鯀[gǔn] ,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人物。姓姒,字熙,有崇氏,帝顓頊之孫。
鯀禹治水是中國最著名的
洪水神話。鯀是大禹的父親,有崇部落的首領(lǐng),曾經(jīng)治理洪水長達九年,救萬民于水火之中,勞苦功高。因鯀與堯之子丹朱、舜爭部落聯(lián)盟共主之位失敗而被堯流放至羽山,死因不明,一種說法是“堯令
祝融殺鯀于羽山”,總之,鯀葬身于羽山,是不爭的事實。鯀,是一個悲劇色彩濃厚的治水英雄。
本名鯀
別稱
天黿氏
所處時代五帝時期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地陜西
神木石峁遺址更多
生平事跡
治理洪水
五帝時期,發(fā)生了一場巨大的洪水,關(guān)于這次洪水的起因,各書的記載不盡相同,總的一點是與天上的神主有關(guān),可能是
共工和他的手下所為,也可能是天帝故意發(fā)下洪水來懲戒地上的人們,前者的說法和女媧時代共工頭觸不周山的故事重合。
由于洪水的泛濫,地上的人們生活極為艱難,連當時的帝堯也沒有辦法,說:“嗟,
四岳,湯湯
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币粋€“皆”字道出了鯀在眾臣心目中的地位。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像鯀這樣深得人心全票通過的狀況是相當少見的。
司馬遷《史記·夏本紀》云:“等之未有賢于鯀者,愿帝試之?!笨紤]到大家的意見,而且當時也找不出比鯀更合適的人選,帝堯勉強同意讓他去治水。
但是在其他的神話傳說中,鯀就不是堯的臣下了,就像后羿一樣,是天上的神主。他下界是為了幫助地上的人們的。但是與后羿不同,他的下界是不在天帝的準許下的,也就是私自下界。不僅如此,在他下界的時候,他還偷了天帝的一件寶貝,這件寶貝的名字叫息壤,據(jù)說是一種可以自己生長的神土,鯀大概就是想利用它來治理洪水的?!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載:“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
祝融殺于羽郊”,“息壤者,言土自長,故可堙水也”。與此說相近的還有《
尚書·洪范》,這應(yīng)該是最早記載鯀、禹治水的文獻。
箕子說:“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
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玖疇,彝倫攸斁(dù)。鯀則殛(被流放至東方海濱的羽山,至死也沒回到故鄉(xiāng)之陜西
石峁遺址)死,禹乃嗣興?!鼻摹?a target="_blank" >天問》中,可以了解到,鯀治理洪水幾乎就要成功了,只是在這個關(guān)鍵的時候,天帝發(fā)現(xiàn)了鯀的行為,大為震怒,派了著名的
劊子手火神祝融下界將鯀殺死在羽山,又收回了息壤,終于使鯀的治水失敗了。
典籍記載
《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記:“鯀娶于有莘氏之女,年壯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為人所感,剖脅而產(chǎn)高密。家于西羌,地曰石紐,石紐蜀西川也。”
《史記·夏本紀》:“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
顓頊,顓頊之父曰
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div style="height:15px;">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國語·晉語八》:“昔者鯀違帝命,殛之于羽山,化為黃能以入于羽淵?!?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