海只求回去報仇。朱元璋答應他,并要求“只準殺一箭之地”。他帶兵前往林縣,正巧老雕飛過,他一箭射中了老雕的屁股,老雕飛遍了全縣,他也就殺遍了林縣。朱元璋大怒,念及舊情,命令他從洪洞大槐樹移居到了河南。
打鍋牛
一日,皇帝夢到了九頭猛牛撞在金鑾殿門上?;实蹏樀玫谧幌?,四處尋因。一官員說清明節看到一大戶家上墳祭祖,這戶人家生了九個孩子,九個孩子又各生九子,有百牛雄據之勢?;实凵捎蠡?下令讓其分家遷移。牛氏一族沒辦法,只好在洪洞大槐樹下分家,老人把鐵鍋打成了九塊,每戶一塊,并囑咐道:后世認親,以此為證,以“打鍋?!睘檠H。
折槐枝、供槐樹
明朝移民,下令不愿移民者在大槐樹下等候。等人們在大槐樹下聚集了,官兵突然包圍了大槐樹,下令這里的人統統外遷。人們拽住槐樹不放手,官兵便砍斷大槐樹。移民手抓著槐枝,被帶走了。他們到達新地方后,就把槐枝種在了大門口,表達對故鄉思念。槐樹在新地方發芽生根,移民也要在這個地方度過以后的生活。于是槐樹成為了神樹,逢年過節,要磕頭祭拜。家里有人生老病死,要在槐樹上掛紅布條、釘吉祥牌。直至今日,河北、山東、河南都保留著這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