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現代的戰爭其實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國家只有富強,經濟實力才能迅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軍事實力,否則其他的都是一紙空談。不過在古代的時候,這種情況表現得并不是特別明顯,那時候的戰爭,更多的是憑借戰術,氣勢以及指揮者的領導才能,成吉思汗的征服討伐過程便證明了這一點。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毫無疑問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他戎馬一生,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在世界征服史上留下了自己燦爛的一頁,為整個華夏的版圖增添了不少疆域,成就著實令人驚嘆。在他后期征服洲的過程當中,俄羅斯的羅斯基輔貴族見到他的軍隊,便嚇得聞風而逃,當時的歐洲各國更是稱蒙古士兵為“上帝之鐮”,意思為上帝派來懲罰自己過錯的天兵天將。
相信不少讀者,在讀到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疑問,我們都知道,俄羅斯是赫赫有名的戰斗民族,是敢在冰天雪地里光膀子喝酒談笑的主,身高腿長膀大腰圓人盡皆知。而成吉思汗的軍隊則矮小瘦弱得多,根據歷史文獻《蒙韃備錄》記載,“蒙韃身不甚長,最長的不過五尺二三”,意思就是說蒙古士兵身高最高的不過五尺三,換算成今天即最高的士兵,不過173厘米左右,和俄羅斯士兵比起來,確實差距比較大。那為什么俄羅斯貴族士兵碰到成吉思汗的士兵便一觸即潰呢?
其實這也便回歸到了我們剛開始說的問題。無論是從戰術,氣勢,指揮者的領導才能上來看,無疑成吉思汗的士兵都是遙遙領先的。俄羅斯貴族騎兵一觸即潰。也是理所應當。我們便分別從這幾個方面說一下。
我們先從戰術上來講,當時的歐洲各國,無論是領導者還是普通士兵,都缺乏戰術意識。打仗對他們而言,就是硬碰硬的比拼。不知變通,慘敗的結局也是顯而易見。
成吉思汗的軍隊則不然,當時他們主要運用了跑轟戰術。也就是說少量軍隊在正面迎接敵人的主力部隊。其他的大部分主力游弋在兩側。來回奔跑。四季春殺。這種戰術的優勢在于。敵人摸不清,我們到底有多少士兵,再加上發出去的箭有如槍林彈雨。俄羅斯的基輔貴族其實便如甕中之鱉,只能繳械投降。
另一個就是氣勢,我們說的氣勢一般是指士兵到底怕不怕犧牲自己的性命,這點或許從裝備就可以看出來,當時的蒙古士兵一般標配是一把短弓和圓月彎刀,數支弓箭,一匹戰馬,其他便沒有了。但是俄羅斯的貴族騎兵可就不一樣了,他們一般是身披鎖子甲,鎖子甲也是強化鋼絲制成,重量達到了近30斤,再加上頭盔和長矛短斧,這負擔別說打仗了,走路都費勁。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歐洲騎兵太過于強調自我,臨近關頭還是保命要緊,能打硬仗的幾乎沒有。
最后說一次首領的指揮才能,成吉思汗無疑是硬漢的代表,他崇尚武力,對自己的子民也是如此。當時的蒙古小孩,自幼便要學習騎馬射箭,并且要熟練掌握,一個不會戰斗的男人,會被全族鄙視和唾棄,嚴重的甚至會直接驅逐,因此草原上的民族戰斗力那是相當強?!渡涞裼⑿蹅鳌分谐杉己沟膬鹤油侠祝彩菑男”愫凸冈诓菰峡v橫馳騁,威震四方。
古人云“上兵伐謀”,打仗說到底還是謀略之爭,類似俄羅斯的貴族騎士,單靠游兵散勇,以硬碰硬是萬萬行不通的,成吉思汗作為最偉大的帝王,很早便領悟到了這一點,并依靠這幾個賴以成名的絕技,大殺四方,在世界征服史留下了自己不朽的篇章。
參考文獻:
《蒙韃備錄》、《古歐洲騎士研究》《一代天驕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