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皇帝,如果干的好了,人們就會夸他堪比三皇五帝。
三皇既是天皇、地皇、人皇,也有說是燧人、伏羲、神農。不過他們都是史前創世神話中的人。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虞舜。其中,顓頊是黃帝的孫子,帝嚳是黃帝的曾孫,虞舜是顓頊的第七代孫,也就是黃帝的第九代孫。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部落扛把子這個工作也是有家族遺傳的。
黃帝是尊稱,他的本名是公孫軒轅。姓公孫,名軒轅。公孫軒轅的時候,也是部落林立的。之前的老大哥是神農氏,誰讓人家出了個嘗百草的神農呢。要說神農確實是牛,嘗了那么多草。這要是擱到現代,別說生吃草了,就是菜沒炒熟,都得喊服務員退錢。
神農氏當了一段時間的扛把子,到公孫軒轅的時期,神農氏后代已經衰弱了。那些部落諸侯覺得神農氏自己能惹得起了,就開始相互的打架斗毆,搶地盤。神農氏發現自己老祖的余威已經鎮不住這幫小弟了,而且自己還打不過這群小弟,眼看自己的大哥地位九不保了。這時候,公孫軒轅就發現商機了。糾結了一幫人,做做體操、跳跳廣場舞什么的,鍛煉身體,看哪個小弟不聽話,就去干他。
慢慢的,很多之前是神農的小弟,就轉拜了公孫軒轅當大哥。公孫軒轅覺得自己已經兵強馬壯了,就跟老牌兒大哥——神農氏首領,當代炎帝約架。雙方在阪泉這個地方茬架,最后當然是黃帝贏了。干拜了炎帝之后,蚩尤又開始不聽話了。黃帝剛贏了炎帝,氣勢正盛。看到蚩尤不聽話,立馬約架。最后在逐鹿這個地方,生擒蚩尤,還殺了蚩尤。
各路諸侯看著黃帝打敗了炎帝,又干死了蚩尤,再看自己這小身板兒,也不抗揍啊。于是呢,就紛紛歸順了皇帝,尊黃帝為天子。這一下,黃帝九取代了神農氏,成了天下的扛把子。黃帝即位的時候,有土德瑞兆,所以就稱呼為皇帝。
當時黃帝的勢力范圍,東到大海;西到空桐,今天的甘肅平涼市一代;南到長江;北到釜山,這個釜山可不是韓國釜山,得說清楚,不然黃帝又要被韓國人弄走了,這個釜山是中國釜山,位于河北徐水區和易縣交界的位置。那個時候有這么大一片地盤可是不容易的。
所謂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吶。不過,黃帝不是一般人,設立百官,讓百官治理天下。然后又設立大監,監察各路諸侯官員。就相當于今天的紀檢委,看見誰不聽話九雙規誰。像風后、力牧、常先、大鴻這些人,都是黃帝選出來的。
黃帝又二十五個兒子,不知道女兒有多少。他的大老婆嫘祖,就是養蠶的那位,給黃帝生了兩個兒子。顓頊、帝嚳、虞舜都是黃帝和嫘祖的后代,都屬于嫡出。其他二十三個兒子,應該就是那些小妾、姨太們給生的。據說黃帝御女三千,也難怪現在的男人都喜歡研究黃帝內經。
黃帝的二十五個兒子當中,單獨建立姓氏的有十四個。這個是莫大的榮耀啊。一旦有了姓氏,那就相當于是這個姓氏的老祖了。現在誰要是改個姓氏,看不得被老爹大嘴巴抽丫的。
另外,據說黃帝活了一百一十多歲。在那個刀耕火種的年代,能活這么大歲數,實屬難得。不過,要是把他放到現在PM2.5爆表的年代,活一百一十多歲估計也夠嗆。